美文网首页心理咨询深剖内省亲子教育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作者: 笋鸦深剖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09:18 被阅读22次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犯罪心理学中的,情绪与犯罪。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案件经过:

今天选的案例,可以说是,嫉妒会杀人。

这个案子发生在2012年的广西,案发时凶手和受害人,都只有13岁,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手段很残忍。

凶手和受害人是同学,凶手是个长相一般,身材稍微丰满的小女孩,而受害人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漂亮的小女孩,同学平常都喜欢和受害人玩,也经常议论凶手不好看。

案发这天,凶手把受害人约到家里玩,受害人啥也没多想就去了。玩的过程中,受害人就在电视前面就一直低头玩手机。凶手这个小女孩可能觉得,平时我都是因为和你比,才被嘲笑,这么好一个机会,我要发泄一下,教训一下你。

注意,这个时候凶手的动机只是想教训一下受害人,发泄一下自己积压的情绪,并没有想到杀人这个程度上。

趁着受害人不注意,凶手就拿马札,给了受害人头上一下,把受害人给敲晕了。晕了其实过一阵也是能起来的,但是凶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手足无措,恐惧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在自己家,屋子里又只有她们两个人,刚刚砸的时候没多想,就下手了。

这有什么恐惧的呢?受害人过段时间肯定还是会起来的。但是凶手这个时候脑子里面想的都是被处罚和训斥的场景,当然还有更加猛烈的嘲笑;她就是怕受害人起来跑去学校和家长处.告状去。

这一恐惧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孩子这时候有点失控了,觉得反正都是被告状,还有那些肯定会猛烈出现的嘲笑,那我不如索性就不让她醒过来。于是就在家里找了些凶器,对着昏迷的受害人进行猛攻,受害人本来没什么的,结果变成了当场死亡。

家里多了一具尸体,怎么办?肯定有人知道受害者是来这里玩的,要怎么处理?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让尸体消失了,这个想法的出现,让凶手作出了更加惊人的举动,别看凶手是个孩子,随后她还是把受害人当场分尸,并用塑料袋装了起来,清理了现场的血迹。

其实碎尸这种手段在凶杀案中并不常见。

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对尸体的一般恐惧;犯罪者在行凶后自己的心理状态负面因素太多;想快速的把尸体处理掉,因为碎尸需要点时间的;当然我认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其实碎尸是一件很需要技术和力气的活,很难,特别在你没有什么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去做这个事情很困难。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虽然这个小女孩只有13岁,但在恐惧的驱使下,她的心理素质还是很强大的。

回到这个案子上来,凶手后来怎样了呢?

她当然是被抓了,因为接触时间线的问题,她被列为了嫌疑人,随后被确认罪行,做这些只能加重自己的罪行,伤害更多的人。

在所有人都以为双方是发生了什么激烈争吵才有这样残忍的行为的时候,凶手却说只是因为嫉妒受害人,所以才这样。但是可能我们都会觉得奇怪,嫉妒是我们情绪的一部分,而且是基本每个人都有的。

我也嫉妒别人很多东西啊,长得帅,学术有成果,高,身材好。那我们中的多数人为什么没有做出这样的行为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要讲的情绪问题了。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心理知识:

情绪是什么啊?有心理学的研究者把情绪定义为人类所具有的短暂兴奋状态。比如愤怒,仇恨,嫉妒等,那这个和犯罪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例子,是不是有些人这个情绪可以来得快去的快,有些来得快,去的慢,甚至是来的慢,去的快。

这个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漏斗,漏斗都是宽口然后底下有个细管子,这就是我们的情绪池。

往里倒水,漏斗里的水代表了情绪的积压问题,有些人的漏斗可能管子粗一点,就比较快;那有些人这个水就是倒的太快,自己的管子又细,就容易溢出来。

这就是情绪发泄的问题,你要没有一个粗一点的管子,你水又倒得那么快,溢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案件中,本案13岁的凶手,她的情绪漏斗就出了问题。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凶手心理分析:

第一个就是凶手没有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渠道

那你可能会问,凶手才13岁,应该有吗?应该有,但是确实不强求,因为13岁孩子的情绪发泄,其实并没有上升到很重要的位置。

自我既然没有足够的意识,那孩子的父母呢?其实确实是应该出一份力的,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乐观。由于未成年案件的审理模式,所以关于更多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我们也无法确认凶手父母的情况。不过可以推测父母的确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第二个就是嫉妒的水倒的太快。

来的快,去的慢,那很快就进入了极端嫉妒的状态,心都被烧着了。

第三个因素是,环境因素,也就是言语霸凌

学校的同学对于凶手外形的嘲笑并没有得到制止和管束,言语的暴力比肢体暴力带来的影响更加的内隐和长远。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已读书的时候,长期被同学嘲笑,肯定是一个很难受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心态偏激,仇恨同学。

凶手可能也是这样,她很可能也没有准备好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评价,主要是,不自信。可能自己的自我评价在这样长期的嘲笑中慢慢就变低了,这个时候要是有一些支持的话,这个情况就会好很多。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一般犯罪心理分析:

凶手并没有主动去找人诉说;而且自已也把漏斗堵上了,不说。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情绪的郁结。

也就是情绪在没有抒发的情况下慢慢的在一个点就堵起来了,这种情绪的郁结会造成精神视野的缩小以及判断力的减弱;当然,13岁的孩子的判断力本身就不强,行动控制能力也比较弱。

一旦出现了情绪的郁结,只要在有诱因的介入下,就会引起用非正常行为发泄情绪的情况,这个案子里的诱因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嫉妒情绪的发泄机会。我打你一下,把你敲晕,心里就好受一点。

第二个就是害怕受害者醒来告状。嫉妒刚刚发泄了一下,心里还没舒坦呢,恐惧感马上就又填满了,导致凶手一直处在极端激动的状态里。

学者格瑞西将这种为了解除强烈的情绪郁结,而通过不寻常暴力行为去发泄情绪的犯罪者,称为“危机犯罪者”。

嫉妒诚然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正确处理嫉妒或者是类似的其他情绪,不让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才是更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作者:至朴心理杨珂

《杨珂的心灵驿站》专栏第23篇

至朴心理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

心理咨询,商务合作欢迎联系留言我们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至朴心理

相关文章

  • 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犯罪心理学中的,情绪与犯罪。 案件经过: 今天选的案例,可以说是,嫉妒会杀人。 这个案子发生在20...

  • 心灵驿站

    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进入;敞开心扉,缔造美丽人生。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有效地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公益活动...

  • 心灵驿站

    文/夏莲 1、这世间有一套准则,我不懂,但却必须学会,否则我会就此死去,成为像叔本华那样的人。 2、一个未曾谋面的...

  • 心灵驿站

    今天的家长会,学生的表现不错,绝对的真情实感,觉得的真情流露,但是也有很多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娃娃到底在想什么?他们...

  • 心灵驿站

    文/夏莲 我不知道上天安排这场邂逅用意何在? 这段伤情的故事中,主角是谁? 如果是我,那你的到来算是我的一场劫难吗...

  • 心灵驿站

    方圆十里,仅此一家,累了歇歇,喷喷前程

  • 心灵驿站

    在韦志中导师的《体验式德育的实践》课程中,韦导师用“善良,勤奋,坚强”三个词形容自己。我可以用哪些词可以来形容自...

  • 心灵驿站

    1.一万个美丽的未来,不如一个行动的现在。 2.别把悲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3. 所有的道别里,我最...

  • 心灵驿站

    文/山雨 夜踏着碎花步子姗姗来迟,一轮明月像夜空的天灯,将银辉铺洒,她深深地吸一口气,喧嚣...

  • 心灵驿站

    人生短暂而迷茫,没有谁会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在模糊中,我们彼此成为过客————题记 是否在某个时候忽然间发现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学:她为什么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心灵驿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at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