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初次听说这本书是在我的读书笔记一年顶十年,螺丝评论说他只听过一句顶一万句,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句话,丢丢绳提醒我是刘震云的小说。
没曾想半年后,我有缘读到了这本小说。
这是一本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被誉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就像小说的书名,孤独时你想和一个人聊天,说了一大堆,对方却不明白,我们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说得来的人,一句顶一万句的那个人。
起初这本书我并没有信心读下去,字数20多万,人名复杂,A和B的聊天中,总能牵扯出来CDEFG,不知不觉都被绕进去,根本记不住人名。好在看懂了以后,由故事情节人加上兴趣,终于花了七个多小时啃完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刘震云,不愧是四年鼎力制作。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分了两部分。上半部分讲述了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为了唯一说的上的养女,为了寻找她,走出了延津。
而文章的下半部分,我以为是历经万难回延津大干一场的吴摩西,没曾想却是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着的那个朋友,而回到延津。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百年的故事,小说是现实的缩影,也是现实故事。文中的爱恨情仇与人性,每天都在上演着。不管每天过得怎样,我们都想寻找那个说的着的那个人,就像吴摩西与牛爱国一样。
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可见说得上话的人多难求。高山遇流水,很难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个人完全任何事任何时刻理解一个人,所以人的孤独是总是会存在。
001
吴摩西原名叫杨百顺,杨百顺他爹老杨是个卖豆腐的,但他不想卖豆腐,于是便离开了家。跟着老曾学了几天杀猪,跟着老蒋进染缸,跟着牧师老詹,又跟着竹业的老鲁。
名字也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吴摩西,最后自己改了名字叫罗长礼。罗长礼是他最喜欢的人,他想活成那样的人,谁知道改了那么多次名字,却活的一次不如一次。跟一个人消磨了一次性子,也把喜欢热闹的本性磨没了。
吴摩西的一生是不幸的,最大的原因是他自己老是逃避,一山望一山高。不肯坚持不肯上进,其实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
002
回延津的第二段的主人公叫牛爱国,他的妻子出轨,他不想失去妻子,于是寻找自己的曾经的三个朋友,说说谈谈他们对此事的看法与突破口。
但是工作时候的朋友,等到了结婚以后,却变了样,话说也不到心里去,也无法一句两句说清楚。于是又开始寻找那个能说到一起去的那个人。
文中讲了吴摩西,吴摩西的养女和她的儿子牛爱国。发生他们身上的都不是什么大事,都是生活的爱恨情仇与生活琐事,到祖孙三代人却书写了一部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什么是中国人的孤独?简单说就是找不到人交心。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孤独了不会去找上帝谈心,而会去找人聊天,而和身边大多数人,往往都说不着,和说不着的人说了一万句话还不如和说得着的人说上一句话。而说得着的人实在少之又少,而且,现在说得着不代表以后也说得着。
其实不论是杨百顺、巧玲还是牛爱国,小说都在反复讲一件事说得着和说不着。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却最终没有找到,这本小说让我深刻明白什么叫“人生至苦是孤独”。
它还让我明白,身上的痛苦不叫痛苦,而精神上的痛苦才是痛苦。以前总觉得像杨百顺这种没文化的人,每天想的应该都是怎么填饱肚子,根本就不会有精神上的痛苦,可我现在明白了,孤独面前,人人平等。
越是文化贫瘠,越是缺少精神的充盈的人,越是孤独,他们不懂得排挤,忽然想起了老家坐在门口看行人的老人,他们是孤独大军的一员。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唯有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一句顶一万句的那个人更难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