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时选择了卧铺,以往坐的还真是不多,距离上次乘卧铺也要有一年之久了,以至于上次的印象相当模糊,不过那次确实不是很舒服。
以前经常坐硬座,所以相对来说对硬座是更熟悉的,这一次全程体会了卧铺的感受和服务,也使得我对于这二者之间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硬座和卧铺最基本的差异就在于价格,一般卧铺的价格是硬座的2倍左右。这点在学生时代尤为深刻,那时候往往为了省100块钱而选择做硬座,感觉这样一下子就便宜好多。然后还心心念安慰自己说:你看,硬座不也挺好,又省钱,又方便,还能一路上聊天,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多有趣啊。那时还和朋友吹牛:你看,我坐在火车上,很快就能入睡,如果没事我就可以在火车上睡一路。直到毕业后工作,就越来越少坐十几小时的硬座了,不再花着父母的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拿自己的钱花的舒服。这是最重要的。
再一次坐卧铺,就能感觉到,你有更大的空间,你有更舒适的环境:连抽烟的人都少太多了,环境也安静,晚上还给你关灯,让你可以睡个好觉,可以安安静静一个人在路上看书也不觉得无趣。累了还可以随时随地躺下休息,有被子,有列车员更周到的服务。你在下车之前,列车员还会提前告知你下车事宜,简直是贴心服务。
这时候,我不得不说,原来关于硬座和卧铺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以至于我们尝尝喜欢一厢情愿,相信我们认为的就是对的,相信别人的选择就是错的,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更好的,可是,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事情只有我们真正经历过后才有资格去评判。
就拿坐卧铺这个事情来说,很显然,更高的卧铺价格,随之而来的是更周到、更细致、更贴心的服务,这种服务能够让你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至少那些很舒适的感觉你在硬座车间是很少能感觉到的。
那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就火车买票这个事情来说,当天我在候车厅的时候观察,发现人们对于一个事情的认知差度惊人。
那天在我上车之前,是有一辆高铁先检票,然后我就在一旁观察乘车人。观察下来,我发现,像这种乘坐高铁的乘客,绝大多数人是年轻人,而且他们往往很在意自己的着装,衣着光鲜,穿着很得体的衣服,看起来人也是极为自信的,他们往往带着家人一起。
而另外一边我乘车的这趟列车刚好可以做个对比,很多人是从上海回家的农民工或者是工人,还有很多上班族,这些人更愿意选择时间更长、价格更便宜的火车来回家,这样更能节省成本,他们大多数人本着能省就省点嘛的原则。
当然我没有瞧不上谁的意思,因为过去绝大多数时间我和后者想的是一模一样的。实际上,在火车买票这方面,我们就可以觉察出很多信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消费观念。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社会成功人士他们似乎更会选择节省自己的时间,宁愿多花一点钱,他们往往有着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是目标更为明确。
这样看下来,其实,仅仅是硬座和卧铺就可以得出很多信息。当然,这也是过去的我所知道但是却不能用文字更得体地表达出来的。渐渐地,文字组织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这是很好的变化。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