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
此国虽小,却让隋唐两朝数次出征,它的不幸实则中原王朝之大幸!

此国虽小,却让隋唐两朝数次出征,它的不幸实则中原王朝之大幸!

作者: 亭殿阁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23:06 被阅读135次

历史细节总是引人深思,许多事情看似巧合,实则并不是天意安排,而是谋事在人罢了,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隋唐两朝三征高句丽。

翻开历史,高句丽是个短命的国家,从诞生到覆灭仅仅存在了705年,而在它短暂的生命里,差不多长达四百年的时间,与中原王朝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中原王朝对它数度举兵——公元246年,魏国派毋丘俭东征;公元612年至614年,隋炀帝三次东征;公元644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公元655年,唐高宗进攻高句丽,公元666年,唐高宗再度进攻高句丽,两年后公元668年高句丽这个国家自此不再存在于世。

可以说,高句丽和中原王朝,从汉到唐牵扯了百年,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中原王朝对这个地处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一直咬着不放,但事实上,中原王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并不是师出无名,如果不是因为高句丽从未放弃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与较量,屡次挑衅,也不会有中原王朝数度举兵东征——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高句丽趁机发展,之后先与魏合作攻辽东,后背信弃义偷袭曹魏政权辽东西部地区,因这侵寇之仇,才有了魏国派毋丘俭东征,高句丽危遭灭顶之灾,之后四十余年不敢再向辽东扩张,迫不得已向魏、晋纳表称臣;隋朝建立后,在中原处于南北朝混乱的割据状态时,默默在朝鲜半岛再一次强盛起的高句丽,对隋朝的臣属要求总是阳奉阴违,并于598年攻打辽西,这才有了后来隋炀帝从公元612开始,三次东征;之后到了唐朝,经过隋炀帝重创的高句丽故技重施,表面安分,实则蠢蠢欲动,而唐太宗面对这样的高句丽,毫不客气御驾亲征,高句丽自此进入了亡国倒计时,唐朝两代帝王,花费十余年于公元668年彻底消灭这个国家。

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东征战争,从公元246年毋丘俭征讨开始到公元668年结束,四百多年才换来胜利,而这胜利背后,是无数男儿客死他乡,甚至隋朝因此而亡,而且中原王朝似乎也没有讨到好处,那么,这场持久战究竟打的值不值得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中原王朝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是却消灭了一个重大隐患,它的意义用唐太宗的话来说,就在于“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自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隋唐两朝都要东征高句丽了,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自高句丽迅速发展开始,每逢中原动荡不安,它必趁火打劫,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原强它就示弱,可这示弱并不代表它安安分分,反而是想伺机而动,高句丽不是绵羊,它是披着羊皮的狼,驯服不了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败它,哪怕这过程艰辛。打败高句丽,不仅仅稳固了中原政权,更重要的是,这保护了中原文明,试想如果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割据时代,强大的高句丽趁虚而入,中华文明难道不会因为它的入侵而被断送吗?

高句丽的名字,最终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这或许是它的不幸,却是整个中原之幸,隋唐两朝三征高句丽的背后,不是巧合,而是帝王具有相同令人佩服战略眼光,讨伐虽然坚辛,却功在千秋。

相关文章

  • 此国虽小,却让隋唐两朝数次出征,它的不幸实则中原王朝之大幸!

    历史细节总是引人深思,许多事情看似巧合,实则并不是天意安排,而是谋事在人罢了,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隋唐两朝三...

  • 有病(四)》2019-03-08

    有病(四)》 天总是下雨 我岂能无泪 石头都冒火 我岂能无声 自身幸不幸 都是大幸运 他人的不幸 却让我痛心 一路...

  • 你讨厌抄袭吗?他抄袭3年成为一代名相,为汉朝恢复国力打下基础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大多贤相都是一国之擎柱,为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汉之萧何,三国蜀汉之诸葛亮等。...

  • 少时便知风起,知国之不幸,悼家之不幸。今却替国人之无知而羞愧于心,怒国之不幸国之 难,却不悼家之未落家之不幸。 少...

  • 让壁虎不再来你家

    壁虎,体积虽小,可它的出现却让我感觉不舒服。不愿也不敢拍死它,只能想办法赶走它。今天,就在网上看到这个:"两个妙招...

  • 西晋还不起的高利贷 - 草稿 - 草稿

    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平定三国。但只存在51年(265年—316年)就引发危害古代中原王朝“...

  •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主要成就:代表作《三国演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等 残唐五...

  • 大乱将至,必有英雄出

    昔南北之朝,五胡乱华,继而隋唐出,奠盛世之基。又逢唐朝末年,山河动荡,民不聊生。九州裂变,五代十国,政权飘零,穷寇...

  • 教育之大幸,个人之不幸。

    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

  • 湖北河南之相爱相杀的南阳襄阳

    湖北,大湖洞庭湖之北,古时为楚国之地。位于中原之北,是为当时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 河南,大河黄河之南湖北之北,自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国虽小,却让隋唐两朝数次出征,它的不幸实则中原王朝之大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cx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