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典散文简书文萃反思令
《后汉书》研读168:桓荣丁鸿列传(二)

《后汉书》研读168:桓荣丁鸿列传(二)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22-12-04 07:09 被阅读0次


          桓荣丁鸿列传(二)

    桓氏支脉

    桓郁(?~93年),字仲恩,他年少时因为父亲为官担任郎官,生性敦厚勤学,传承父亲学业,用《尚书》教授学生,门徒经常有几百人。桓荣去世后,桓郁应当承袭爵位,他上书推让给哥哥桓汎,但汉明帝不答应,他这才迫不得已受封,把全部租税收入给了哥哥。汉明帝因为桓郁是自己老师的儿子,懂得礼让,对他非常亲近厚待,经常让他到宫中讲论经书,询问他政事,慢慢升任侍中。汉明帝亲自写成《五家要说章句》,诏令桓郁在宣明殿中校定,后来以侍中的身份监军虎贲中郎将。

    72年,桓郁入宫教授皇太子经书,升任越骑校尉,诏令太子、各诸侯王都要向桓郁献礼奉贺。桓郁多次进献忠言,大多被采纳收录。汉章帝继位后,桓郁因母亲去世请求退休,汉章帝诏令他保留侍中身份服丧。77年,桓郁升任屯骑校尉。

    汉和帝继位时非常年轻,侍中窦宪自认为居于外戚重位,想要让汉和帝多读经学,就上书窦太后说:

    《礼记》中说:“天下的命运,悬于天子身上;天子美德,靠学习形成。学习与智慧一起增长,会砥砺自我无需警戒;教化和心性一起增长,就会使中庸之道浑若天性。当年周成王年幼,还在襁褓之中,周公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周成王居中立听问朝政,有四圣维护,所以他考虑事情无所遗漏,举措没有过失。”孝昭皇帝八岁时继位,由大臣辅佐朝政,也选拔当时的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人入宫教授皇帝,最后成就圣德。近来建初元年(76年),张酺、魏应、召训等人也到宫中讲学。臣考虑皇帝陛下具备天然之资,应当慢慢学习,但如果只接触身边左右小臣,就不会听到经典大义。当年的五更桓荣,亲自担任先帝老师,他的儿子桓郁淳朴高尚,继承父亲的学业,所以以校尉身份入宫继续教授先帝,父子全都出入皇宫,经历四世,现在他已经年老,仍然喜好礼仪,经学品行美好完备。另外,还有宗正刘方,他是宗室中的表率,专门研究《诗经》,受到先帝褒奖。应当诏令桓郁、刘方一起入宫教授,以推崇本朝,昭示国家教化。

    于是桓郁升任长乐少府,再次入宫侍讲。不久之后,他转任侍中、奉车都尉。92年,桓郁接替丁鸿担任太常。93年,桓郁因病去世。

    桓郁用经学教授两位皇帝,受到的恩宠非常深厚,前后受到的赏赐达几百上千万钱,显名于当世,他的门人杨震、朱宠都官至三公。

    当初,桓荣师从朱普学习章句四十万字,浮辞繁长,有很多言过其实的地方。到桓荣入宫教授刘庄时,删减为二十三万字。桓郁又删减确定为十二万字,于是就有了《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桓郁的儿子桓普承袭爵位,爵位一直传到曾孙。桓郁的中子桓焉,能世代传承家学,他的孙子桓鸾、曾孙桓彬都非常知名。

    大儒桓焉

    桓焉(?~143年),字叔元,他年少时因为父亲任职担任郎官,通晓经学,坚持修行,很有名声。107年,他入宫教授汉安帝,三次升任侍中、步兵校尉。永宁年间,汉顺帝被册立为皇太子,任命桓焉为太子少傅,一个月后升任太傅。因为母亲去世,桓焉自请退休回家服丧,汉安帝让他以大夫身份服丧。一年后,汉安帝诏令使者赏赐他牛酒,让他提前结束服丧,立即封为光禄大夫,又升任太常。这时,汉安废掉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桓焉和太仆来历、廷尉张晧等人劝谏,汉安帝不听,其事记载在《来历传》中。

    汉顺帝继位后,桓焉被封为太傅,和太尉朱宠一起录尚书事。桓焉又入宫讲授经学,受到汉顺接见,他建议应当召引三公、尚书进入皇宫办公。汉顺帝采纳,任命桓焉为前廷议守正,封为阳平侯,桓焉推辞不接受。他任职三年,因为征辟受禁锢者为官被免职,后又封为光禄大夫。133年,桓焉接替来历担任大鸿胪,几天后升任太常。140年,桓焉接替王龚担任太尉。142年,因为发生日食桓焉被免职。143年,桓焉在家中去世。

    桓焉的弟子传道授业的有几百人,其中的黄琼、杨赐最为显贵。

    桓典是桓焉的孙子。桓典(?~201年),字公雅,也传承家学,用《尚书》在颍川教授学生,其门徒有几百人。桓典被举荐孝廉担任郎官,时间不长,正碰到沛国国相王吉犯罪被诛杀,他的朋友亲戚没人敢到,只有桓典独自舍弃官职收敛归葬王吉,为其服丧三年,负土成坟,又王吉建立祠堂,尽礼后离开。

    汉灵帝征辟桓典到司徒袁隗府中任职,举荐时成绩优异,封为御史。这时宦官秉持大权,桓典执政时没有什么回避,他经常骑乘着青骢马,京师的人们畏惧忌惮他,都相互说道:“行行且止,要躲避骢马御史。”到黄巾军起兵于荥阳,桓典奉使督导军队,在击败黄巾军后返回,因为宦官不喜欢他,所以没有受到封赏。桓典在御史位置上七年不能升迁,后出宫担任郎官。

    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秉持朝政,桓典和何进一起谋划诛杀宦官,三次升任羽林中郎将。汉献帝继位后,三公奏报桓典以前和何进一起谋划诛杀阉官,虽然没有成功,但其忠义显著。汉献帝诏令封桓典家中一人封为郎官,赏赐二十万钱。

    桓典跟随汉献帝向西入关,封为御史中丞,赏赐关内侯爵位。汉献帝移都许昌后,桓典升任光禄勋。201年,桓典在官位上去世。

    桓鸾(108年~184年),字始春,他是桓焉弟弟的儿子,在年少时有操行,不计较粗茶淡饭,也不追求家里有多少财富。他看到世道污浊,州郡使用的大多不是正人,耻于出仕做官和这些人为伍。

    桓鸾在四十多岁时,当时的太守向苗听说他很有名声,就举荐桓鸾为孝廉,后升任胶东县令。他刚到任听说向苗去世,马上辞掉官职奔丧,结束三年服丧才返回,淮汝之间的人们赞美其高义。桓鸾后来先后担任巳吾、汲县两县县令,非常有政绩名声。各公卿一起举荐,汉灵帝又征召他封为议郎。桓鸾上书陈述五件事情:举荐贤才,审慎封官,罢黜佞幸,裁撤苑囿,减少役赋。书信奏报给汉灵帝,先交到官宦手上,所以没有什么反应。桓鸾因病免职。184年,桓鸾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桓鸾的儿子叫做桓晔。桓晔字文林,另外又名桓严,他尤其喜欢修志。他的姑姑是司空杨赐的夫人。当初桓鸾去世后,桓晔的妹妹返回赴丧,快到时住在传舍中,由随从整修服饰后才进入,桓晔心中非常不满。在姑姑询问他时,桓晔始终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号哭。赐遣吏奉祠,县中因为杨赐的原因送来祭祀物品,桓晔一概全不接受。桓晔后来每次到达京师洛阳,没有一定前往住在杨氏家中,他的性情就是这样。他作为宾客跟随别人,都是勉励自己的志行,一餐不也受制于人。桓晔后来担任郡中功曹,后来被举荐孝廉,作为有道、方正、秀才人选,三公同时征辟,他都不回应。

    初平年间,天下大乱,桓晔躲避到会稽,随后坐船来到交趾,越人听从他的教化,街巷邻里之间从不争执。他最后受到恶人诬告,死在合浦狱中。

    桓彬(133年~178年),字彦林,他是桓焉哥哥的孙子。他的父亲叫做桓麟,字元凤,年少时就有才华,在汉桓帝初年担任议郎,入宫侍讲,因为行事耿直得罪了汉桓帝的身边左右,出京担任许县县令,因为生病免职。这时正碰到母亲去世,桓麟忍不住悲痛,未服丧完成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桓麟所著的碑、诔、赞、说、书共计二十一篇。

    桓彬在年少时与蔡邕齐名,他开始被举荐为孝廉,封为尚书郎。这时,中常侍曹节的女婿冯方也担任郎官。桓彬非常有操守,和左丞刘歆、右丞杜希等人交好,没有和冯方一起吃过一顿饭。冯方非常怨恨,就上书说桓彬等人结交为酒肉朋党。这事交给尚书令刘猛审理,刘猛也称赞桓彬等人,没有进行追查。曹节知道后大怒,奏报弹劾张猛,认为他们是阿附党羽,请示皇帝后收捕关入诏狱中,在朝官员都感觉寒心。刘猛意气自若,经过十天后,被免除了官员禁锢,桓彬却因此废掉官职。178年,桓彬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各儒生听到后无不悲伤。

    桓彬著作的《七说》和书籍共计三篇,蔡邕等人一起评论并为其书作序,认为桓彬有四方面过人之处:睿智早成,幼年聪慧;学优文丽,学识通达;仕不苟禄,境界最高;辞高位受低职,操守高洁。于是一起为其树立墓碑歌颂。

    刘猛是琅邪人,在汉桓帝时期担任宗正,为人耿直不被朝廷容纳,自己辞职返回家中。汉灵帝继位后,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辅佐朝政,又征召起用。

    论曰:伏氏从东西汉时期世袭名儒,以获取爵位。光武中兴之后桓氏尤其兴盛,从桓荣到桓典,世代遵守他的大道,父子兄弟相继担任皇帝师傅,师从其学习的都官至卿相,在当世显名。孔子说:“古代的学者为己,现在的学者为人。”为人就是凭借荣誉来彰显万物,通过内心领悟大道。桓荣作为几世儒学宗师,难道是为己吗?

    骢马御史桓典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2月4日(古历壬寅年十一月十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桓荣丁鸿列传(一)

    郑范陈贾张列传(五)

    郑范陈贾张列传(四)

    郑范陈贾张列传(三)

    郑范陈贾张列传(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汉书》研读168:桓荣丁鸿列传(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nl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