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做梦的卓小猪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06:42 被阅读0次

“礼尚往来”这个词,发展到今天,已经辨不清其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了。当然,有可能只是我才疏学浅,理解不透彻而已。

人与人之间,抱以礼节,有来有往,这是一件非常正常,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自古就是个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智、仁、义、信”中“礼”字排在首位。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礼”的含义似乎发生了变化,即使很多人不承认,也没有办法。“礼节”“礼仪”“礼貌”被弱化,“礼”的附属物“礼品”“礼物”“礼金”一跃成为社会的主角,开始大行其道。

现在大街小巷喜欢津津乐道的,莫非就是“谁谁随了多少礼”。如果谁包个十几万,几十万的红包,那么没有人不为其树大拇指,其宛如“盖世英雄”。特别是那些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的红包更为吃瓜群众所惦记。

礼品的贵重已经成为衡量人与人之间远近亲疏的砝码了。你不信,你可以去试试。一般关系跟你近的人,一般红包都会包得大,礼物也会更贵重点。而且你自认为关系亲密的人,给你包个普通的大众的红包,你的心里当时多少会咯咚一下,有点怀疑人生,怀疑你们的关系到底怎样。

我曾经一度以为“礼多人不怪”中的“礼”,只要礼节周到,待人有礼貌的就行。后知后觉,原来已经变成了礼品。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往大了讲,这是把中国传统丢得一干二净了。看似有“礼”,实则无礼。

当然,老百姓不会去考虑太多国家或者民族的事情,他们只会关注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而这“礼”随之而来的关乎百姓切肤之痛的最直接的就是份子钱,现在已经被形象地称为“红色炸弹”。往往避之而不及啊!

同时,一份礼就是一份情。而中国人还人情往往都要高于别人给予的,否则就会被扣上“不礼貌”“不真诚”的帽子。最终导致层层加码,苦不堪言。中国人的人情债是最重的,一辈子都还不完。

毫不讳言,中国古代也重视礼品,但不像现在只重视礼品。至少还有“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之类广为流传的成语。

我不敢去评判,时代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中的普通观众,我的心情是矛盾的,翻阅着一页页历史画卷,留下长长的问号:当前,礼仪是不是仅仅为国人的一张空头支票抑或只是支票了呢?我只是希望这长长的问号不要变成一地鸡毛。

此致敬礼!

相关文章

  • 礼礼真

    风中微微雅,花香对对答。 此处表态明,心意寓意精。 绿绿纯一种,大气自然风。

  • 礼与礼

    《礼与礼》 客是主, 主是客。 礼还礼, 永不缺。

  • 麻木冷漠所带来的负能量,其本质是灵魂的瘫痪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义之邦”,如今“礼”还在,“义”却没了。礼是礼仪的礼?是礼貌的礼?是礼节的礼?还是送礼的礼?礼尚...

  • 常用的茶艺礼仪有哪些

    常用的茶艺礼仪有、鞠躬礼、伸掌礼、叩指礼、奉茶礼、寓意礼、迎客礼、送客礼等。敬茶礼仪标准的上茶步骤是双手端茶(不接...

  • 2019-12-13

    行茶基本礼仪:鞠躬礼,眯目礼「点头微笑」。巡茶礼,奉茶礼,伸掌礼,扣手礼,寓意礼。 行茶过程中,要坐姿端正,落落大...

  • 十种礼仪动作

    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 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

  • 玉之器文化——礼器

    《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相对应的...

  • 2019年3月23日己亥二月十七,《四书·孟子》《了凡四训改过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

  • 《孟子•告子章句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

  • 六艺

    “六艺”课程体系 礼、乐、射、御、书、数 “礼”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礼记·曲礼》中说,“道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q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