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馨语馨愿
《道徳经》第三十七章

《道徳经》第三十七章

作者: 在水逸帆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07:29 被阅读0次

    《道徳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直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生长、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我的解读:

    《道德经》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道经,下半部分为德经。本章是道经的最后一章。

    《道德经》前37章,主要是描述”道“的概念、形态、意义、功用、价值和规律,在前36章中,老子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从各个角度来加以阐述,使我们对于”道“有个基本清晰的认识。

    老子随后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到本章,终于其中心议题:道常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他始终在渲染最完美的治世法则和人类理想的社会是”无为“,也就是顺着”道“的法则自然而为,万事万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只要顺道而为,就会自然走上正轨,就会出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

    在本章中,老子再次强调,治国的根本在于无为,治民的根本在于使民无欲。统治者不要用武力讨伐老百姓,要以淳朴和无欲去教化和感化他们。老子认为,治国者只有遵循大道,无为而治,百姓才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即“道法自然”。

    这种无为的思想在老子的《道徳经》中多次被阐述、解释。道与宗教里的神不同,神是有人格、意志、欲望的;而道则不具有人格,但是它却创造了万物,主宰了万物,并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的确切含义应是不妄为,不强为。

    后面老子引入人类社会,谈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由于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要求统治者能守道而行,按这个法则来治理国家。

    老子说,治国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的理想社会。

    大道无为,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可使整个宇宙和谐有序;治国者无为,始终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可使国家大治,百姓安定;自我无为,始终遵守自然之道和人生法则,可使自己健康长寿。

    所以,历史上西汉时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奉行了清静无为治国的理念,带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令人称赞。

    其实,不论历史还是现实,只要人们的野心超出“道”所允许的范围,野心勃勃“有为”,无不带来社会生活的动荡和灾难。就拿最近几年莫名带来的新冠疫情,使得人们生活心惊胆战。

    当然,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干,这里的“无为”,就是要遵重自然法则,顺道而行,不能反向为之。在道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积极有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徳经》第三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xt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