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广东省旅行·在路上建筑圈
广州(一):红砖老楼&百年沙面

广州(一):红砖老楼&百年沙面

作者: 看猫的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8:57 被阅读89次

    “为了求效率,车子永远走在高架桥或高速路上,而古老的中国为了急切地与国际接轨,总是采取最剧烈的开刀方式,对准老城区一刀切下,开肠破肚。于是走在城市内的交通动脉上,望出车窗,看见的,多半是削了一半的红砖老楼,拆得残垣断壁的庭院,半截横梁,几根危柱,满地狼籍,有如未清理过的带血迹的手术现场,巨大的‘拆’字像秘密判决一样,喷在墙头。”(《我就这样认识了广州》,龙应台)

    第一次 去广州是2005年初,未做过多的停留,便赶往了深圳。在广州城中,车子行驶在高架之上,两旁则是感觉挤得你转不过身的高楼大厦。除了惊叹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步伐迈得快速之外,对龙应台文中的红砖老楼没有一丝概念。

    第二次去广州是2014年底,是到广总住院。住院的10余天,我突然发现了凝固岁月时光的红砖老楼、发现了交融古今中外的百年沙面。

    红砖老楼

    “过几天就要做手术,这几天你吃清淡点,好好休息。”

    “刘医生,广州有什么好玩的,你推荐一下,手术前,我先去溜达溜达。”

    “手术前就算了吧,要好好休息。等你做完手术再说。”

    我回到病房。护士拿来了病号穿的衣服,让我换上。同室的病友五十岁上下的年纪,操着一口广东普通话。我朝着窗外的楼下看了看,又翻了翻带来的一本书。

    “出去逛逛啊,在这里多没趣”,病友看出了我的无聊。

    “医生让我好好休息,不让我出去。”

    “你怎么能够听医生的话呢,你这个小手术,没什么好担心的,快出去走走吧。”

    我穿着病号服,到楼下医院的门口溜达。门口热闹非凡,卖水果、鲜花的;骑着三轮车,车上载着个液化气罐卖炒河粉的。买了一份炒河粉,准备上楼,又怕医生看见说我,那就在医院的花园里吃了走走,再上去。吃完河粉,往医院深处走,看见一座红色老楼。有点意思。

    解放楼、胜利楼

    我上网,搜索广总医院内部老建筑的词条,找到了2013年一篇名为“易名15次 她还是叫‘陆总’”的文章。这一圈对于广总老楼的溜达,也主要基于这篇文章上的信息。文章称这座红楼的屋顶最具特色。

    “这座位于华侨楼东北面的红色外墙曲尺形连体大楼,呈“凹”状布局。如今南北门楼檐下分别刻有‘解放楼’和‘胜利楼’。张振红介绍,在民国时期南北两座楼分别叫‘忠孝楼’、‘信义楼’。

      据了解,去年经文物部门批准,医院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对修缮方案进行把关,在外立面贴上民国老式红砖片,变成眼前所见的‘红楼’,现作机关办公楼使用。

      ‘最有特色和创新之处是它的屋顶。’汤国华教授介绍,檐下有中国古建筑的‘垂花柱’,垂花柱左右前又附有三个西方古典涡卷。建筑的‘歇山顶’(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的山面开了两个并列的圆形百叶窗,突破了岭南清末古建筑‘歇山顶’的山面正中只开一个圆形透气窗的形制。”(网文)

    解放楼、胜利楼

    香港回归前,也有人担心英殖民时期所命名的街道会随着去殖民化运动而改变。比如“皇后大道”变为“解放大道”,“轩尼诗道”变为“胜利大道”。但就广州和香港来看,“皇后陛下”依然,只是“忠孝信义”不再。

    医院的建筑中,处处都有红十字的图案,旨在让医护人员勿忘红十字救死扶伤的精神。

    柱子上的红十字标志

    “大楼外廊以爱奥尼亚式柱子装点,柱子顶端两涡卷中间加上了红十字装饰,吸引不少行人目光。与华侨楼屋檐下饰有或白色或蓝色的十字标记相似的是,实验楼外墙上装饰了各种造型的红十字图案。汤国华教授表示,这些建筑所有‘十’字装饰都是建筑师着意使用的表征‘医疗’的符号,在同时期的医疗建筑中不多见,在其他功能的建筑中也极为少见。”(网文)

    再往里走,就见到这座绿色琉璃瓦、黄色外墙的中西合璧建筑。

    医学实验楼

    根据网文的报道,眼前的这座大楼是刚进行过维修。因为根据楼前的指示牌“细胞生物治疗中心”,结合网文,我知道了这是建于1933年的医学实验楼。

    “华侨楼的西北方有一座“L”形的绿色琉璃瓦、黄色外墙的中西合璧建筑,如今正在维护修缮施工中。张振红介绍,大楼始建于1933年,原为外科大楼,后改为医学实验楼,现用作细胞生物治疗中心。汤国华教授表示,这是医院内目前保留原状最好的一座民国建筑。”(网文)

    医学实验楼 医学实验楼

    “屋顶和台基是中国固有式风格,屋身是中西合璧风格。抬头望向大门拱劵,是民国流行的彩色水磨石祥云花卉装饰,顶端处后来还加上红色五角星装饰。走进室内,地面和楼梯也是光洁的彩色水磨石装饰。”(网文)

    树丛中的红楼 树丛中的红楼

    文中还提到一座华侨楼,继续走走吧,应该就在这附近。

    华侨楼

    “穿过由绿色琉璃瓦和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门楼,映入眼帘的红砖绿瓦三层高的建筑就是华侨楼。它虽经历了抗战、‘文革’的冲击,但仍保存完整。主楼正中绿色琉璃瓦屋檐下,镶嵌着孙中山题词的‘天下为公’蓝底金字牌匾,庄重大气。”(网文)

    楼身还是可见不少十字的图案。

    网文对于“华侨楼”一名的来历也有说明,“华侨楼在民国时期名为‘正气楼’,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人民楼’。1990年大楼进行维护装修,成立华侨科,改名‘华侨楼’。“

    ”广州大学建筑系教授汤国华介绍,华侨楼正立面是传统的横三段、竖三段构图,采用当时全国流行的“中国固有式建筑”风格:即运用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建造中国宫殿式大屋顶;而在色彩和琉璃构件的细部则赋予新形式,以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创新效果。”(网文)

    “你怎么在这里?”我一看,是病友在问我。

    “对啊,我到处溜达溜达。”

    “这医院内有什么好溜达的,你要去广州市里面看看啊。”

    “我怕走远了,医生会不高兴。”

    “他才不会管你。到了华侨楼,华侨楼食堂的伙食可不错,走咱俩去尝尝,我请客。”

    “等我再进楼里面看看,就跟你一起去吃晚饭。”

    《总理嘱托》碑文

    “经历80年变迁,如今华侨楼外立面和室内装饰都部分地改变了原状。只有大厅正面墙上大理石建造的《总理嘱托》碑文仍保持原状,在国内难得一见。《总理嘱托》从右往左竖书,全文共145字:‘余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网文)

    “看好了吧。”病友问,他一定是饿了。

    “看好了,我们走吧,去食堂。对了,你怎么知道华侨楼食堂做的饭菜好吃呢?”

    “我是老广州啊,我在这里住院已经好几回了,当然知道。”

    “哈哈,原来这样啊。”

    “我看你很喜欢这些老建筑,等你做了手术,康复了,一定要去沙面看看。”

    “沙面”,我的脑子里记住了这个地方。

    在广总康复期间又去看过几次院里的老建筑。熬出院的日子,我把凤凰卫视《筑梦天下丨沙面,广州记忆的开始》看了好几遍。出院当天,我便直接坐车来到沙面。

    百年沙面

    “有人说,广州故事在西关小巷里,还有人说是在这些已经被整改的面目全非的骑楼里,更是有人说,沙面才是广州记忆的开始。”(筑梦天下)

    没有见到真实的沙面之前,我想到的是在网上看见的那一张张以此地取景的一对对情侣。这里应该热闹非凡吧,但真正到了这里,我才发现平时的沙面,是如此的冷清,冷清的有点对不起她这众多充满异国风情的西洋建筑。

    “从喧嚣的六二三马路,夸过法兰西桥,便进入了沙面。岛上到处都是苍翠欲滴的古树,一栋栋西洋建筑散布在绿荫花丛之中,徜徉其中,如游子归故里般的平静,涤去了满身心的尘土和烦恼。但是红砖砌筑的尖顶阁楼、雕花的铁门、象牙白的柱子等等似乎又在提醒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同上)

    沙面圣母露德堂 星巴克也开到了古建之中

    徜徉其中,感觉到的是宁静,但对于我来说绝非游子归故里般的宁静,因为这份宁静之中充满着新奇的兴奋。眼睛都看不过来,更没有时间去记录每一座建筑门前的介绍,去探寻每一段介绍后的故事,所以作为来来往往的我也不在意红砖砌筑的尖顶阁楼里、雕花的铁门后、象牙白的柱子旁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因为眼睛不够使,脑子不够用。

    投信的中国孩童 驻足观看中国妇女刺绣的外国夫妇

    街上的每一处雕塑也反应着中西元素在沙面的融合。留着辫子,穿着长衫的满清孩童正在往西洋的邮筒里面投送信件;身着西式服装的外国夫妇正驻足观看中国妇女的刺绣。

    当年的法国邮局 邮局前的邮筒 邮局前的邮筒

    走到沙面南街20号,这座建筑“建于1890年,巴洛克风格建筑,为民国时期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原址、沙面建筑群中的A类文物建筑。为合理利用文物建筑,展示我省悠久丰富的外事历史文化,由省政府拨款,修缮为广东外事博物馆”(门前介绍)

    广东省外事博物馆

    走进去看看。外事博物馆“总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通过陈列珍贵的外事礼品和外事图片,展示了广东对外开放的辉煌成果,基本陈列有亚洲厅、大洋洲厅、美洲厅、欧洲厅、非洲厅,展品涵盖66个国家和地区,上展近300件,现库存近500件。”(《广东外事博物馆》宣传册)

    博物馆楼梯两旁挂满了老广州的照片 博物馆二楼

    不到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的看,整个沙面只有在沙面小学课间休息的时候,整个岛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青春活力。其他时候都是那么的安静、安静地让我不愿意推开一扇门进去探个究竟,不愿意找到一个人聊天问个明白。

    华灯初上的沙面

    华灯初上,我过了桥,离开了沙面,准备着明天离开广州。

    “有的城市,我会暗暗决定,再也不回来。有的,那二十分钟的叙述留下几个难忘的片段,记在心里,还想探索,或者,在快速驶过的手术现场,瞥见一点点‘手术前’的沧桑的美貌:一条树影幽深的巷子,一排姿态妩媚的老楼,半边隐约的飞檐塔影,一个长满青苔水藻的斑驳码头。吉光片羽掠过,但是心里知道:我要回头,要单独地、专注地回头来认识这个城市。

    广州,就在这个必须‘回头’的名单上。”(《我就这样认识了广州》,龙应台)

    在离开广州的火车上,我又翻出了龙应台的这篇文章,我想,广州也是我必须“回头”再探访的一座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州(一):红砖老楼&百年沙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b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