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小时的痛苦写作,终于完成了一篇作文,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自己的作品,交到老师手里,满心期待着能取得高分。
……
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作文本,迫不及待的看向右上角,40分,心情顿时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你的文章从平庸到经典,只差一个公式这就是我之前的写作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一直从小学持续到高中,我所写的东西连自己都懒得看。
直到看了释若老师的视频教学课,我惊讶的发现,我的难题竟然用一个公式就能解决了,简直是相见恨晚!
老师把写金句的技巧用一个公式总结出来:
6朵金花+两感一手法+训练方法
老师还把写金句分为两个层次来讲,分别是文采方面和思想方面。
这个公式可以说综合了写金句的所有方法,学会了这个公式,你就可以在写作的道路上游刃有余,那么下面我就来对公式进行一一讲解:
首先,什么是6朵金花?
花是美丽的,金花就更是光彩夺目,这6朵金花可以让你的句子立马就吸引住人。
整齐美:我们在整理东西的时候讲究整齐,就像军人走正步,整齐划一才显示得出气势。写句子也一样,每句话的字数相同,读出来才好听,就像古诗,字数都是一样,才工整,朗朗上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错落美:同整齐相同,错落也是一种美,我们在写文章时,有时用几个短句组成一整句,几个一组,读起来错落有致却不乱,就像一个表演戏曲的艺人,步伐或缓或急,却很有规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苏轼的词,上下两片对仗工整,节奏感强,读起来铿锵有力,激情豪迈。
丰富美:画画讲究立体感,写作也一样,词汇丰富多彩,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才能让文章变得丰富,有立体感。
《生活的女人》:她们没有浓浓的妆,也没有艳艳的服,却一个个收拾的干净利落,一个个都显得很精致。或略施粉黛,或简描柳叶眉儿;或着一袭白色长裙,或披一肩浅色丝巾,淡雅而端庄,朴素而高贵。
短短几句,把一群打扮精致端庄的女人描绘的栩栩如生。
你的文章从平庸到经典,只差一个公式韵律美:句子就像歌词,读来婉转悠扬,可读性强,才会有艺术感,更加容易使人记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一首水调歌头就是一首典型的韵律美的词,苏轼的词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表达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自然也被改编为歌曲,至今仍为人们所吟唱。
意象美:在写作时,根据人们的审美观点,把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合到客观描述中,以寄托情思,使读者不由自主的产生共鸣,从而产生美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白居易借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寓意毁灭的痛苦,再生的欢乐。
意境美: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美学术语,它通过形象的描写呈现出一种艺术氛围,作者通过这种手法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使读者沉浸其中,大家可以读一下下面这首诗: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借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来烘托一种悲凉的氛围,在读这首诗中的景物时,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一丝凄凉,这就是意境的作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6朵金花,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每一种都能塑造出美感。
除此之外,释若老师还讲了另外一个大招:两感一手法。
第一,场景感: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心觉。
写作就像是拍电影,要让你的读者“看得见、听得懂、闻得到、摸得着、也感受的到”,电影是用图像来表达,而对于写作来说,都要用一种途径来达到,那就是文字。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格外注意,从各种感官去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读者跟着你的步伐,一点一点去感受。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例句:
“屋顶花园里常常有孩子们溜冰,兴致高的时候,从早到晚在我们头上咕滋咕滋挫过来挫过去,像瓷器的摩擦,又像熟睡的人在那里磨牙(听觉),听得我们一粒一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如同青石榴的籽,剔一剔便会掉下来。(味觉)”
“柔滑的软锻,像《蓝色多瑙河》,凉阴阴的匝着人,流遍了全身”(触觉)
“日光像个黄蜂在头上嗡嗡转,营营扰扰的,竟使人痒刺刺的出了汗。(视觉)
一日午后好天气,两人同去附近马路上走走。爱玲穿一件桃红单旗袍,我说好看,她道: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嗅觉)(胡兰成《今生今世》)
看了这些精彩的例句,你是不是感觉感官上的沟通有更加强大的作用?没错,把感官调用起来后,你的文章跟读者之间就像修起了一条高速公路,文中的每个文字、每句话都能直通到读者那里。
你的文章从平庸到经典,只差一个公式第二,画面感: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时,通常要看他的表情和动作,因为一个演员的表情会体现出他当时的心情,比如电影《少林足球》中吴孟达无奈的笑,简直凄凉到人骨子里。
写作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塑造一种画面和场景时,要注意把那些不太直观的事物、动作写出来,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物的内心活起来,有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下面我们就摘取一段《围城》来作分析:
赵辛楣躺在沙发里,含着烟斗,仰面问天花板上挂的电灯道:“方先生在什么地方做事呀?”方鸿渐有点生气,想不理他不可能,“点金银行”又叫不响,便含糊地说:“暂时在一家小银行里做事。”赵辛楣鉴赏着口里吐出来的烟圈道:“大材小用,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国学的是什么呀?”鸿渐没好气道:“没学什么。”苏小姐道:“鸿渐,你学过哲学,是不是?”
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
钱老在小说中用赵辛媚的一系列动作,刻画了一个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自负的形象。
也描写了方鸿渐的愤懑。
苏小姐原本称方鸿渐为“方先生”,此时突然改口称“鸿渐”,乃是故意想看两个男人为自己争斗,又怕方鸿渐马上败下阵来,因此有意要激一下赵辛楣,借赵辛楣来激发方鸿渐的勇气。
这么几段话写下来,一场激烈的争端和一个女人的小心思便跃然纸上,让人称赞!
你的文章从平庸到经典,只差一个公式一手法:
比喻手法:比喻是我们在写作时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能形象生动的呈现我们要描绘的事物。
同样是《围城》里的一段:
她只穿绯红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肉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先抛出喻体,再告知与本体的相通处,直叫人忍不住偷笑。
对比手法:
在写作中,常常将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揭示善恶、美丑。
古诗《观刈麦》中有这么一段: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中描绘了一个因赋税太重而吃不饱饭的妇人,盛夏时节带着儿子在田中捡麦穗充饥,而作者不需要劳作,却享受着丰厚的钱粮,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反应了劳动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愧疚和无限的同情。
排比手法:排比手法使用结构相似的句式,对相同范围和属性的事物进行多次表达。它的特点是至少要表达三次以上,且句中要有提示语,提示语反复出现,以呈现一种语势强劲,排山倒海的感觉。
上面讲了很多写作的方法,很多小伙伴开始摩拳擦掌起来,其实,写作的训练也是讲求方法的。
首先,模仿就需要掌握技巧。模仿,根据模仿的句子长短可以分为仿句、仿段、仿篇,我们模仿句子,最好选取古诗词,因为诗词较短,且精干,内涵丰富;仿段则最好选择散文,如朱自清、徐志摩等人的散文;仿篇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经典文章,比如你想成为某领域的公众号写作大咖,就要仿写那些10万+的文章,这样才能有所提高。
此外,写作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思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读者看了才会感觉耳目一新,有读下去的欲望。
具体写文章时,也要在以下三个位置注意几点:
第一,文章标题。
在写标题时,要注意三个特点:替读者发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呈现利益。
标题是我们写文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标题能马上吸引读者,使读者看了就想读下去。
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写:蹭热点、添字数、搞神秘,比如最近拾遗中的一篇文章《《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它就是蹭了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使人们一看到这个标题就想点开链接看看。
第二,文章开头。
写文章有句话,叫做“凤头、猪肚、豹尾”,反应了一个好的开头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有个出彩的开头,我们一般使用金句来充当开头,随后讲一个小故事来引出主题,一步步的抓住读者的眼球。在文章段落的中间,也要尽量使用金句来承上启下,这样文章才会饱满。
第三,文章总结。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应该重申文章的亮点,最好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饱满、有内涵,变得高大上。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多阅读评论,如豆瓣上的高赞评论,学习别人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你的文章从平庸到经典,只差一个公式写了这么多,让我们再重新回味一下这个公式:6朵金花+两感一手法+训练方法
可以说,释若老师已经把写作的重点都融合为一个公式,其中有文采方面的方法,也有思想方面的提高,想要在写作中得心应手,还着实需要大家下一番苦功,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也有孤独,但只要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要死磕到底,这不光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成长,希望大家都能从写作中获益,从写作中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