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第六」20-21
【原文】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20千古名句且语义浅显,故不译。
21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者,可以接受高深的(道或学问);中等以下资质者,接受不了高深的(道或学问)。”
【注释】
“中人”,中等资质、中等才智之人。
“语”,音“玉”,告诉、使知道。这里有使人理解、接受的意思。
“不可以”,非禁止之意,乃难为之意。“不可以语”即很难使人理解、接受。
【评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千古名句,语义浅显易懂,至今仍常被很多人引用。此处孔子虽然没有具体指出“之”指代何物,但以孔子日常所言推断,非“道”即“学”,抑或两者兼而有之。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孔子表达的就是同样的意思。
知之、好之、乐之,是由浅入深的为学求道状态。人之于“学”和“道”,仅知之而未能心好之,则其知不笃;心好之而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乐。不觉其乐,则所好亦不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唯有“学而时习之”,方能不断有所得所悟,故能“不亦说乎”。有如颜回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方能达于自强不息、乐此不疲之境。一个人无论是为学还是求道,若能达到“乐之”的境界,则必有成就。
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有客观差别的。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就是不同资质的人对于道的不同反应。《论语》“公冶长篇”中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即中人以上可与闻也。因此,孔子说可以跟中等以上资质的人讲高深的道和学问,因为他们能够理解。而对于中等以下资质的人来说,高深的道和学问是很难理解的,甚至听起来是可笑的。是故庄子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老子曰“不笑不足以为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正因为人的资质高下不同,因此施行教化时就必须要“知人”,要分清对象的资质,以便对机说法、因材施教。否则很可能会对牛弹琴,甚至产生误会。
也是因为人的资质高下不同,因此,“中人以上”的行事为人,“中人以下”往往难以理解,甚至会以为荒唐可笑或者产生敌意。这就是“戊戌六君子”舍命变法却换来观刑百姓侮辱谩骂的原因。
导演贾樟柯曾披露:“前两年在北京拍环保公益广告,胡同里突然冲出几个大妈大爷,高声嚷嚷:他们在拍咱们的雾霾,快把摄像机扣下来。”此事一度引发舆论热议,人们“亲切”地将这种现象称为“咱们的雾霾”。
因此,人之行事,不必尽求他人理解,但求无愧于天地良心可也。
网友评论
读论语,可以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