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赵雷的《成都》,到过郑州这座城市,成都和郑州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对我而言,就这样有了关系。
赵雷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郑州的一家火锅店里。事实上在郑州的那半年里,这是我听的最多的一首歌,睡觉前,上下班的途中,公交车上窗外似曾相识的风景,萧瑟深秋里碧沙岗苍翠的松柏林,料峭冬日里花园口荒凉的黄河滩,足迹到处,耳机里响起的便是这首歌。
不管后来碾转到哪个地方,每当听到这首歌,赵雷的嗓音响起,就会感觉此时还身在郑州,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成都这首歌在那段时间里也一直被单曲循环着,但耳朵听的多了,心里最初的感觉也就渐渐淡了,也不再去音乐播放器里特意找这首歌听,不过偶尔走在街上听到了,心里还是会蓦然的感动,像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定格在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郑州火车站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时隔三年再次来到郑州这个地方,下了火车,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尽头处阳光晃眼,还是那么大的广场,那么多的人,郑州站三个大字熠熠生辉,恍然记起好多年前第一次坐火车来到这个地方上学,三年的校园时光白驹过隙,毕业离开的时候还是在这个火车站,坐上去深圳的列车,在轻轻摇晃的车厢里细数郑州的三年时光,往事历历,也都雨打风吹去。
如今又是三年过去,风物依旧,故人难觅,一个人拎着个箱子站在人来人往中,被过去的时光交叉着冲击着,交织心头,徒生感慨。以至于那段时间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常常就想会不会就突然的抬头碰见一个以前的熟人,就像电影里那样的镜头,夜色凉如水里,冷清的街头,落叶从脚边簌簌吹过,转角而遇的两个身影,相对而立,默默无言,良久,一个微笑,一声好久不见,便让阔别多年沧桑了的岁月鲜活起来。
人世事实上,除了两次和朋友的把酒言欢,就再也没有什么久别重逢的戏码了,你不厚着脸皮主动去碰瓷,哪有可能会碰撞出精彩的故事或是事故来。生活就是这样,不像是电影里随便可以加戏,更没有不喜欢就可以剪掉重拍,可我的喜欢一直都是固执的,比如偶然发现的一家面馆,尽管要从住处穿越好几条街道,休息了也总是要去,直到离开这个地方,还是会时时惦念的味道,可这种画地为牢的固执难免也会给人带来很多失望。
在那一年行将结束的时候选择再去郑州,是带着些许故地重游朝花夕拾的意味吧,而恰好成都这首歌应景的出现,便成了我那时心绪的最佳注脚。其实这首歌本身和歌名关系并不大,完全是借壳抒情,歌名同样可以换作任何一个城市的名字,只要把歌词里的玉林路换作相应城市的街道就毫无违和,比如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
同样如此,哪个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所走过的地方里,遇见的那些人,以及一起经历的发生的那些事,由此衍生出的生命的某一段故事,哀伤或是美丽。绕是如此,听了很多遍这首歌,还是抑制不住想要去成都这个地方的冲动,想象着胡乱走在成都的街头,抱着一个酒瓶子,斜倚在小酒馆的门口,再听着这首歌,想念着爱过的姑娘,或是畅想着等待在远方的姑娘,也是挺值得一游的。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是喜欢把自己业已获得的情感体验强行代入其中,随着里面的旋律再次历游一番喜怒哀乐。网易云里这首歌下面的评论已是呈排山倒海之势,几乎每个热门评论背后都是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聒噪的朋友圈,是生活的一部分,晒车晒胸晒电影票晒红包,都是凸凸现出生活的真实气息。
哪怕是被认为小众的,文青拿来装逼的民谣同样可以感动普罗大众,音乐响起,那些被感动的人都是无一例外的听众。我不知道我那位微信好友在听到这首歌时是有何触动,是尘封已久的年少心事,还是快要忘记的过往云烟。
在我初次听到这首歌时,及至一曲罢,心里就像是下了场濛濛小雨,烟雨朦胧中浮现着这样的画面,湿润的青石板街上,撑起的黑色皮衣外套下,两人依偎而行,周遭的喧哗都消融幻化,雨中的世界唯有两人,一直走,没尽头。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
向来都是风景在远方,生活在别处,哪有什么久伴不腻。我从郑州到深圳,我还想去成都,还有北京,西藏,我要去好多好多地方,还要爱上好多好多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