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手记 || 支教第一课——心像小鸟,雀跃着
每年的第一课总是在等待中度过。金秋时节,总感觉自己像一棵蒲公英的种子,被一阵有点热烈的秋风吹来,飘过校园的铁栅栏,在贫瘠的操场边扎根,守望着或大或小的空旷操场,不惊路人,不扰飞鸟。
三十年过去了,我已经熬得肉体疲惫,满头银发。同行的人越来越少,瘦骨嶙峋,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其实我知道,本可扎根在山清水秀的河岸边,也可扎根在芬芳馥郁的花园里,只是被一阵秋风不经意的吹来,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这里了。
历经沧桑,我当然知道余生很贵,应该把时间耗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像熬一壶老茯茶一样,专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岁月沉淀出醇厚的味道。比如,痴痴地翻阅那些故旧的书,嗅闻那由浓郁转淡然的墨香,抚摸那些老旧的皱纹,抚慰一颗虔诚的灵魂。再比如,静静地等待一朵蕾,等那绽放出的恒久甜蜜和馥郁芬芳。
沉淀出来的,必然会反复吟诵。今年也不例外。阅读理解已是必备的基本功,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必须与你坚持过在一起的每一天,达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目标。真相源于现场,学习的真谛在于现场的感受,现场的理解。如果你愿意体味学习的乐趣,必须要投入到现场的互动,那怕是默默地旁观,也会时有智慧的灵光闪现。或许那一闪而过的念头,能刺激到某些迟钝的神经。不管怎样,若有一点点的细微感触,即是别有意味的收获与成长。
倾情的预设未必能生成理想的结果,精心叙述的现实未必能包涵所有的真相。我第一课的预设自以为是地实现了。唯一的疑点在于,我们相互之间都是未知。感觉在于自己的心,我的感动未必会是别人的会心一笑。但我带着爱心、带着智慧、带着希望而去,至少,我心赤诚而鲜活。而我要做的是耐心顽强地坚持下去。
清晨,在各种声音中醒来,让每一根神经慢慢的活跃,梦回现实生活。咚咚咚的下床声,是叫醒我的闹钟;噔噔噔的下楼声,是我起床的号角;琅琅的读书声,是我梦想的动力。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是我行动的镜子,用以正衣冠,律言行;那一个个淳朴的脑瓜,是我耕耘的田野,用以种下智慧和希望。每一双泛出渴望之光的眼神映衬出的鲜活绿意,都是我值得守护的希望田野;每一颗透着善良之意的心脏反射出的蓬勃活力,都是我需要呵护的梦想。
我想,只要毫不吝啬的把那些赤诚送出去,不管能否在沉寂的湖水激起一些涟漪,我的心也会安然无愧。当然我更希望激起涟漪,最好是开出一些灵动而充满蓬勃活力的浪花。希望在下一个金秋,硕果累累,结出爱心、真诚和智慧的种子。
支教的日子过得很单纯,勿须为俗事分心焦虑。比如,刚刚还在与孩子们上课,而此刻,我在阳光下散步。草坪绿意盈盈,塑胶跑道鲜艳如新,空气有一种湿而欲睡的润。山坳里有一群鸽子在盘旋,头顶有几只喜鹊飞过。行走在路上,我的内心不再悲伤,像藏了一群会唱歌的小鸟,雀跃着。
2022年12月10日于养心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