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史上辉煌灿烂的一段时光,建立了强权政治,树立了大国形象,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被后世敬仰为大唐帝国。
剿灭东突厥,让可汗成为舞王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是中原的大动荡时期。北方突厥实力强大,李渊在称帝建唐前曾向突厥称臣纳贡,建唐后年年遭受突厥侵扰,常常打到了今天的陕北和山西地区。武德9年7月,东突厥可汗颉利又亲帅十余万铁骑挥师南下,竟一直打到了京畿之地武功,兵临唐都长安,开国不久的唐朝危在旦夕。
幸运的是,唐高祖李渊有一个能征善战、文韬武略,长有帝王之相的三儿子李世民,隔渭水设疑兵之计,签下渭水之盟,使颉利退兵。
耻辱的渭水之盟,成了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常常隐隐做痛,誓将拔除。
三年后的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灭掉了东突厥,生擒其可汗颉利,拔掉了心中之刺,终于解决了长期以来突厥对中原政权西北边境的骚扰之患。
敬爱的唐太宗,特别高明的是,让被俘的能歌善舞的异邦可汗颉利为皇上和太上皇李渊献舞,授其为“右卫大将军”,自此开始了颉利的长安舞王的职业生涯,颉利因此而成为史上级别最高的舞王。以此为范例,在后来的开疆拓土,平定周边的战争中,一旦有异国首领被俘,皆被安排学习跳舞,以舞娱人,俯首称臣,敬呼唐皇万岁。
哈哈,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谁让你不长眼睛,不早早与大唐交好。如今落得这个下场,好死不如赖活,这就是最好的惩罚,以敬效尤!
这招也许还真灵验呢,此后大唐边境安定,周边小国纷纷称臣,形成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和亲公主,政权之争的牺牲品
唐朝三百年间,大唐与周边诸国政权的和亲活动极为频繁,有28次之多,最终成行17次。其中有六位和亲公主来自皇家,其他为宗室之女或者功臣之女。
所谓和亲,就是政权之间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活动,就是把皇帝的女儿嫁给异族的首领, 以求异族的交好和称臣,换来边境的安全和两国友好。
这对于皇上和政权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仅以一人之力,博取边境的安全和稳定,当然是以小博大,性价比极高。
但对于远嫁出行的和亲公主,站在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灾难的降临了,皇上钦定了谁,谁就成了政权之争的牺牲品。
试想在那科技落后,交通困难的年代,一旦远行数千里,终生能有几回还?也许和亲远嫁就成了终生永别,所有的亲情、友情、故土都会化为看不见的思绪,随故人远去。
而那个要嫁的郎君,异族之君,什么习俗?什么嗜好? 什么长相?那个异族距大唐之都有多么遥远?什么环境?什么民风?自己的将来是什么情况?皆未可知。
旅途茫茫,前路未知,生死未卜,是多么令人无奈、心酸和可怕呀!
表面的光鲜和盛大的送亲仪式背后,隐藏了多少无奈、心酸和血泪。难怪皇帝们常常舍不得自己的公主,而是册封宗室和大臣们的女儿代替远嫁和亲呢?!
因此,我们在盛赞文成公主远嫁土蕃王松赞干布,作为汉藏友好的使者,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之外,更要感恩文成公主,感谢她的奉献、付出和牺牲。当我们向西遥望的时候,也许她就是天边那一抹美丽的云彩,那绵绵不断的细雨,或许就是她无尽的泪水。
长安舞王,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