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我接到了自己一个师弟的电话。在电话里,他还保留着高中生的稚气,说着说着就又沉默了。他没有听我的劝告,还是选择了读专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曾经跻身年级前列的他因为早恋,再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我说再复读一年吧,没有她的影响,你肯定会重新振作的,他笑笑,“不了,就算读专科,我坚持下来,一样可以重新来过……”
仓促地挂断了电话,我仍然站立在原地。这同当初的我何其类似,当我以一般的成绩进入三流本科大学的时候,我也曾恨恨地发誓,就算高考失利,大学我不一定会输给谁。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跋山涉水地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想要就此重头来过。开始的时候,抱着满满的自信,一口气报了几个培训班,早上六七点别人窝在被窝睡觉的时候,自己已经在操场上读了英语半小时了,别人打lol的时候,自己在一边看网课,周末别人出游,自己一个人端着电脑码字,用着这种近乎疯狂的投入想要证明自己。
起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渐渐地,当自己还在坚持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因为你不睡懒觉,不打lol,不翘课,不上网吧,室友们开始不管你,甚至于有些气愤你的举动,大家都是这样,你凭什么要做出一副好学生的举动?于是你会发现,寝室聚餐不会有你的份儿,待在寝室里的氛围还不如自己同一群陌生人待着舒服,因为你已经被排除在他们圈子之外了。
他们往往会让你的坚持变得更加步履维艰。当你花费几周的时间参加演讲赛,付出众多辛劳之后,换来的,可能不是别人的欢呼与掌声,更有可能是一句“有什么必要嘛,费半天力气,就为了得到这么一张屁用没有的纸。”他们那些冷嘲热讽的话足以让你难过很久。甚至即便你有急事了,他们宁肯待在寝室玩lol,也不愿意出来帮你,谁让你选择了为了你的优秀而去坚持呢?
我们都是以同样的水平进入这群学校的,大家并不觉得对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可一旦你想要打破这不同,想要变得优秀,身边就避免不了出现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你奋力取得的成就会被贬低得一文不值,你为着优秀去默默努力的时候,反而被别人说是不合群,就因为你和他们的不同,把自己变成了异类。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两个人安慰你,知道你的希望,但一旦你的成就超出了太多,就连这一两个人都会疏远你,人从来不怕成功,怕的是别人比自己有更大的成功,而尤其这个取得更大成功的人又是自己身边的人的时候。
想要变得优秀,需要的不只是坚持,还有对冷嘲热讽的忽略,对孤立的忍受,因为一旦你投降了,你只会陷入和他们一样的境地。优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你的优秀就意味着别人的落后,这自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
当你稍微取得些微成果的时候,也别急着欢 呼喝彩,当别人说我在网上码字发文的时候,是给我浇了一盆适时的冷水,“要是我也写,不见得比你写得差。”这话虽然听着刺耳,但也是对的,因为自己虽然码字发文,有了读者,却并没有和他们拉开多远的差距,相反,这时候急着高兴,被别人反超也是极有可能的。你只有认认真真去做出更大的成果的时候,那才是你笑傲的时候。就像那句话说的,让别人仰望到脖子都酸的程度,是你倾尽一生的报复,想要优秀,就应该达到这样的高度。
但是也不要急躁,当你看着前方你追逐的人的背影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成为了那个仰望着别人的人,就像卞之琳的《断章》中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楼上看你。”没有谁可以目空一切,再怎么努力,也一定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说法。
就像我还在用所谓演讲赛,辩论赛,积极分子那些奖状证书刷朋友圈的时候,别人发的却是中国-东盟国际教育交流、G20城市发展论坛、孔子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等等。优秀并不是嘴上说着这么地简单。尤其当你处在一个四流城市,你会发现同北上广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专科和本科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不同,但终归是有欠缺的,更不提你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优秀,无异于是在难上加难。不提你的社会圈子的狭小,就是身边那些冷嘲热讽都足以让你喝一壶了。何谈继续坚持下去呢?
单纯的坚持只会如同驴拉磨,转来转去仍然停留在原地,优秀=坚持+尝试+思考+忍受。在一堆与你并不志同道合的人之中,想要改变,除却应有的坚持,你还应该学会的是忍受,忍受那些冷嘲热讽,忍受那些被孤立的感受,只有这样,你最终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客官留步!看到这儿了留个喜欢再走吧,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想看我的更多更新文章就请关注我。欢迎简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