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种种经历,所见所闻,所观所感,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一个作者,对于自己所能看到,所倾听来的一切,加以留意,认真思考,研究一番,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所熟悉的人们联系起来,与时代背景,生活的特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梳理,花功夫写出来,加以修改,补充,润饰,不就形成作品了么?
“小说说小”。其实,小说所反映的,未必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写湘西一个女子的故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写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
他们所写的故事,都比较简单。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比较平凡。可他们的作品极佳,足以传世。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在世界文学作品的宝库里,不可胜数。
只要我们认真读一读他们的作品,就会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谁能想象,当批评家们嘲讽海明威,说他的文才已经枯竭时,他却写出了扬名四海的《老人与海》,登上了世界文坛的高峰,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呢?
民间工匠作家的工作是独立进行的,就象一个手工艺人一样,凡事得独立独为。独立观察,独自体验,独立思考,独立创作,不为生活环境所干扰。面对岑寂,他用心写作,写出自己对人生,对世事,对自然现象的体验与感悟,才能拨动心弦,打动人心。动人心,方有益。
写作只是一方面,阅读则是另一方面。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阅历,更能给予人种种的启迪,提高人的素质和涵养功夫。我们不仅要阅读早有定论的前人作品,更要阅读现代作家的作品。就是阅读简书平台写创作者的作品,阅读某些“小白”的作品,对一个写作者,都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写什么,怎么写?这也是困扰某些作者的一个问题。其实,“文学即人学”,为人生的艺术,是古今中外无数作家早已思考过,总结过的。
写人生故事,也就是写自己的发现,体验与感悟。那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做的过程和结果如何?你的作品,如果叙述有序,娓娓道来,有始有终,起伏有致,趣味横生,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渐入佳境,让人读来能会心一笑,得到某点启示。那就说明你能写,会写矣。
任何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都会在有意无意间,留心观察生活,捕捉生活场景、自然环境,注意人们的智慧和才能,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独创精神,言谈举止。这是写作者的基本功,随时随地都得用心做的。
而作品中人物的人生观念,为人处世之道,心理活动,言谈举止,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又能做到流畅自然,天衣无缝,不显斧凿之痕,那该多好!
我常常想,多写些民间普通人的故事,为善良忠厚的人立传。写他们美好的心灵,智慧和才华。写他们辛勤的劳动,写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善生活环境,为国家建设尽着自己的一分责任,和大众一起同心协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景。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美好的人生,也是一个写作者应负的责任。
作者手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