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想法
第四章(续)沙漠中的经历-5

第四章(续)沙漠中的经历-5

作者: d393e240ff76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10:05 被阅读0次

Against this the scorn of my cleverness rose up. Many will laugh at my foolishness. But no one will laugh more than I laughed at myself.

对抗“聪明”,来自“聪明”的蔑视便随之增加。(《草稿》中继续写道:“同样,这一点也是古人的意象,他们象征性地生活在各种事务中:他们抛弃财富,与他们的灵魂分享这种心甘情愿的贫穷(他们抛弃财富,而他们的灵魂抛弃任何思想,从而彼此分享这种心甘情愿的贫穷)。因此,我必须给予我的灵魂最极端的贫乏。我的“聪明”就会泛起对此表示蔑视。”)很多人会嘲笑我的愚蠢,但谁能比我对自己的嘲笑更厉害呢。

So I overcame scorn. But when I had overcome it, I was near to my soul, and she could speak to me, and I was soon to see the desert becoming green.

所以我征服了蔑视。但是当我完全把蔑视征服时,我接近了自己的灵魂,她或许会对我说话,不久我将看到这片沙漠开始变绿。

(自嘲,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释然;不是勉强,而是因为真正认识到以往种种,实在可悲、可怜、可笑,禁不住笑出声来。在别人看来,果真是疯了、痴了,走火入魔了,多么愚蠢可笑,但自己知道,那种无与伦比的真正的快乐,那种亲眼看到沙漠慢慢变绿的满足,那种拥有自我的自在。但我知道,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没有人能够理解,也没有人愿意去理解,和谁去说呢?有什么好说的,那已经不是人间的语言。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享受,沙漠便是一个人的天堂,当然,还有我的灵魂,还有那一片美丽的绿荫。圣人的话,从来没有说教,圣人根本没有什么教诲,根本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教给你,更不会指令你干这干那。《论语》不是孔子写的;《道德经》不是老子写的;三藏十二部,没有一个字是佛陀自己写的,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佛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老子更是唯求扬长而去,过自己的自在快乐生活,哪里有什么闲情雅致惹事,教授我们这么一班不成器的东西。是否我们得感谢那么多好事之徒,没有他们,正法便湮没失传?或许,可能,未必!机缘成熟,到处都是善知识,到处都是好老师。师父找徒弟,就是一种缘,常常在梦中,以具相(智慧老人)出现,这是你妄心中的胜善义。即便没有老师,独觉亦得成就,山川大地、鸟兽鱼虫,都是最好的老师。愚痴颠倒,圣人在前,当面错过。)

(在沙漠中,我们希望找到自己,当生存成为唯一生命的目标,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欲望得到满足,这些欲望,就显得累赘,毫无意义,这是真相。我们因此变得单纯,生命也会随缘,也会变得单纯。而这种单纯的状态,正是为“道”做的准备。我们希望获得解脱,首先要把关注点真正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为了欲望的满足,为了感官的刺激和享乐,白白浪费宝贵的生命。“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确实如此,天堂里,没有聪明人,也不需要聪明人。世间亦是如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章(续)沙漠中的经历-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am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