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于是小时候爱看各种故事长见识,后来呀就开始尝试把见识写成故事。
然而最近不想写故事,一是因为懒;二是因为戾气太重,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分分钟想吐槽;三是因为偶然听到了一句话,在反思。
于是为了克服懒,舒缓戾气,顺带思考,我决定通过写这篇文来缓解自己的伪神经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
徐言之,你们这些喜欢写故事的到底有没有责任感?
这声控诉来自我认识的一个妹子。妹子从小正能量满满,喜欢转发各式朋友圈鸡汤链接,并大声宣告:“明天我要做新的我。”然而最近打着鸡汤旗号的文章少了,越来越多的则是第二人称标题第三人称内容的故事文,于是妹子开始转战故事文了。
这类文章大都是通过讲自己或身边人的小故事来为文章结尾处某个道理的升华做铺垫,告诉读者遇到某类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再通过第二人称的标题增加读者的代入感。
尽管故事文也是一罐加了料的浓鸡汤。
比如标题为《姑娘,你值得遇到更好的》的文章可能是通过讲述某某姑娘与某某渣男分手的故事最后得出结论——遇到渣男不要回头,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比如标题为《你还年轻,去闯荡吧》的文章可能是通过讲述某某热血青年通过北上广各种漂最后终于取得成功的故事来告诉读者——年轻就是资本,别怕远方的风雨兼程,你所做的必然不会辜负青春。
比如标题为《不是你不美,只是他看不见》的文章可能是通过讲述某某姑娘长得不漂亮但心灵倍儿美却不被待见,但最终另择他人收获爱情的故事来强调——看不见你美丽的都不是你的良人,真正爱你的人是不会错过你的。
以上文章和标题全部是徐言之我十秒钟杜撰出来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还请见谅。
然而妹子的朋友圈总能见到很多与上述雷同的文章转发。
转发与《姑娘,你值得遇到更好的》雷同的文章,总会带上一句——“嗯!渣男就是不值得原谅!我要向前看!”转发与《你还年轻,去闯荡吧》雷同的文章,总会带上一句——“嗯!我要选择远方,追寻梦想!”转发与《不是你不美,只是他看不见》雷同的文章,总会带上一句——“嗯!我没做错什么,他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命运错了,彼此非良人罢了!”
于是,当她的现任男朋友比不上曾经犯过小错误的前任的时候,她困惑了;当她义无反顾背上行囊选择一条众人都不看好的坎坷路却无比艰辛的时候,她迟疑了;当她和现任产生矛盾开始冷战的时候,她不懂了。
为什么我正和故事里的主人公遭遇同样的事故,我照着故事里的做了努力了,却依然过不好人生?
她哭着对我说,故事里都是骗人的。她抽噎着指控,写故事的人都没有责任感!
讲句非常冷血的大实话,写故事的人要对看故事的人的感受负责,但看故事的人的人生,写故事的人负责不起。故事是给看故事的人感动或启发的,不是给看故事的人来指导人生的。别人家的故事始终是别人家的,轻易把别人家的故事代入自己的人生,最终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故事变成事故。
因为写故事的人往往是先有了结果再梳理出与这个结果有关的逻辑从而得出结论,而听故事的人却把这个结论当成故事唯一的结果。
同样是讲述某某姑娘与某某渣男的故事,人家可以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分手后真的遇到更好的来得出《姑娘,你值得遇到更好的》的结论,我也可以因为我认识的姑娘分手后的遭遇写一篇《姑娘,你之后遇到的未必比现在要好》。
同样是讲述某某热血青年北上广各种漂的故事,人家可以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闯荡后真的成功了才写出《你还年轻,去闯荡吧》来鼓励读者,我也可以因为我认识的少年闯荡后的失落写一篇《你还年轻,三思而行》。
同样是讲述某某姑娘长得不漂亮但心灵倍儿美却不被待见的故事,人家可以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找到了更好的来感慨《不是你不美,只是他看不见》,我也可以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是你不美,只是表达方式不对》。
你看,人家是根据已知的主人公的结局,才推导出一个道理,我根据我熟知的另一个人的结局,又能推导出另一个道理。你却把某个道理当成真理,来畅想你自己的结局。结果道理千千万,却可能不适用于你自己。
就像作家小明觉得小美看到秋天花凋零心怀不忍的样子很美,于是写文歌颂小美的善良,认为善良的女孩都很美丽,这本来没有问题。可是小杜却当成了看到凋零的鲜花就应该于心不忍,然而小杜并没有文艺细菌,反倒搞得自己很难受,殊不知爱吃的小杜来研究一发散落的花瓣可以炖汤还是蒸煮也难保不可以上美食版头条。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故事,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因为不努力,不是因为不坚持,更不是因为故事是杜撰的有问题,而是有些读者没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时也想呼吁所有爱写故事的作者朋友们,更要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条最基本的原则——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尽量不要误导读者过度代入自我。
尽管第二人称式的标题很有代入感很能吸引人戳标题,但若小明的文章叫《女孩们,面对落花,请务必心怀不忍》而不是《这样的小美真呀真美丽》,那么也不能怪小杜会错意了。
作者写故事并不是要引导读者的人生故事,而是展现每个故事背后的不得已和不得不,来描画多样的人生。待读者遇到相似的经历自己做出选择时,偶然想到某个故事里和自己选择相近或相反的主人公,能够会心一笑。
最后,我为之前因自己写的故事可能产生的误导而道歉,同时也向看到现在都没有嫌弃我装模作样给自己治病的你们道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