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稚童在睡梦中恍惚听到先生呼唤自己的名字,睁开惺忪的睡眼答道:“嗯?嗯……先生?”
“桃夭,醒了?醒了就下来自己走,”教书匠听着背上稚童的声音,轻轻晃了晃身子,屈膝,让桃夭可以双脚着地。
桃夭刚站稳脚,教书匠就递给桃夭一只书箱。桃夭接过书箱背在背上,迷糊的问道:“先生,这是哪?”
“武陵,昔日楚泽与秦巽交界之地。此地多南离人,后被楚泽收服,置武陵郡,燕云因袭旧名,”教书匠耐心地说道,“我们要一路走到墨云城,坐船、乘马车、爬山,看看这大好河山。读书、学术、见人,顺便看看这世道人心好坏,我桃园数百年努力,是否让这世道好上一分。”
“嗯,先生。”
楚泽境内无名渡口,一位青衫先生带着一个背着书箱的稚童,赶到渡口。
“不行啊,公子,刚刚已经有客人包下了,您还是等下一趟吧。”船夫和那位和善的读书人解释到。
“好的,不急的。”
“诶,那就请公子多等些时候吧。”船夫暗自松了口气,他是此间河神,在此摆渡百余载,见过富豪争先械斗,山水相争。
却是还没见过船上女子一般相若众生,魅惑自成的人,不知是何方神圣。万一这读书人恶了那女子,更是凭添祸事。
就在这时,船里传出了女子的声音,“让他上船吧,在船上也能有个伴。”
“可师父……唔……”还有戛然而止的少女的声音。
“……那就多谢了,”青衫先生犹豫了一下,在船夫的帮助下上了船。
船上女子早已走到舱门,一身鲜红,带着一抹戏谑望向那青衫先生。
四目相对,青衫先生竟是不由得耳根泛红,红衣女子旁的少女不由掩嘴偷笑起来,世间男子都不过如此。
“在下玉诗,敢问姑娘芳名?”青衫先生作揖问道。船夫胆战心惊,桃夭目瞪口呆,少女笑颜更胜,而那女子则神色复杂。
随后只听见一声闷哼后跟着嘭的一声,自称玉诗的青衫读书人已经被红衣女子踹下船,落入水中。
“你当真不认得我了?”红衣女子看着玉诗冷哼道。“认得,怎么会不认得。只是想再重新认识一次,”玉诗浮在水里看着女子的眼睛说道。
“哼哼……这次你再丢下我,我就把你生吞活剥,把你种的桃树全都砍掉,再把你救回的世道全都崩坏,”红衣女子恶狠狠地说道。
“这次不会再丢你了,我保证。”
女子一身红衣颜色逐渐褪去颜色,化成一身雪白,笑靥浮现,施个万福道:“小女子半妆,见过先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你这么好,我怎么忍心再丢下你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