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赵淳于江
刘周赵列传(一)

孔子说:“孝道最大的莫过于严父,严父最大的莫过于配天,周公就是这样的人。”子路说:“最悲伤的莫过于贫寒,生不能奉送父母,父母死后无法安葬。”孔子说:“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让父母欢心,就是孝。”钟鼓并非是乐的根本,但不能离开器皿;三牲并非致孝的主物,但奉养不能废掉,如果存器却忘掉根本,乐就会隐遁。调器以和声,乐就形成了;崇尚供养却忘掉了行径,就为孝道所累。通过修已得到俸禄,就是供养的大德。所以说能大养的,就是周公的祭祀,受到四海的祭祀。说是义养,但仲由奉献的豆类,不如东邻家的祭牲。如果担忧豆羹清水的寡淡,就要赚取俸禄来努力供养,不要耻于用俸禄奉养双亲。要量力而行,孝道累积并且钱财丰厚了,就更能对双亲进行义养。

光武中兴时期,庐江人毛义年少时有志节,家中贫寒,以有孝行著称。南阳人张奉仰慕他的名声,前往等候。在他坐定后,正好郡府的檄文来到,任命毛义代理县令,毛义捧着檄文进入,面露喜色。张奉是有志向的高尚士人,马上在心中看不起毛义,悔恨自己前来,坚决告辞而去。
到毛义的母亲去世后,毛义辞职官职为母亲服丧,后来公府中多次征辟,毛义担任了县令,进退都有礼节,后来被举荐贤良,公车府征召,毛义都没有前往。
张奉叹息说:“贤者确实深不可测。他原来的喜悦,是因为双亲因自己而受了委屈。大概家中贫寒的无法奉养双亲,所以才不择官职而出仕。”
建初年间,汉章帝下诏褒奖毛义,赏赐他一千斛谷,常年在八月派长吏询问其起居情况,追加赏赐羊酒。毛义在家中寿终正寝。
汉安帝时期,汝南薛县人包孟尝,喜欢学习,品行敦厚,他母亲去世扣,他因至孝出名。后来他的父亲娶了后妻后憎恨包孟尝,让他分出生活。包孟尝日夜号哭,不愿意离开,到最后受到父亲杖打,迫不得已才到舍外的草庐中居住,早晨又返回家中洒扫。他的父亲大怒,又驱赶了他,他就住在草庐中,早晨晚上仍然回家洒扫。一年多后,他的父母惭愧后让他回家。后来父母分别去世,他两次服丧共六年,十分悲痛。
过后他弟弟的儿子要求分家财后分别居住,包孟尝不能制止,于是平分家财。对于奴婢,他只挑选其中的年老者,并解释说:“他们和我共事太久,不能让别人再使唤他们了。”对于田地房屋,他选择其中的荒芜田地破旧房屋,并解释说:“这都是我年少打理的,所以十分依恋。”对于家中器物,他选取其中的朽败者,并解释说:“我平时的衣服饭食,都是因为这些而得以活命。”他弟弟的儿子几次破产,他都给予赈济。
建光年间,公车府特别征召,到了后封他为侍中。包孟尝性格恬静谦虚,称病不就任,以死请求退休。朝廷诏令赏赐他返回家中,其礼仪等同于毛义。包孟尝在八十多岁时寿终正寝。
这两位先生,都是把至诚作为行事原则,因为践行信义而感动别人,因此成名享受俸禄礼仪,可以说能达到孝养了。如果像是江革、刘般等几位先生的义行,仍然是这样的志节,特撰写其事迹写在本篇中。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县人,本名刘旷,在汉明帝继位后改名为刘平。他在王莽时期担任郡中官吏,代理淄丘县长,广泛推行政教。随后每当郡中所属县出现大贼时,都命令刘平前去代理,他所到的地方都得到有效治理,于是一郡中都称赞其有能力。
更始帝刘玄继位后,天下仍然混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寇杀害,随后贼寇又忽然来到,刘平扶侍着自己的母亲奔走逃难。刘仲的遗腹女刚刚一岁,刘平怀抱着刘仲的女儿,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他母亲想要返回去接,刘平不听,解释说:“咱们现在的力气不能让他们两个都存活,刘仲不能绝后。”于是离开,和母亲藏匿在野外大泽中。
刘平在早晨出去寻找食物时,遇到饥饿的盗贼,想要把他煮了吃掉。刘平叩头说道:“我今天早晨出来为老母亲找点菜吃,老母还在那里等口吃的,希望能让我先回去,等到老母亲吃完,我返回来赴死。”随后流下泪来。贼寇看他说话出于至诚,就因可怜让他返回。
刘平返回后,看到母亲吃完,就告诉母亲说:“我和贼寇定下了日期,大义不能欺骗。”于是返回去见贼寇,众贼寇看到后大惊,相互说道:“我们经常听说过烈士,今天终于见到了。先生你回去吧,我们不忍心吃你。”于是母子都得以保全。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反,进攻击败郡守孙萌。刘平这时担任郡吏,顶着刀刃趴伏在孙萌身上,身中七处创伤,情况危急不知道怎么去做,就号哭请求说:“希望杀掉我代替府君!”贼兵这才停下,互相说道:“这是一名义士,不要杀他了。”于是离开。
孙萌伤重快要断气了,不久醒来,张嘴要水喝。刘平从自己伤口处取血让孙萌饮下。以后几天孙萌还是死掉了,刘平包扎好自己的伤口,扶送孙萌的灵柩返回县中安葬。
刘平后来被举荐为孝廉,封为济阴郡丞,太守刘育对他非常器重,任命他担任郡中要职,并上书推荐刘平。刘平这时因父亲去世辞掉官吏。服丧期满后,封为全椒县长。他施政有恩惠,百姓十分感激,有的增长资财或者减免赋税,有的减少当年的劳役。刺使、太守巡视各部,他的县中没有在押的囚犯,人们都各得其所,巡视的没有什么可问,只是颁布诏书后离开。刘平后来因病免职。
汉明帝初期,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和琅邪人王望、东莱人王扶说:“臣私下里看到琅邪人王望、楚国人刘旷(平)、东莱人刘扶,他们都七十岁了,但性情恬淡,所居住的地方,城镇都受到教化,他们修身行义,应当在朝廷安排个位次。臣确实不值得识人,只是私下仰慕推荐士人进贤的大义。”
书信奏报后,汉明帝诏令征召刘平等人,特别赏赐置办行装钱。他们到了后都被封为议郎,多次受到召见。刘平再次升任侍中,61年,刘平被封为宗正,他多次推荐通达名士承宫、郇恁等人。刘平在位八年,因年老生病上书请求退休,在家中去世。
王望字慈卿,他在会稽客授学生,从议郎升任为青州刺史,非常有威名,这时,州郡遭受旱灾,百姓贫穷饥荒。王望巡视各部时,在路上看到饥民,裸体走,以草为食,共计五百多人,王望十分怜悯,就立即作出决定,打开当地的仓库,拿出布匹和粮食,赈济灾民,为他们制作衣服。
事情办完后王望上奏,皇帝认为王望不事先上表章请求,把王望的表章展示给百官,讨论确定其罪行。这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王望擅自作主,违法法律。只有钟离意说道:“当年华元、子反是楚、宋的良臣,他们没有按照君主的命令,擅自平定两国,按照《春秋》中的大义,认为这是美谈。现在王望怀义忘罪,当仁不让,如果把其绳之以法,忽视其具体情况,就会背离圣朝爱人育民的宗旨。”皇帝欣赏其闹意见,赦免王望不治罪。
王扶字子元,东郡掖县人,他年少时修行节行,客居琅邪不其县,所居住的地方都进行教化其仁德。国相张宗谒请他为官,他拒绝前往。张宗想要强迫他去,他拄着拐杖返回家乡。张宗又接连请他,他都装病不起。太傅邓禹接连征辟,他也不到。后来终于封为议郎,在受召见时,他默默无语像是很不善言谈,但生性正直,只是不想掺合朝廷是非,当世称赞他为高人。永平年间,临邑侯刘复写成《汉德颂》,盛赞王扶是当世名臣。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2月8日(古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六)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