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867/75723ce2fcfdcc83.jpg)
01
5月底,通过科目四考试,我觉得可以谈谈最近两年逢考不过的经历了。
当我搜索“逢考不过”这个词的时候,页面提示:“您是不是要找:逢考必过 ,仍然搜索:逢考不过”。看吧,我连承认自己失败都那么不被认可。
大学里,我考了两次研究生都没过。那时,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已经成功上岸,在另一所学校享受读书时光。我依然靠着打工的钱,在校外租房子准备考试。糟心的是朋友还介绍了一位控制欲强、自恋又偏执的室友。我从那里搬出来就开始了孤独的备考时光。
当然还有前面我写过的牵扯不断的卑微的感情。在不对等的关系里,不被理解和接纳、不被认同和尊重、不被重视和看见,只有显而易见的不耐烦和微乎其微的怜悯。
02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的低谷,陪我熬过那段时间、可以接受我失败的人,现在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继续读书无望之后,我选了一家离学校很近的小公司,做动漫编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前几乎不看动漫的我,开始了解二次元文化了。我会觉得B站的弹幕很欢乐、动漫展也很有趣,有个男生谈起《星游记》我也可以插上几句。
经历巨大的挫败之后,人想提升的渴望是强烈的。从那时候我开始花钱学英语,开始写作,开始考心理咨询师。考心理咨询师三级最后也有一门没通过,60分通过,我考58,我确实没来得及看完书。
03
人生最大的退路就是回家。不能无事可做,就去考驾照。科目一考满分,我花了15天刷题。科目二没过,那时候有失败的阴影,对自己有消极暗示,还有就是我不想这么快通过考试,想赖在家里久一点。交完补考费,过半个月又满分通过。科目三也是满分通过,当时我在看心理学书籍,学会冥想,尽力让自己学会心平气和。
教练是一个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常说的是以前自己学车的时候是给教练当牛做马的,现在反倒要为学员服务了。他经常贬低我们这些学生,稍微不好就会被骂得一无是处,感觉自己有罪。这些在校大学生当然气不过,就去投诉,还好最后都通过了。
后来出来工作,过年回家才去考科目四。90分通过,我考88,最后一题手抖了一下。
04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没有完成某一件事,就无法心安理得地进行其他的。上半年我一直在工作之余在为补考心理咨询师和驾照做准备。就在5月,这两项我都通过了。
当你逢考不过的时候,一定不是只有考试这一件事困扰着你。也许你无人问津,也许你与别人关系紧张,也许内心迷茫空荡,你会焦虑紧张,感觉事事不顺。如果只有考试,你会非常专注充实、心无旁骛。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因为经历太多重复的失败和惩罚,明明还有一线希望,却只是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867/eaf5c117435639fa.jpeg)
05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都无济于事。
“习得性无助”伴随的心理状态有: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消极定势、低自我效能感。总而言之,就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自信、想放弃,无法摆脱失败和挫折的命运,前景无望,结果永远不可控。自己无奈、无力又无助,绝望碾压了意志。
想跳出“逢考不过”的怪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06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重复失败的长期积淀
有些人从学生时代就没有或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此他们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还有人努力了,但是成绩不突出不受重视,丧失了成功的动力。
二、蒙受他人的不良评价
人从出生起,是通过试错来慢慢了解这个世界的。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养育者却对这样笨拙的认知方式给予批评和嘲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就容易焦虑不安和信心不足。
三、不恰当的心理归因
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根源是一个人的归因方式。过去的经历让他相信自己的失败和挫折的原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他就会顽固的自卑和沮丧,也就是认命了。既然命中注定,也就不愿去努力了。
07
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他人和自己的苛责,别人觉得我们应该更上进更优秀,自己不如别人就会内疚自责。
《生命的重建》中说“不再因为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人可以宽恕自己。心态上要接纳自己,不要焦虑,但是行动上要积极主动。
“人一旦接受自己,那么生命中的一切都会流畅”。
生命中的拧巴都会慢慢舒展开来,直到可以说“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不是你方法不对、效率不高、准备不足,对自己宽容一点。你可以休息,可以停留,可以失败,可以逢考不过,可以焦虑失落,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应该”。
08
你所认为的失败是如此正常又普通,人要接受自己的局限。
“人生不分高下,只有左右。”
奇葩之王每年只有一个,三季以来,难道那些没有得到“奇葩之王”称号的辩手就都失败三次了吗?大多数人确实是把这个称号的分量看的很重,就连蒋思达也说,谁说亚军就很好,我就是想当奇葩之王。
大家眼中最不可能成为“奇葩之王”的艾力在场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自己说过,拿到了海飞丝的代言,生日那天拥抱了林志玲,他不缺了。没有比认识那么一群有趣而独特的人更值得庆幸的了。
09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867/401f68415678d2fa.png)
大学期间看《一站到底》,邓楚涵简直就是男神一样的存在。颜值高性格好,能文能武,答穿题库。
可是他微博上写过一篇文章——《除了放弃以外,人生没有失败》。他说雅思确实考了10次,才满足了剑桥的语言要求。一个完美的人终于有了一点瑕疵,但是这种独特经历仿佛又值得他说上一辈子。“我当年为了上剑桥,雅思考了10次,10次啊。我连失败都拼命凑了一个整数”。
他说“感谢失败,10次的摔打,让我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与自己握手言和。心存欢喜,即使沦落万丈深渊,与你们共勉”。一场考试失败9次,连他也会觉得是跌入万丈深渊了。
他说失败五六次之后,不再盲目奔跑。而是冷静下来思考如何征服雅思。他有优秀的学弟指导他学习,但也有周围的人劝他放弃。
写作上的突破让他重新萌生了成功的信念。“我要做的,就是直面它、解决它,最后放下它。”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自我放弃。”
当你努力正确了,结果给了你正向的反馈。无助感就是这样被治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