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保持心灵平静是很有帮助的。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四颗心:友善、怜悯、喜悦以及不理会。这四颗心就像四把钥匙,能够解开不同的锁。
四种锁是什么?
他们分别是指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善良的人和难缠之人。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都可以归到这四种类别里。你得把钥匙永远带在身边,遇到难题,拿出正确的钥匙解开它。
1. 用友善对待快乐的人
当你遇到一个快乐的人,用友善这把钥匙待他。
快乐的人对其他人有强烈的好奇心,跟人打交道,总是一副轻快的态度,这样的人,对人没有太多防御,不管是和出租车司机、菜场大妈、还是旅途中遇到的陌生人,都能轻易的建立联系,并从对方身上发现趣味。
人有时候会被自己的嫉妒心冲昏头脑,遇到漂亮的人,就认定对方的成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对方人缘好,那更是不愿承认好声望是人家自己挣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让嫉妒心占了上风。
没关系,这未必是我们的本性。
嫉妒不会打扰到真正快乐的人。她可能会惊叹对方的美貌和成功,她会为对方的美德祝福,同时她还会保佑对方拥有这份幸运,并相信自己有一天也会得到这种幸运。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人,便会提醒自己善良的待他。这种人无论长幼,都可以成为我的朋友。
2. 用怜悯对待不快乐的人
每个人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有些人的缺点就是无法体会快乐,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简单的快乐。
不快乐有各种表现,比如缺乏对人的好奇心。
我们父母那辈人普遍对陌生人怀有敌意,他们当中很多人一辈子都只和熟人交往,从不参加有陌生人的聚会。
还有些人缺乏对家以外地方的兴趣,长期陷在一个地方,挤在很小的一个社会圈子里,对外国人和其他文化有抵触心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不懂得跟比自己小的人怎么聊天。
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有限,我们说他迟钝,这种迟钝是种能力缺陷,而不是人品问题。
由于迟钝,所以这个人生活的可能性和生命的丰富性比普通人要少,因此更难唤醒快乐的感觉。
对这样的人,若能心怀怜悯,你的内心就能依然和平安宁。如果能伸出援手,一定要伸出援手,比方说跟对方分享些轻快的话题,但不要强求。
仁慈的对待对方,就算是一种帮助。
3. 由衷的欣赏善良的人
真正善良的人不多,让你遇到了,你会感觉到喜悦。
在陌生人社会,人们更容易被夸夸其谈、擅长操控大众思维的明星所吸引。所以性格善良的人,有时会被误认为软弱,因为他们不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在人群中,他们未必很爱讲话,但绝对是个温柔的倾听者。
你会因为他们全然接受你、由衷的欣赏你,而更加喜欢自己。
如果你遇到了一位温柔善良的人,你要尽可能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英雄,模仿对方的善良,不要打击她,试图把她拉下来,你要欣赏她内在的好品质,试着在自己的生命中发掘这种德行。
我最近在建筑景观学院作助教,课堂辩论时,我发现有些年轻人更善于从课堂内容本身贡献观点,而不是通过另辟蹊径、引入陌生的观点来吸引眼球。你能感受到他们对其他同学的那一份热切,并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发言。
我经常提醒自己,这样的年轻人,需要成人的保护,社会的守护。
4. 遇到难相处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不理会
我们不否认有时会遇到比较难缠、不好相处的人,英文叫 difficult people。他们并非本性不好,这是需要一点时间和启发,找到跟人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我在研究生院遇到的是一群高智商的成年人。他们有机会在相对友善的学术环境中发表观点。北美校园非常注重建立安全友好的学术环境,这也就意味着你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相应的尊重。
很多家庭未必有这种保护年幼者探索多元角度、发现真理的气氛,所以很多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或者放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担心自己被英语母语者歧视。
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有职责去纠正对方呢?学校教师手册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这样想!
曾听到一位智者这样形容为师之道:
伟大的老师不会一味地只纠正学生,她会示范正确的做法。
不要试图改变对方,因为人通常是不听劝的。作为老师或者朋友,你对你关心的人提出建议,对方可能接受,也可能视而不见。你若因为坚持纠正对方而失去自己的平静,那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我们对学生的论断不应被束缚在评价他的”好坏“上。好的坏的,都不过是一时主观的感觉。有才华的人通常都不寻常,你喜欢他的才气,却厌烦他“不懂事”,这样挑剔别人,是不是有点贪婪?
站在讲台前,你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好的审美标准,知道好的课堂语言是什么质感,用吸引年轻人的课程编排让学生对科研工作发自内心的感兴趣。
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让学生明白好的师生关系怎样拿捏。
如果你相信人性,就请慷慨地把你对知识的热情分享给你的学生,一心一意陪伴他们,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
只要你的内心是放松且充满善意的,假以时日,你的视野里自然会浮出健壮的花木。
文/布拉格向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