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开了五年的小店

作者: 罗冬梅Faustina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5:51 被阅读315次

2010到2015年在新加坡开了五年的个性礼品小店,那是一段忙碌的时光。

2010年初,老公回家商量说他的老东家去中国发展希望他去帮忙,他觉得前景还好,我和女儿也觉得我们俩在新加坡也可以生活,就让她爸爸去了中国。

2005年初到2010年初,我的生意可以自由自在地接单到中国跟单,也多亏了老公在新加坡工作之余可以照顾女儿, 他一走,我就需要负责照顾女儿,也就不方便说飞就飞了。

也是机缘巧合,因为这我周六周日有空的时候会去教堂的书店Carlo Catholic Society  (守礼社)帮忙, 大概有两年多的光景,挺喜欢的,每天有顾客来聊天,人来人往的,也是挺好的生活方式。

有一次和守礼社的两个朋友一起出去吃午餐,那天走的远些,去到了City Hall, 吃完午餐我们逛到了PENNISULA SHOPPING CENTRE ,刚好看到一间店面出租,打去一问S$1950的月租,320方呎,在新加坡这个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就这么着也没多考虑就租下来了。

店租下来,都没想好要做什么,朋友们和家人都为我担心。

因为我做了5年多的赠品业务,也因为自已一直担心中国的产品质量一直会去中国跟单,在政府部门下单后一般他们也会要求我们打样让他们确认,这样一来,我对产品生产的工艺大部分很熟悉,再因样品通常打样往往周期很长,就开了个个性礼品店。有单的时候可以自己打样给客户,平时,就做门市的上门客户的小单或单件的生意。

起初半年辛苦些,上手了也就基本上都顺了。

做了五年,客户来来往往的,遇到很多有趣的事和故事,拿几个来分享给大家吧:

有一个印度年轻人,起初是父亲节拿来一张很旧的照片,做了一只变色杯。过了些时候,有拿来另一张也是很旧的照片又做了一只,后来又来,后来,他来给我讲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他说他小时候,有一天他的爸爸和叔叔们打起来,很凶,而且大家拿家里的东西来扔来砸,他当时很小,很怕,但他偷偷把一个放着家庭照片的盒子自己藏起来,谁也不知道。他拿来做杯子的这些照片就是那个盒子里的。

他说当他把那只变色杯(是一种看上去是黑色,但倒进热水后印在杯子上的图片会显示出来的那种)作为父亲节礼物给他爸爸后,他的爸爸就会经常拿出来,倒入热水等凉了再放热水,反反复复地,他看到他的爸爸会流泪。

于是,他就决定做来送给他的叔叔们。

再后来,多年不往来的几兄弟又恢复了家人的关系。

~~~~~~~~~

还有一个女生,开始是来印球衣,也是过一段时间就来一次,印的不多,也就是每次十多件的样子,是一帮不同部门的同事下班后一起放松压力的。后来她就经常让一个一起打球的男生来取。

女生会经常来店里和我聊天,很优秀一个人。她说她喜欢那个男生,但男生比她小三岁,我就给她讲我们华人讲:“女大三,抱金砖“,她好开心。后来,我说,喜欢直接和那个男生讲呀,她说她希望是男生先开口比较好。我问她觉得那个男生知道她喜欢他吗?她说她感觉那个男生知道,只是不开口,她说三年了,那年她已经三十岁了。我就问他,你是想让我帮你让他开口,是吗?她有些害羞点点头。

事情并没有想我们预期得那么美好,那男孩来我旁敲侧击地和他聊,发现,他早就明白女生的意思,但他觉得这个女生不是他的理想伴侣,但他不希望失去这个朋友,所以,就这么含糊着。

再后来,女生来,我劝她放,她说她懂我的意思了。

又过了几个月,女生来店里看我,说,她换去其他地方工作了。

在那五年里,客户们来到我的小店分享过好多好多的故事……

补充些照片做纪念吧:

这是我在新加坡的小店,位于CityHall的Pennisula Shopping Centre的二楼的一个拐角处

              赶工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还好从2013年开始用微信,留下了一些美好的记忆:

很多的往事远了,模糊了我的记忆,但永远忘不掉的是你们看到产品时的喜悦和看着我的镜头时的眼神:

除了上门的顾客的订单,那些年也接了不少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单子。

大的单子有些会放去中国和马来西亚做,也有些新加坡的合作伙伴。

当送货员和搬运工也就是常有的事了。

在那新加坡开店的五年里,苦也苦过了,累也累过了,有欢笑也有汗水,挺充实的。

此文源自:21天写作营之十九, 写于2016.06.08。今天2018年6月11日,从以往的微信中摘取了些照片补充上了,记忆中让我一直忘不掉的是客户们看到他们订制的礼品时的喜悦和看着我的手机镜头时的眼神,现在翻来看看,看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宗族的互不相识的客户,曾光临我的店,看着我的镜头那眼神竟然如此的相似,……,不知要怎样描述,……,不是惊喜不是雀跃,应该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

2018年的6月的我,移居到葡萄牙的小镇Fátima, 经过了近三年的退休生活,刚刚又开始恢复工作状态:慢慢开始做自己的产品,是围绕Fátima的,起头辛苦些,再过5年吧,我给自己讲:慢慢来别着急,用下一个五年,希望能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会用同样的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神看着我的产品。

~不用急,悠着点儿,五年后咱们再来写写吧,写一写我的法蒂玛小店~

~~~~~~~~~~~~~~

以往文章放在《随遇而安的旅途》 子集中: https://www.jianshu.com/nb/16129713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开了五年的小店

    开了五年的小店 2016.06.08 罗冬梅 2010到2015年在新加坡开了五年的个性礼品小店,那是一段忙碌的时...

  • 那家小店终于开了

    记得年前写过这家小店,是因为它在去年中秋开店,但在冬至关了。然后春节前在装修,正好奇会是一家什么店,后来从装修的遮...

  • 卖解决方案营销:毛绒店经营秘诀

    2 年前,朱女士在自己家乡的小镇上开了一家专营毛绒的小店。虽然当时小镇上也有两家这样的小店,但是和朱女士的小店相比...

  • 萍水相逢的姑娘你嫁了吗?

    那年,在东莞,在厚街开了一家小店一家卖拌面,云吞,汤粉的小店,我和表弟两人,轮流看小店。 开在厚街的主大街旁的一条...

  • 开店

    蘑菇街上开了小店,还没有进货。

  • 我在獅子行的那些年 (12) 财务轉型

    2005年9月1日,在离开了獅子行新加坡分行超過11年之后,我又正式回巢担任新加坡的CFO。 以前从来没有在财务部...

  • 孩子的成长环境

    最近几天在表姐这。 今天想说的还是和上次提到的隔壁的小朋友嘟嘟有关。 嘟嘟的妈妈开了一个小店,因为临近小学,小店里...

  • 你终究要和所有的记忆握手言和

    最近有点不务正业,和朋友一起在淘宝上开了一个代写情书的小店,没打算挣钱,你知道的,情怀这东西最不值钱。在小店...

  • 开了一家小店

    今日,开了一家小店,主要是自用。有网购的朋友可以来我的店逛逛。日后不再发任何广告。

  • 小港老街记忆

    大概小学三四年级就搬来了小港这条老街,父母在老桥头西面开了家小店,铅皮亭子,生活的房子是租的。小店也成了我...

网友评论

  • 1bb04b8d3a38:每次看姐姐的文字,都有一种幸福感,心若向阳,走在哪里都是春暖花开。
    罗冬梅Faustina:@小马乖乖 谢谢你
  • 罗冬梅Faustina:很多的往事远了,模糊了我的记忆,但永远忘不掉的是你们看到产品时的喜悦和看着我的镜头时的眼神。

    此文初稿写于2016.06.08。今天2018年6月11日,从以往的微信中摘取了些照片补充上了,记忆中让我一直忘不掉的是客户们看到他们订制的礼品时的喜悦和看着我的手机镜头时的眼神,现在翻来看看,看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宗族的互不相识的客户,曾光临我的店,看着我的镜头那眼神竟然如此的相似,……,不知要怎样描述,……,不是惊喜不是雀跃,应该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

    2018年的6月的我,移居到葡萄牙的小镇Fátima, 经过了近三年的退休生活,刚刚又开始恢复工作状态:慢慢开始做自己的产品,是围绕Fátima的,起头辛苦些,再过5年吧,我给自己讲:慢慢来别着急,用下一个五年,希望能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会用同样的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神看着我的产品。

    ~不用急,悠着点儿,五年后咱们再来写写吧,写一写我的法蒂玛小店~
  • 罗冬梅Faustina:是挺暖心的。
  • 芬兰墨轩:很温暖

本文标题:在新加坡开了五年的小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kj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