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林|梦境的精神分析与心理活动
梦境与艺术文学作品总是存在一种紧密的关联性,也与生命存在的各种哲学思考存在着亘古不变的话题传统,在原始性的宗教中作为直接的隐喻与象征,具有如此悠久的传统。个体生命自我不是在梦境中获得最初的困惑呢?那些生死的探讨以梦境作为一种形式作用下升华到艺术的层面,永远潜藏在生命体理性面具之下的种种欲望像是这个宇宙的源精神力量一样总是支配着我们自以为是的意识。
在精神分析学的研究领域,把梦境引向了临床病理学的方向而去,在脑科学发展起来的时代,梦境在这样的方向走的更远,必须进行量化的精神替代了那些宗教性质的解释以及那些形而上学以及零碎的自我经验。但是在艺术文学等人文精神的传统中,梦境所隐喻的形而上性倒是让人不会觉得那么排斥,而在科学量化的能力还不足于彻底解决梦境的当下,可能梦境还是可以保持一种更为美学意义的地位。
其实,无论梦境如何被科学的解释出来,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普遍性的存在以及丰富的体验给予每个人都值得兴趣的激点。在梦境这一点上,绝大部分的人绝不会比古代中国社会的人了解的更多,也不比中世纪的人理解的更多,大家都知道梦与欲望、现实、艺术、宗教、哲学等一系列事物具有关联,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何种原理上的关联。在这一点上,我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梦太过于不符合理性了,那些梦总是让人觉得有一种蒙昧性原始残留的感觉,也许这样的看法绝对不是科学的,但是何尝不是经历过农业社会经历的人所体验过的呢?梦与常识理解的相差太远,更与现实性自我的那种人格相差的太远,反而言之,梦境离你存粹的生命体更近,离你社会性更远,在一种秘密下,自我表露出来个体自我体验,哪有比这更深沉,更直接的呢?
我们总是把世界安排出一种理性秩序的感觉,把自己的生命规划出一种合理的道路,因为秩序意味着安全,心理上的安全感,杂乱无章的质料世界,并不只是哲学家所排斥的,也是绝大部分有一种理性规划的人所排斥的,也是有给予一定期望的人所排斥的,那些杂乱无章的世界总是让人觉得心理秩序的崩塌,人生态度的崩塌。梦镜中所利用的材料逃避掉了很多规则与秩序,但是逃不了一种生命体验的真实感,一系列的象征性、一系列的超时空性、一系列的情绪性,诸如此类的事物都是如此的具有游离的粒子状态。
1.梦境的超时空性特性:在梦境中,显意识面对的尤其是那些深沉意识有关的事物,但是梦境出现的很多与此无关的事物却出现了,恰恰是最近实际活动中那些被忽略的事物被参与到梦境当中,作为一种象征意义的记忆遗留在梦境中,是发生在现实的不同时空下的事物,突然间被整合到了一起。我们经常发现,并不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就能参与到梦境,它需要有一种以往积淀下来的心理作用,作为故事性的铺垫,而且你并不知道何时能够出现。类似记忆的联结,咋看一下都是无迹可寻的随意联结的结果,但是深入回忆都会发现其中有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且是超时空不同事物被指向了同一个象征事物上,也是时有发生的。最难解决的就是那些快速遗忘的梦境,支离破碎的梦境,总是使得人醒后不知所云,很难寻找到一定的逻辑线索,实际上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片断,而且不会去遵循现实的时间性,而是重新以情绪性体验为核心所进行的多时空,多视角的串联,被压缩,或被延长。
2.梦与焦虑性的体验:意识流的种种特性就是梦的特性,梦境的杂乱无序,梦境的支离破碎,梦境的故事性,总是透露出个体自我寻求一种纾解的作用,人现实性的程序性行为,总是追求着一种理性秩序感,整个人类文明所追求的就是理性秩序的支配。但是理性秩序的形成绝不是一开始就水到渠成的,总是伴随着各种现实的阻碍,阻碍感伴随着个体,乃至文明的现实力量。无论是机体的阻碍还是长期所受到的各种阻碍的刺激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需要释放这样的阻碍体验,这样就需要梦的纾解。阻碍所带来的焦虑性,基本上在现代工业化后显得尤其的明显,生存性的压力长期以来所带来的焦虑、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所带来的焦虑,身体疾病所带来的焦虑,诸如此类的焦虑都是如此的强烈着影响着人们的梦境的性质与走向。
3.梦与恢复性对话:所有的焦虑压抑的情绪滚来,个体自我又需要保持一个完整性的人格,必须要维持这个完整人格,就要进行恢复性的对话。人类自身的模仿性行为,是学习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作为适应性社会人格,总是会出现割裂,与原自我的期望以及自我人格出现断裂之后,需要自我进行拼接,重新整合起来,恢复稳定自我。在无法寄托外在事物进行的时候,尤其是那长期的落寞以及孤独感侵袭的时候,进入梦境之中,自我转向进行类似的对话,无论是和谁对话,在梦境进行时就是自我进行角色互换的对话,归根究底还是自我,无论对自己进行怎样的谴责,都是自我的宣泄的方式。
4.梦境的象征性意义:自己的欲望和意象被另一个“人、事、物”所替代,成为一种心理体验的象征性对象,出现的种种错觉,乃至醒后的自我认证,都是梦的一个极其常见的特征。其实很多时候,不能纠结于对具体梦境的直接对应,因为很多“人、事、物”都是具有象征意义,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性,个体的私密性确实是最为常见的,但是并不总是就能充分可理解其中的意义,很多的象征意义可追溯到很久远的过去的某种意义,但是早就被普遍性意义替代了,转化为一种象征性情绪情感。再也没有梦更具有象征意义了,几乎所有的人与事物都是自我对象化而后的自我异变的方式进行的,那些人既是旁观者又是自我中心,就像历史上的那些建筑以及仪式一样都是象征意义上自我对象化的结果,但是梦境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
5.梦境的刺激来源:梦的联结总是被各种强烈的刺激所导致的,所以偶然性的进入感官的刺激都是可能参与到梦境当中,无论是“外部的感官刺激”还是“内部的感官刺激”,抑或是“内部的机体刺激”还是“原始的遗传刺激”,所以梦的联结总是变得那么随意,但是有时候会被现实性的逻辑所制约,呈现出靠线性回归进行,但是又因为各种刺激而又游离出来。刺激的来源总是随意而且综合作用,无法意识到源于何种刺激,在梦境中自我已经是参与者,并非理性的旁观者。所以我们只有进行观察被试者进行判断,但是所有的刺激又不一定立刻体现出来,总是使得观察者不知道某部分到底来源于那里,显意识关闭了自我,有了各种被压抑的意象自由流动的可能,不仅需要足够强烈,还要时机来到,才能进行参与其中。
6.梦境阶段与补偿性:在理性成熟的早期,梦总是与内部的机体刺激紧密相关,与原始本能的缘由更为直接,比如憋尿与遗精的行为所伴随着一些孩童与年青人的梦境,作为梦境结束的定时器。那些遗传性的心理因素伴随着外部感官的刺激总是出现在早期的梦境当中,所以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梦境的心理状态来源于现实活动所遇到的强烈诱因,又莫名的觉得来自一种遗传性的心理联结,这些经验随着理性与自我克制能力的提升,而逐渐简化了。后来很大部分的梦境所体现的是一种自我欲望、自我缺陷的补偿,人的生命本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欲望体,充满着各种欲望,充满着各种不足,需要梦境进行一定补偿,才能得以调节,进行自我满足。我们会发现,梦需要一定的刺激,但是梦的根本作用还是治愈性的,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生命体能够保持一种自我完整,而继续维持生命体的活动。
以上的思考只是如此的粗浅,只是为了今后对梦境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的一种初次尝试而已,梦境的分析远比我们理解的困难的多,而且种种的断论,都不能说就一定正确,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的分析更加可信,所以读者需要自己对自己的梦进行适当的记录以及留意,来进行深入的分析,梦能够缓解精神与心理的压力,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明白这些压力的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