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一线城市里一家小型私企
1. 变相节约成本
公司业务量不稳定,即便很少时也几乎没人一整天都空闲着,但公司一忙就招人,一有点空闲就找各种理由希望员工休假或者裁员,这样的老板明显气度太小。气度小,因此也难以把新员工养成老员工。
2. 老板的自我定位不清
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老板时不时地对全公司各个办公室扫荡式地这里扎一针那里催一下,下达各种指示,本来在正常进展的案件被修改得面目模糊,往往要兜大圈才能结案。老板当然有权了解公司里的所有事,但可以找中下层领导,或者看每日的工作汇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真要下基层了解工作,也不是这样的方式吧。
老板之所以为老板,受人追随,是因为他能掌舵,指引方向,带动改革。工作中情绪化式的、跨管理系统的插手工作,员工不会觉得老板在热心帮忙,而是捣乱。
3. 把员工当牛马
即便没有加班费,平时事情多时,部分人还是会主动加班。但事情多到有点积压时,老板强制性要求加班却不给加班费,或者答应了给加班费却从不兑现,以后真需要加班时真正愿意加班越来越少。
4. 批评而不是教育
工作中做对事情是应该和必需,但做错事亦难以避免,员工一做错事,就破口大骂甚至羞辱。深感遗憾,我的前领导,做事漂亮,深得不少人喜欢,就栽在一次被冤枉的小问题上,一怒之下立刻辞职。
我很羡慕我的朋友Z有个另类的老板。员工做错事,从不批评,而是问解决方法,和刺激你不断找更好的方式。他说,遇到这个老板,自己的眼界和思想都打开了,也不断找到自己的潜力。本来很惭愧自己能力太低,可如今自信满满,时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追求什么。不管是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工作中,他也都是一直在找解决方法,几乎没有片刻浪费在问题本身、或情绪里。
5. 没有明确的分工
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老板希望每个人都是全能型之人,这可以理解,任何工作任何人都能处理,当然会特别的高效,但达到这结果需要具体的计划、培训、和实操,不可能一步到位。
中层领导规划好的,老板有否定权,可是最后商定好方案后,老板又时不时地跨过中下层领导直接安排某个普通员工的工作,导致工作混乱,各人接收信息不对称。于是“万能型员工”这计划被不断地打破和无限期的拖延,于是老板又急,又陷入死循环。
但这公司存活超过20年不倒,从两个员工发展到如今的三十多名员工三处办公室,肯定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即以上那些,于是公司里留得住的都是上了年纪只求稳定工作的,无奈之举。
但有一点,老板是公司唯一的销售,业务能力很强,这点无人企及,我想这也是我们无法成为老板的原因吧。没有掌握核心的客户信息,就只能为他人打工和受脾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