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载于1910年12月23日《明星报》第二号,署名:弗·伊琳。
恩格斯在谈到他自己和他那位赫赫有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式的定义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面。而忽视的那一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片面地、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的实际任务,即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着的任务之间的联系。
说得好!“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其实,不仅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这样,在研读、理解其他的思想,也是如此。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思想的工具、载体,局限于文字,就好比捕风捉影一样,怎么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呢?不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再好的东西,再美妙的事物,也不过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罢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此,如何能够了解古人智慧,先贤著作?
列宁领悟之,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领悟之,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文字是死的,只有将文字所蕴涵、传载的思想在客观实际中进行具体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赋予这些思想以活的灵魂,才能真正体现这些思想的价值。
推荐拙作:
1、止一 著:《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https://www.jianshu.com/p/73260c638e2a,2024年10月8日。
2、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3、【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 :《道》,全球华人出版社,2023年11月,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编著:《素问》,https://www.jianshu.com/nb/54413944,2023年10月12日。
注:文中观点纯属止一个人一己愚见,不代表任何人及其思想。若有不是之处,请一笑置之!
简书同号有连载,
有缘之人等你来。
尊道贵德明要妙,
恬淡虚无道门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