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片名真可以改成大电影之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一个上院线的纪录片,只是对之前三集内容以及估计以前留下的拍摄花絮的一通简直不太专业的剪辑,显得没有诚意而且方式浮躁,跟内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片,《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以物作为焦点,人作为载体,明面上拍的是物,实际上体现的还是人,这是纪录片的一种手法。不一样的是舌尖的人事导演做出来的成分更大一点,而故宫的人事则真实度更高一些。
反正,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还是人文关怀。
其实片子好坏没什么好多说的,有喜欢看舌尖的吃货,也有对着价值连城的文物特写镜头两眼放光的另类迷妹。题材本身是好的,内容也有很多取之处,特别是那些修文物的师傅,确实是有匠心的匠人,气质不一样,内功高深。
片子开始不久,木器修复的一个师傅有一段讲述,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上学的时候,他是学校里专业上成绩最好的,毕业后,同学们很多都去搞创作搞事业了,红红火火,很多名利双收。他呢,来到故宫,原来以为是环境特好的一个工作的地方,结果一看,跟待修复的文物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干这事还得磨性子,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还得跟死物较劲,当然较不过它,它总赢,你得静下心来,跟它平等交流。你没法让物动起来,只好自己静下来。
除了这一段,片中其他也有多处讲到类似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匠人,在事业上的精进,跟世俗上的成功完全搭不上边。这个时候,不是每个人的心态都能这么好地保持。
故宫这是个研究单位,中国的体制里,搞研究的要晋升要评职称,要发表论文,而搞文物修复的又不能发表论文,他们的研究一公开,就让更多的造假者有机可趁。
我看过另外一个纪录片《寿司之神》,讲的是日本寿司之神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寿司这种匠人精神,诚然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但寿司之神跟故宫修文物的又不一样,做寿司的做得好,生意红火,虽然店开得不大,但价位高,也可谓名利双收。而修文物是赚体制的钱,体制内的这种收获,归根结底不能用名利来衡量,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那这些修文物的大师们也只能是默默无闻一辈子。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平凡普通,无论在智力能力家世背景上都毫无出跳的地方,即使如此,很多人尚且不甘平庸,力求世俗上的成功。成功是什么?王朔说,成功不就是赚几个钱,让傻逼们知道嘛。没错,人人都想多赚些钱,都想让傻逼们知道。特别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较常人有更好的天赋的时候,想成功的心态也会更自然地随之而来。
我想这些在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能力上必然是要高于国内相关从业者的,即便脱离本专业,这些师傅从小在学校也好,在生活的环境里也好,相比周围的人,很可能都是显得更为优秀的。当岁月流转,同学和朋友,以及亲戚们都搭上改革开放的巨轮,在发展的浪潮中淘得名利,生活光鲜的时候,他们依然能静静地在故宫里一笔一笔,一刀一刀地修复文物,这种生活显然充满了某种禅意。
就像屈峰老师说的,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物其实也并不是死的,人在跟物交流的过程中,就是中国古代人讲究的格物。这个时候,这件物传达了很多的东西给人,这件物便活了起来。这并不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这是文物价值所在的另一种侧面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