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解析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慎思谨言而后行---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二章

慎思谨言而后行---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二章

作者: 微尘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08:23 被阅读56次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二章: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章意思是,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如此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再者,“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第五》)。说的话要先过脑子,根据道德仁恕标准衡量,这就是过滤自己的思想念头,排除私心杂念或后天观念对自己的干扰,如此才能有明确的判断,也才能减少因“说者无意”而造成的遗憾。

            “古者”,表面指古代的人,实质指其后所言为古今不变之理。“言之不出”表面指不说话,实质指不轻易许诺。言语是用来与人交流的,凡说出来的话,都有真假、实虚之别。但无论真假、实虚,一般而言,在对方看来,都是真实的。真实的话,是要讲求兑现的,无论是否事前作出声明,对于古代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来说,都等同于作出了承诺。所以,“言之不出”意即不轻易许诺。“躬之”指身体力行所言之事;“不逮”指做不到所言之事。“耻躬之不逮也”意即以做不到所言之事为耻。本章要表达的意思是:作为从事于道德修养的人,不要轻易许诺,以防说出的话兑现不了,言行不能做到一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言之所出,躬之有逮”,原因就在于人心对“道”难以把握,想到的不一定正确说出来,说出来的不一定正确做出来,有时候是因为自己知识不够多,对道理不明白,不懂得如何说、如何做,有时候则因为受思想感情或个人欲望影响,故意不按个人的意愿说,不按所说的做,结果就产生了与意愿不一致的结果。故修道之人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就要“言之不出”,以防“躬之不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慎思谨言而后行---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vj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