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我的口水,我吃你的口水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5:03 被阅读1351次

提到“吃口水”,大家脑子里可能会出现两个画面:一个是恋人之间的接吻“吃口水”,这是直接吃,另一个是一桌人在一起吃饭,大家用筷子捅一盘菜,间接吃口水。

恋人们直接吃口水,没有人嫌恶,乐此不彼,也没有人心生一丝一毫的联想:是否文明?是否卫生?是否会传染疾病?

而一桌人在一起吃饭,间接的吃了别人的口水,就会产生非议,并且成了这些年人们一直热议的话题。

昨天姐去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回来撅着嘴告诉我,她再也不要去参加这种活动,赶这样的饭局了。

进门儿就有人在收帐,花了500块钱,记在账上,像是吃饭的门票,整个过程吵吵闹闹的,然后,新娘新郎一眼未见,连个祝福都没送出去。

我告诉她,这是男方主办,女孩儿家只是请客。

她说更让她闹心的就是吃饭,一道菜上来,一桌人抡起筷子,你夹一筷,我捅一筷,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筷子,在这盘菜里夹来捅去,捅得乱七八糟,杯盘狼藉。

姐说开始时有个要好的同学知道她这个毛病,上菜的时候就照顾她一下,用一双新筷子把菜先拨出一点,放在她的盘子里,后来同学不好意思,每个菜都先转到她们这边,姐自己也有点难为情,索性就什么菜也不吃,眼睁睁的看着大家狼吞虎咽。

姐这些年一直在国外,已经彻底被西方文化驯化并同化。

我说这种现象很普遍啊,结婚办事集体用餐就是这么个现状,我每次出去吃饭都是这个局面,不足为怪。

姐就恶狠狠的对我来了一句:怪不得东北经济发展不上去,吃饭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意识不到,一个个装大款,好端端一大桌子的菜不好好吃,大家一起捅咕,捅咕完全扔掉,没法打包,兜里没几个钱,浪费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我被噎得无语。

姐最后这句话更赶劲:你吃我的口水,我吃你的口水,大家一起吃口水!

搞的我啼笑皆非。

我想大家对在一个盘子里吃菜可能并没有那么反感,而对在一个盘子里吃菜彼此间接吃了口水,会比较嫌恶。

我发现一个事实,心里排斥这种行为的人会特别在意。我在美国的时候亲眼所见,大家一起吃饭,一个中国人不用公筷,用自己的筷子去夹菜,一桌人便都不吃,看着这个人吃,这个人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筷子历来是中国人的习俗,西餐本身就是分餐,而在中国共餐是共性行为。

共餐就意味着要吃别人的口水,而“吃口水”这件事细究下来,远不像看上去这么简单,这个问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根深蒂固,大的方面牵涉到中国的文化,小的方面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千丝万缕,始终没有哪一个人理出一个全民皆认同并能集体遵守的头绪。

一)“吃口水”这件事的历史渊源

中国并非至古以来都是“吃口水”的共餐制,中国曾经也分餐,历史还非常悠久,直到宋代还是分餐制,今天我们习惯的如同呼吸的共餐文化,只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中国因为等级森严等因素,分餐文化的生命力很强,社会等级越往上越分餐,皇宫贵族们坚持分餐,直至宋末。

到了蒙古统治下的元代,分餐彻底偃旗息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公筷的人是宋高宗赵构皇帝,古代的皇帝每顿饭都是花样繁多,皇帝一个人又能吃多少呢?他每次吃饭就让下人准备两副碗筷,几十道菜都上齐全,用一双筷子夹着自己喜欢吃的菜,碗里盛好要喝的汤,剩下的留给宫女和太监吃。

宋高宗言: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他不愿意看到下人使用沾了自己口水的饭菜,所以就启用了这副公筷。

看来这个皇帝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他能体恤下人,从内心尊重下人。

二)“吃口水”这个习俗一传千年,形成了中国的特有文化

蒙古统治后是元代,大家都知道蒙古人热情,豪爽,奔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会讲究你吃我的口水还是我吃了你的口水问题,大家一起吃口水,那是一种亲热、亲密无间的一种表现,你想想看,手抓着一个大羊腿,你啃一口,我再啃一口,那两个人感情会有多铁多深,那时候的人们需要的是打仗威武,骁勇和豪迈。

中国人是世界上比较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家,吃在中国,人们比较注重吃,各种各样的吃,而对吃饭的氛围一贯注重的是团圆、和气、和谐。

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围着一大桌子的菜,坐在一起,那叫一个其乐融融!

中国人认为围桌共食,相互夹菜,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特别是逢年过节,一桌菜盘子全光,表示家里穷酸,过年讲究的是年年有余,小的给长者夹菜,是孝敬长辈,老者给年幼的夹菜,是爱护晚辈,体现的是尊老爱幼。

家里请客吃饭,如果盘底全光,这是怠慢客人,是小气和抠门儿,摆满满的一桌子菜,剩一堆饭菜,那才叫热情诚意,尽地主之宜。

所以千年历史的延续,共餐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也是人们交际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手段,没有人愿意刻意的去打破它。

三)“SARS”非典推进了分餐的进程,但不告而终。

2002年,非典在广东首发,迅速扩展到东南亚乃至全球,在国内引起全民恐慌,其中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在内的很多患者死亡,造成全民戴口罩,不敢去公共场所,然后熏白醋、疯抢板蓝根的盛大场面。

一时间,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使用公筷意思得到积极推进,香港、新加坡执行的相对比较好,中国大陆就比较复杂,在非典震慑下公筷一事猛然增强,也是普及不少,但由于没有强制性,也不存在相应处罚,在强大的文化惯性之下,又慢慢的淡化了。

四)“吃口水”这个行为到底会不会传播疾病

其实吃口水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也比较在意的是卫生和疾病传播,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结果是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倒有点让我出乎意料。

网上和生活中一直在传,“吃口水”会传染很多疾病,最主要的就是肝炎和手足口病,不使用公筷,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癌的罪魁祸首。

我们大家都知道传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和接触传播。

非典是空气传播,只要具备基本逻辑思维,就不难发现,非典促成公筷意识,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的幽默趣味,这属于典型的烈性传染病所引发的广泛焦虑与恐慌导致的群体性盲目行为。

非典既然是空气传播,那么只要聚在一起就是风险,不管你是去聚餐还是去谈情说爱。

水和食物传播只有一个条件:感染接触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也就是说甲肝病人解手后,不洗手,在筷子上擦两下,再给你加菜,你马上吃下去,才会中枪。

1988年甲肝大流行,毛蚶最后是罪魁祸首。

幽门菌确实是针对小孩子,所以建议小孩子就餐,大人必须配备小孩子自己的餐具,成年人之间是否传播还尚有争议,有些媒体报道共餐能引发胃癌,纯属标题党。

五)“吃口水”这件事在我们家引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分餐最后修得正果。

起初姐回国就要求父母、我们都尊重她的吃饭习惯。

老娘是第一个不服管的,老爸没有态度,我们便都消极抵抗。

一个臭美国佬,回来不入乡随俗,装什么老大,忘了小时候娘怎么把你喂大,三个小猪一个饭勺,你一口我一口弟弟一口的,你怎么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去美国了,学点儿假洋鬼子的,回来反倒数落起老娘来了,一会嫌恶这个,一会儿嫌恶那个的。

姐便执着地给老娘讲,这样吃饭如何如何不卫生,家人有个感冒发烧会交叉传染,会互相传染细菌和病毒,并且菜被筷子和羹勺搅乱之后,沾过人的口水很容易馊掉,细菌会快速泛滥,发霉。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在菜里汤里搅来搅去,也不卫生和文明,外国人怎么怎么很早就开始这样吃饭,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并且坚持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姐是不依不饶的人,这点破道理天天讲,天天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被她搞得无所适从,慢慢地就从了她。

老娘还是坚持,一会筷子一会勺子,再搞一堆碗碟,碍手碍脚,别别扭扭的,洗起来多麻烦,一家人吃饭搞那么费事,讲究那么多干嘛?

姐继续坚持,老娘的反抗精神也越来越薄弱,逐渐也遂了她,分餐这件事,姐最终修得正果。

六)面对中国普遍“吃口水”的大环境,我们到底该怎样做?

我调查了一下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多数人听到“吃口水”这个词,都会有反应:妈呀,这些年我得吃了多少别人的口水?好恶心!

轮到真正在饭桌上,特别是集体用餐,就没有人在乎了,该吃吃,该喝喝,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有饭局今日大吃,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中国人的健康卫生意识也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分餐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我看了一项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心里都想分餐,但碍于面子不好自己提出显得生分,所以最终未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呼吁: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家人负责,推广分餐公筷制必须开始行动了!

他认为分餐是世界公认的先进卫生的就餐方式,是安全健康的用餐方式,也是避免浪费的最好就餐方式。

考虑别人带婴儿或者别人很健康,特别爱干净的心理,体谅一下别人,文明用餐,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普及不是在疾病的预防层面,不是出于别人把病传染给你的恐惧,而是你的病不要传给他人,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养和素质。

我觉得使用公筷和公勺是最好的办法,所有酒店都配备公筷和公勺,大家使用公筷把菜夹到自己的盘子里,用公勺把汤盛进碗里,给别人夹菜和盛汤,都用公筷公勺。

分餐的这么一点点小麻烦,换来所有人的绝对安心,而且又不影响餐桌上的其乐融融和温馨。

其实,吃饭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道理大家都懂,好好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互相吃口水,避免疾病的传播,剩下的饭菜还是好好的,然后打包回家,不浪费,多好!

文明用餐,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你说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更楠的楠:分餐,处女座的福音!
    放下皆得:@临界点_bede 希望如此,个人可以先行😀
    晴空下朦胧的远山:@VINA陳 对对付,希望分餐早点在国内盛行起来
    放下皆得:@VINA陳 🖐🌹
  • CRUD_科科: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几千年的文化,来和国外比?
  • 8f25881ee5bb:医学角度讲分餐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有胃病的人。
    放下皆得:@阿步717 谢谢你的评论,你说的非常正确😀
  • 时光旧忆生活:好尴尬……😁😰
    放下皆得:@时光旧忆生活 😀不用尴尬,该吃吃,该喝喝
  • 阿木丶:文化不同,就别硬容
    放下皆得:@阿木丶 押韵😀
  • 可儿君钧:其实,不是所有人都非得吃完菜就舔下筷子。如果人人都这样,就不必分餐了。
  • 有为与无为:如果夹菜的时候夹起来就走,别乱搅乱挑,是不会吃口水的。这是我们的礼仪
  • 皖北威威猫:认同作者观点 但文明是建立在温饱之上的 国情也是决定国民素质重要因素
    放下皆得:@深居权Wei乎 是呀,还需要时间和认识
  • 举铁的巨人:吃外卖就避免这个尴尬了
    3e3bb2aec646:@举铁的巨人 厨师打个喷嚏呢
    放下皆得:@举铁的巨人 😀
  • 安妮妮妮:我一般和不是很熟的人在外面吃饭,汤都会有汤勺,各自盛到碗里,没有什么汤汁的菜自己筷子夹一些到碗里不用筷子挑来挑去,有汤汁的菜拿个勺子盛一些到碗里,我觉得这样吃饭没啥问题,也不是很麻烦,也不会存在说“吃口水“这个问题。在家吃饭大家不介意就都随意了,但是也不存在拿筷子挑挑拣拣的,会被妈妈打哈哈哈
    安妮妮妮:@放下皆得 能为别人在意这些细节的都是好孩子哈哈
    放下皆得:@安妮妮妮 你是一个肯体谅别人也尊重自己的人😀
  • 拾月星河:有道理,还真是这样,作为东北人之一的我,替我们大东北脸红了。深知勤劳节俭是美德,平日生活中不敢有一丝浪费。也极其讨厌像婚礼这样的饭局,十分浪费与不悦。节俭不是吝啬,而是一种智慧。
  • 方小艺:感觉自己就是吃口水长大的
    放下皆得:@安安安安之 😀😀😀
  •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我们有一个说法,吃了谁的口水就得听谁的话。赶紧把这个事情传出去,我保证大家马上接受这个做法。PS 本人住美国多年,在外无论中西餐都是分餐或者用公筷的。家里小孩自己夹菜比要大人帮忙好,咱们为了少洗点碗筷也懒得搞那么多,反正大家都听大家的话最民主:joy:不过一旦发现有人感冒,就得马上分餐,尽量避免传染家人。
    放下皆得:@二十五岁的老奶奶 吃了谁的口水就得听谁的话,这个说法比较好😀
  • 就爱嗑瓜子:有道理,可是实行起来很难。
  • 三栖野鹤:分餐制有道理,也合情理,但中国的共餐传统习俗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一时半会要改,难!
  • 演讲与写作::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太厉害了 :clap: :clap: :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放下皆得:@陈权_高级顾问 谢谢😜
  • 2589b0ed1e6a:怎样写一篇好的文章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
    放下皆得:@暗影维维 非常感谢你的指导
  • 喃喃逸语:不管怎样吃。。。。都是在吃口水。。。都好恶心(;一_一)
  • 渴死之水:我最讨厌这种饭局,我们家里吃饭都分餐的。
  • 一平米青心:一看到吃口水,我第一想到的是,孩子都是吃妈妈的口水长大的-被喂饭😂
    放下皆得:@青茶煮凉白开 😀😀
  • 77ffb2f5952b:👍👍👍
  • 娟娟新月:好棒👍👍👍👍学习了!
    娟娟新月:@放下皆得
    😊
    放下皆得:@娟娟新月 谢谢,过奖了!:pray:
  • 一帘清风:继续加油。
    放下皆得:@读雪听寒 加油:smile:
  • 枫蕊:我觉得分餐挺好,有时大家都碍于情面不说,谁都不想吃别人的口水。
    放下皆得:@枫蕊 是,大部分人是不好意思。所以这个习惯难以实施:smile:
  • 叶的世界有树林:说得太对了
    放下皆得:@叶的世界有树林 感谢你的支持:smile:
  • 唐家小痴:国人吃饭不分餐的确是个不卫生的坏习惯。
  • 马到成功程雨烟:人都有从众心理,别人不讲究,自己就不好意思去讲究。如果是一家人,显得生分。
    放下皆得:@马到成功程雨烟 是,大部分人心里想但不好意思,所以不好实施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六篇:尽揽天下英雄入青丘,一统江湖。那时的白浪国主,还是李彦国。蒋坤元率领众将士逃到白浪国,向李彦国借兵。李彦国命大将军云端一梦带兵助蒋坤元夺回青丘国京城。此时银狐帝国已称帝,也学蒋坤元杀恶霸、济贫民,但他不善用狐、只知道任用亲信,诸将皆有怨言。蒋坤元则是以军功定诸将职位,不偏袒亲信,故诸将皆心服口服。蒋坤元攻下京城,银狐帝国不知所踪。这天,小墉正在街上闲逛,只见银狐帝国从角落钻出,拉着小墉正的手跑到偏僻的地方。小墉正道:“哥,你怎么还在京城、怎么还没有逃出去啊?”银狐帝国痛哭道:“好妹妹,现在只有你能救哥哥了,看在爹娘的份上,你救我逃出京城吧?”小墉正道:“你当初下毒害我,你还把我当妹妹吗?我怎么能够救你逃出去?”银狐帝国痛哭道:“好妹妹,当初是我对不起你,可那时不是我死,就是他亡,我也是迫不得已啊,妹妹你就救救我吧?只有偷得元帅兵符才能出城,元帅这么相信你,你把他灌醉,就可以偷走兵符救我逃走了。”小墉正道:“哥,你不仁,可是我不能不义,我去偷,你在这附近等我。你以后可不许再害坤元哥哥了。”银狐帝国道:“我自己性命都难保,哪还有能力去害他?”小墉正来到元帅府,对蒋坤元道:“坤元哥哥陪我喝酒吧?”蒋坤元拉着小墉正的手笑道:“小妹妹,你不会又下毒害我吧?”小墉正道:“坤元哥哥,上次我是被哥骗了,我怎么会害坤元哥哥呢?”蒋坤元笑眯了眼,道:“小妹妹,你陪我喝我就喝,你让我抱一个亲一个我就喝。”小墉正道:“好好好,都依坤元哥哥,抱一个亲一口一杯酒。”小墉正将蒋坤元灌醉,偷走兵符,和银狐帝国会合。银狐帝国化妆成美人,两只狐狸来到城门口,小墉正手举兵符,道:“元帅有令,命我出城办事,请守城众将士开城门。”守城将军武商路漫漫验过兵符,打开城门。哪知银狐帝国早在城外设下埋伏,只等开城,众将士攻进城中。小墉正逃去找蒋坤元,蒋坤元烂醉如泥。小飞狐三省背着蒋坤元,和众将士护着蒋坤元逃出城。蒋坤元酒醒后才知京城再次失守,小墉正道:”坤元哥哥,对不起,我错了,我又一次被哥骗了,我只想救他出城,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哥哥被杀啊,谁知他早就设下埋伏。”蒋坤元怒骂:“小墉正,你傻啊,上一次你不知道你哥心狠手辣还情有可原,这一次你明知他是这么坏的狐狸还要去相信他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他根本就不把你当妹妹,下毒害你,你为什么还要救他啊?你走吧,我不想再见到你,如果我原谅你,我对不起两次因你而死的三军将士。英雄难过美人关,我瞎了眼了,这么相信你。”小墉正哭道:“呜呜呜,坤元哥哥不要赶我走。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如果坤元哥哥赶我走,我就死给你看,我说到做到。”说着拿来毒药,只等蒋坤元一句话。蒋坤元叹道:“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美人惯用的伎俩吧?小墉正,我怕了你了,叫我说什么好啊?上一次服毒,这一次又来这一套。罢罢罢,你愿意留就留下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不管你了。”蒋坤元对三军众将士道:“众将士听令,以后小墉正再拿兵符假传元帅令,绑来见我。”
  • 冷冬年:看标题以为是💋,艾玛😄
  • 落幕红尘:我非常认同公筷用餐的观点。我之所以看这篇文章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吸引了我。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底。文章分析的有条有理,观点阐述的非常明白清楚。😊
    放下皆得:@落幕红尘 谢谢书友:pray:
  • 晓风残夢:中国自古以来的习惯怕是很难改掉😓😓
    放下皆得:@晓风残夢 是呀,千年历史,人们意识的觉醒力量还不够,最好是政府参与,强制要求酒店专门设置公筷公勺,引餐员刻意带着大家执行,强化这种意识和习惯。
  • 五月花叶深:哈哈,这件事不能细究的,有段时间我和人分餐过,菜端上来先挾一点到自己的盘子里,吓得别人以为我有什么传染病,或者认为我不合群,做作。我最不能接受的是,用公勺直接送到自己嘴里喝汤,然后将公勺重新放进汤盆里。这汤我是不会喝了,并且这顿饭会因为这大打折扣。:smile:
    放下皆得:@五月花叶深 哈哈!最怕的就是被认为有病。:smile:大多数人是心里想分餐面子上不好意思,其实全民都行动起来,就不足为怪了。
  • 醉美长安:标题很有新意
  • 精进的医生:“你吃我的口水,我吃你的口水,大家一起吃口水!”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哦!

本文标题:你吃我的口水,我吃你的口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n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