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龙事件
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先问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大圣最近这些年在干什么?
本来这个话题是不准备写的,但是今天中午一起床,看到整个朋友圈都爆掉了,本来昨天刷屏的时候就想写,后来忍住了,今天着实忍不住了。
这个事件最早是由新浪娱乐爆出的,说是“据悉”郭富城和六小龄童上春晚节目被毙,之后新浪娱乐联系六小龄童,对方不予回应。具体内容就不讲了,大家可以PR君(ID:publicrelationship)的公号看,内容很详细。
这里面有四个很关键的点:
第一、最早是由郭富城团队放出来的消息,种种迹像显示是一次捆绑《三打白骨精》的一次营销事件,但是后来由于舆论逐渐忘了这电影,事件转向了六小龄童和百事可乐,于是郭富城团队放弃了继续炒作。
第二、六小龄童在事件出现的头七天不予回应,任由谣言满天飞,侧面推动了这一事件的升级发酵。直到第八天的时候才由人民网方面发出声明,从一开始六小龄童就不不在央视的节目单内。
第三、六小龄童本身已经接受了四家电视台的邀请,分别是辽宁卫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和央视戏曲春晚,可以说档期已经很满了。之所以在事件第八天才出来声明,本身也有借势宣传自己的成分。
第四、在事件发生之后,舆论的声音里,不断出现利于百事可能的声音,在这个借势已经成为习惯的时代,连六小龄童先生自己都出来借势了,百事可乐自然也不会落后。
二、辟谣声明
第八天六小龄童为什么出来发表声明?
除了辟谣之外,是因为事件快失控了,再闹下去央视和六小龄童先生脸上都不好看。对于一个老戏曲工作者来说,六小龄童必然是不想和央视把关系搞得太僵的。
事件从20号开始到这两天,已然变味了,“民意”用自己对“六小龄童”的爱把老先生架到了一个火炉上,弄得老先生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如果再不出来辟谣,只怕老先生以后和央视就得闹掰了。
而且我们看到事件发生到最后,已经出现了很多哭笑不得的事件。
有一部分网友在贴吧里开始骂《三打白骨精》剧组,凭什么不让六小龄童演大圣,后来传来传去又变成了,凭什么不让小六龄童演大圣。剧组说小六龄童先生已经仙逝,粉丝们开始大骂剧组诅咒小六龄童,然后把贴吧给爆了。
微博里又发起了六小龄童和TFBOYS谁该上春晚的投票,结果又把TFBOYS和粉丝给拉到的战圈里来,然而事实上TFBOYS本来就不在春晚的名单了,整个事件已经被搅成了一片混水了。
三、有多少爱?
这篇文章开头先提了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六小龄童先生最近几年在干什么?
这里再提出另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西游记是靠一台摄像机拍出来的?从1982年《西游记》剧组开始组建的时候,导演杨洁率领一众演职人员,六年时间拍摄影了25集82年版《西游记》,因为经费问题砍掉了5集,不然整片应该是30集。
后来有资金后又后了一个续集,但是被人骂是炒冷饭。
“再说那个剧组里只有一台的摄像机,非但只有一台,还是电视台里最老旧的机器,如果不仔细调焦,画面就会“虚”,摄像和录像功能是分开的,一整台机器需要几个人背着,如果拍一个兔子奔跑的场面,摄像要扛着摄像机跑,后面两个人抬着录像机跟着跑,摄像助理再抱着监视器,导演也跟着跑,这就是十来个人拉成了一长串在追着兔子跑!”
——这一段节选自萝贝贝的公号严肃八卦(微信号yansubagua)文章《回响三十年:西游记六年长征路》
《西游记》的成功是全剧组人的心血结晶。
正如那句玩笑话一样,三年后猪年不知道“民意”会不会力推马德华(猪八戒)上春晚?
搞不清楚六小龄童从一开始就不在春晚节目单内,搞不清楚六小龄童和小六龄童,搞不清楚节目单里从一开始就没有TFBOYS,都请的哪门子的命来的?
四、感动自己
回到这个话题上来,事件已经失控了。
目前“民意”已经把老先生架到了一个和央视对立的局面上来,对于一个传统戏曲艺术家而言,这应该不算是一件好事。
如果今年不是猴年,“民意”对老先生还能有多少爱?有谁知道老先生曾经出版过几本书,而且销量都很普通,“民意”也没帮老先生的书变成畅销书。
由于猴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老先生被抬了出来,等猴了过了,“民意”又该让和央视把关系搞得如此尴尬的老先生如何自处?
五、《西游记》不是《西游记》
82年《西游记》是一部值得尊敬的经典,但是这是一部被和谐过的经典,和传统文化里的真正《西游记》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
小说版的《西游记》是非常黑暗的,里面通篇都是吃人的情节,大圣也曾吃人。
82《西游记》是另一类传统文化经典,但是和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不划等号的。而六小龄童先生最近这些年一直在打压非82版外的其他各种改编类西游文化,认为这是有辱传统文化和对不起老祖宗,把自己打造成为了西游文化的化身。
我们的另一个经典,周星驰版的西游也在打压之列,老先生可以说有点偏执了。
猴王上春晚这事从一开始其实就是个闹剧,老先生上不上春晚,和传统文化没什么关系,这就是一个节目而已,老先生已经四台加身了,够忙的了。
上升到传统文化、中韩文化、老艺术家和小鲜肉、童年情怀什么的没必要。
“民意”都搞不清楚82版《西游记》是怎么拍出来,就叫嚣着要老先生上春晚,连老先生在干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慌忙的出来表达爱,这事怎么听都很奇怪。
网友评论
我们是不知道六小龄童老师到底做了什么什么的,但我们只是想在后年看到当年的猴王,没必要表演节目,能上来给我们大家说几句就很开心了,什么韩国棒子了、TF了,上不上我们不在乎,我们只是想看到我们的童年,现在还有哪个人能引起这样的全国风波呢,我们不管什么中韩文化,只是想看到那个年代的记忆,看到那首歌和猴王一起。
我们不诉求什么,只是想看到猴王,不懂什么叫童年情怀你就别瞎BB
可是你要知道,无论是深陷多么黑暗的环境里,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道支撑自己的光,大圣就是我的光,也可以说,是无数看着87版西游记长大的光。
逍遥自在恣意妄为的大圣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能让我被客户冷嘲热讽到几乎狗带时还能擦干眼泪笑着继续,也能让我在肆意压榨员工的老板脸上扔出辞职信。
其实刚开始看你的文章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要把你骂出翔,但是看完了我一想,也许你说的有点依据。
但是小姑娘,我想告诉你,无论六小龄童老师是怎么想的,我们都希望他能上春晚,不仅仅是因为猴年,更多的,是为了怀念一下当初那个在电视机前面挥舞着树枝的自己。
“人穷则反本”当自己的压力越大,人就会下意识的回到自己的躯壳里,会想到自己最无忧无虑的那个年代,童年,那个一心一意崇拜者大圣的童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排除老师有借事件炒自己的嫌疑,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章老师,更加人性化,更接地气,人天生如此,多少都会有些计较,有些怄气,有些小算盘,但是who care?
我们只要知道,他是苦练七十二变,走过八十一难的六小龄童就行了,this is enough。
何必计较这么多,姑娘,想人先想好,别把人看的那么不堪,分析这分析那的,这不是宫斗戏,用不着你机关权利苦费心机的谋上位,ok?
就不能想一下,被我们遗忘了这么多年的六小龄童为什么忽然间就让抬上来了?真的是纯粹的跟风吗?真的是一个无所谓的心理吗?真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吗?其实不是。
当你爱过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就算慢慢的被你遗忘,但在心里也会有一道很深的痕迹。猴哥不能上春晚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能够挑起这件事的是我们心里的回忆,因为他让我想起来曾经我最喜欢的孙悟空,他让我想起来我曾经的小时候,他让我想起来我曾经最天真的笑容,为什么不让?为什么不让我们借着六小龄童的名义来感动自己?我们是在回忆,来带给自己久违的感动,但,为什么不让。你可以说你没有不让,那我就想问了,那你写这篇要干嘛?
我刚才看了看评论,大多人都同意你的看法,要理智,不要盲目跟从。这才是盲目的跟风,说什么就是什么,看了什么就想什么。
各位,自己的本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作者有自己的与众不同 看我们只是合乎大众 但就是喜欢孙大圣 就是情怀 人永远是感性动物 不论理性与否
你们在刷谁谁谁不上春晚,为什么不问清楚谁造的这个谣,把六小龄童带到一个尴尬局面,我想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世界之大,姿态也多,无论丑与美,对现实的正视才是自己真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