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独赢带你读书观古望今
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读《当图书进入战争》

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读《当图书进入战争》

作者: 削寒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15:51 被阅读66次

本文关键词:二战、图书、多媒体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的纳粹党一步步控制政权,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遍布全德国的“焚书事件”。之前我对这个事儿有点儿印象,因为最近一直在看德国的东西。这个事儿是希特勒为了进行文化清洗而鼓动大学生做的,焚烧的书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写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克思。

随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一个图书管理员发起了了“胜利图书运动”,刚开始是处于对希特勒这种文化清洗的义愤,但供不应求的书籍进入战场之后,对整个战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美国不得不改变原来笨重的书籍出版方式,提供了——军供版图书

这两件事的结果是——德国焚烧了1亿本书,而美国向战场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和1800万本胜利图书运动的捐赠书。所以《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从量化的数据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换到现在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美国的图书管理员也好、军方也好,都不会去想着弄那么多书来满足士兵的精神需求,而是跟亚马逊采购一批Kindle外加免费数目。当然这还只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时间士兵们还是需要wifi或免费流量来刷脸书、推特,还得看看视频外加游戏。士兵们享受着多媒体的便利和愉悦……

然而,这并不会发生。客观上,战火纷飞的时候电子设备靠得住嘛?当你在北非沙漠里执行任务的时候,得带多少个充电宝?另外,估计信号也不能太好,还得是全球漫游的卫星手机,前提是政府能把卫星给你用。主观上,我相信应该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军队都不会允许士兵携带电话之类的通讯电子设备,即便不是通讯类的,具备存储和记录功能的也应该不能随便用。

所以,貌似还是我们的纸质书最靠谱。反正如果我在战场上,能带本滋养心灵的书,在闲暇时光里,填补上我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助,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儿。而且我不用担心没电了看不了、摔坏了看不了、进水了看不了、中弹了看不了……反正只要我带着它,想看就拿出来看。

书中的插图:伤员在看军供版图书

回到二战时期的战场,图书在解决士兵精神空虚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精神上给了士兵们巨大的慰藉,在这一点上肯定要比只能看《我的奋斗》的德国士兵要幸福的多。我估计在我年富力强的生命中应该是很难体验战争的洗礼了,不过通过各种书籍、影视,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极其敬畏。所以当我脑海中想象着纷飞的战火,在没有任何寄托和慰藉的时候,一本抚慰人心的书,真的是可以荡涤心灵的。

这个过程也让士兵和作者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战争期间无数的信函往来于他们之间,战后更是有很多士兵进入大学,也有直接找到自己崇拜的作者拜师。这就可以算是佳话了。

当然,真正得到好处的是美国的出版业,这件事儿让图书的发行量大增。造就很多作品成为经典,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布鲁克林有棵树》等。同时图书的普及和大众化也进一步发展,走下知识分子圣坛的书籍,成为了大众的文化符号。

《布鲁克林有棵树》

图书和二战的故事基本就是这样,它丰富了我对战争的观察角度。同时,我也看了看自己的阅读,确实我听书、看电子书、从视频上学习,但那都是碎片时间里干的事儿,大段的阅读时间我还是和纸质书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多的是因为实体书有电子设备取代不了的翻阅感和积累感,我更有耐心反复看一本纸质书,而不会去翻电子书的目录。

没错,我与时俱进的享用各种多媒体;但是,我依然是纸质书的超级死忠粉。有生之年我肯定会不断的持续的增加纸质书的收藏量,赌两件事儿:一是说不定哪天智能芯片取代了记忆,纸质书就绝版了,那我的一屋子书得是多大的财富(当然也可能一文不值);二是纸质书一直坚挺,那我就为后代们积累了最大的一笔精神食量,再加上我个人的感受和领悟,起码他们会知道这个世界的丰富性。

无论这两件事儿,哪件发生了,我觉得这个投资和投入都很值得,而且这两个情况,似乎必然会发生其中之一,高概率,高回报,要不要一起试试?

推荐:《当图书进入战争》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喜欢

相关文章

  • 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读《当图书进入战争》

    本文关键词:二战、图书、多媒体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的纳粹党一步步控制政权,这个...

  • 【书荐】当图书进入战争

    书名(中文):《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站的故事》 书名(英文):When Books Went To...

  • 当图书进入战争

    关于作者 莫里·古皮提尔·曼宁既是作家也是律师,常在诸如《哥伦比亚法律和艺术》之类的高端刊物上发表作品,另著有《以...

  • 当图书进入战争

    本书首次揭秘美国二战军供版图书内幕。 特别喜欢书里引用的这句话。 看本书前,我不会想到战场上的士兵如此渴望的事,竟...

  • 《当图书进入战争》

    一段图书与战争的动人往事,一场没有硝烟的平装书革命。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在欧洲大肆焚书,义愤填膺的美国图书管...

  • 01用“坐享”提高元认知能力

    2019年读的第四本纸质书 借阅平台:@小木屋图书 打卡书目:《财富自由之路》 读书感悟:45 坐享,也就是打坐、...

  • 《当图书进入战争》上·下

    文/精读猫 经过一段时间试验之后,大规模的军工版图书应是在1943年正式展开。 每个月都有新的军工版图书印制完成,...

  • 《当图书进入战争》下·上

    文/精读猫 还有一些图书向文德尔·威尔基的天下一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美国外交政策。 让美国人认识到,他们应该承担的...

  • 《当图书进入战争》下·中

    文/精读猫 比如说罗斯玛蒂·泰勒的《快乐无疆》。 这本书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口吻讲述了他的母亲管理一所繁忙公寓的故事...

  • 《当图书进入战争》下·下

    文/精读猫 盟军中的英国、法国士兵已从美国士兵那里得到一本军工版图书为荣。 1945年,英国多家出版商也看到了商机...

网友评论

  • 王朴纯:买书是情怀,看书是担当
  • 落桑Chen:我也喜欢纸质,翻阅的感觉,边做笔记抄录。每年也花不少钱在买书上,一种情愫在欢呼,哈哈哈
  • 蘸墨点书:我也有种感觉,说到底还是纸质书来的踏实!
    削寒: @蘸墨点书 恩,阅读体验无法替代哈哈

本文标题: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读《当图书进入战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c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