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的核心特征是“形”与“声”的“组合”。形声造字法不再追求新的字符,而是把已有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当成积木一样,拼出各种造型。每个形声字都有指示意义的“意符”和代表声音的“声符”。
每当有一个新事物、新概念需要新的文字来记录来表述时,我们只要快速判断这个概念的字属于什么类别,和石头有关的加个“石”的符号,和感受情绪有关就加个“心”的符号,然后再依据它的发音,在既有的文字中找到一个近似声音的填进去,很快一个新字就出现了。
有了“形声”造字法,从此以后汉字创造不再是一个发明家的灵光一闪,而是进入了流水线批量生产模式 。
通过组合旧材料来造字,这是“形声字”的第一个特征。紧接着“形声字”的第二个特征会出来。一些常用的组合构件的造型会进一步符号化、固定化 。
比如,某个字要传达“水”这个概念时,我们会用符号化的“三点水”表示;某个字可能跟城市、地名有关,则会把城邑的“邑”符号化为“右耳刀”,像城郭的“郭”,都市的“都”;如果某个字要传达与山有关的含义,古人便把曲阜的“阜”符号化为“左耳刀”,例如“阴阳”这两个字,指的便是山北一侧、山南一侧,《桃花源记》里的“阡陌交通”,“阡”本义是南北向的田埂,“陌”本义是东西向的田埂,也是化用了“山”的概念。正是在“形声”造字法的推动下,汉字的偏旁部首出现了。
放眼全世界,不只中文,像英文、法文这些表音文字,主要也是通过类似办法丰富词汇量的。不少人,尤其是教外语的老师会用欧洲语言的词缀词根类比汉字的偏旁部首。
虽然看起来很像,但欧洲语言和汉字的逻辑不一样。欧洲语言是表音文字,每个字母都与发音有关。而汉字采用了“形声”造字法,实际上却在保证造字效率的同时,把文字和语音分离了 ,为汉字带来了独有的稳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