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国人物之法正

作者: 糊涂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11:26 被阅读0次

    法正恐怕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刻画,他的笔墨和地位不高,可以说存在感很低,但在历史上,法正这个人是很了不得的。论谋国功高,法正在刘备一方当中,甚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或许很多人想象不到,刘备的第一谋臣,不是卧龙诸葛亮,也不是凤雏庞统,而是法正法孝直。那么,历史上的法正到底是怎样的?且看。

    法正的祖父是当世名士,以清节著称,所以法正是出自书香门第。有意思的是,法正的祖父因其高节,被友人赞誉为“玄德先生”,刘备字玄德,算是占了便宜。这当然是玩笑话。

    建安初年,法正和老乡孟达一起逃荒到了蜀中,去投靠刘璋,但是并未得重用,只被任命为新都令这样的小官。非但如此,又有人传言说他品行不端,这话大概是传到了刘璋耳朵里,刘璋对他的印象应该不是很好,所以法正一直是郁郁不得志。这时候的法正是何种心态?是听天由命还是要等待良机?以常理度之,应当是不甘心吧。但是人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无法做出精确的预测,你不知道你的将来有没有机会,有时候只能先听之任之,这段时间总是最煎熬的。撑过去了,机会来临,可能就是柳暗花明;没撑过去,没有机会,可能就是碌碌终生。法正应当是很清楚自己的才能,他应该在等,等待机会的来临。

    机会终于来了,它来自于益州别驾张松。张松和法正的关系很好,他觉得刘璋不会什么大的作为,尤其是跟曹操和刘备这样的雄主相比,所以常常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益州乃至国家的出路?法正与自己这样的人才华抱负无处施展?或皆有之。这也不矛盾,能臣得遇明主,则二者可得兼。国难思良将,能臣亦求明主,人之常情,向来如此。这时候曹操已下荆州,刘璋肯定要了解未来局势的发展态势,他知道曹操有吞吐天下之志,他已经感受到了危机。所以刘璋派张松出使荆州,去见曹操,以决定是抵御还是依附曹操。不知道什么原因,张松去荆州见曹操又顺路拜访了刘备,认为刘备是个人物,回来力劝刘璋绝曹操结刘备。(《三国演义》说张松献图,因为曹操以貌取人,张松没有拿出来,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以礼相待,获取了张松的信任,张松最终倒向了刘备。小说家言。)既要结刘备,便要派个正式的使臣去,张松于是推荐法正。法正一开始是不愿去的,最后不得已而往。法正为什么不愿出使?史书上没有明说。我们可以作一点推断。大概形势不明朗,不愿轻易出头,且对刘备不了解,心存顾虑。这是智谋之士最基本的立身之道。所谓不得已,因张松举荐,刘璋任命,给刘璋看的,其实我不想去,但是我不能抗命,这或许就是法正的诡谲之处了。出使之后,法正判断刘备乃是雄主,打消了顾虑,坚定了投靠刘备的决心,但是因为是堂而皇之的出使,没有合适的表明心迹的机会。只能再等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刘璋听说曹操要征讨张鲁,张鲁在汉中,夹在曹操和刘璋的地盘中间,汉中如果归了曹操,那曹操下一步必然打益州的主意。刘璋又感受到了危机,很害怕。张松趁机献策,劝刘璋迎刘备去讨汉中张鲁,汉中如果归了刘备,则相当于为他守住了益州的北大门。刘璋觉得这个计策很好,于是派人去联络刘备,还是派的法正。二度会晤,法正便私下为刘备献策取益州,说刘璋暗弱,张松可为内援,益州天府之国,地险且富,是成就王霸之业的好地方。这正是刘备方面一直所谋划的,法正来投,使刘备得有内应,而知益州虚实。刘备听从了法正的建议,溯江西进,进军益州。到了葭萌关之变,刘备终于露出真面目,开始武装夺取益州。

    刘璋方面,他的臣下有个叫郑度的,建议刘璋坚壁清野,深沟高垒,以应对孤军深入的刘备军;如此,不过百日,刘备军粮尽,必然撤退,刘备一退,出兵追击,则刘备可擒。刘备听闻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很害怕刘璋采取这个策略,问法正怎么办。法正说:不用担心,刘璋不会采纳这个策略的。果不出法正所料,刘璋公开对群下宣称,据敌是为了保护百姓,怎么可以如此劳民呢;非但不用其计,刘璋还因此罢免了郑度。从这个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一点,法正对刘璋可谓看透了,厉害的谋士一定是知人主之心知人主之性的。此外有个疑问,刘璋此举果真如他所言是为了百姓吗?或许是。但对群下的公开宣言,且罢黜郑度,颇令人怀疑有邀买人心之意。大概此时刘璋的判断,刘备孤军深入,以益州之兵力,关门打狗,是可以灭掉刘备的,只是没想到事与愿违,情势急转直下。为君主者,一怕妇人之仁,二怕刚愎自用,二者兼备,岂有不亡之理?

    待到刘备的军队打到雒城,法正给刘璋写了一封劝降信。这封信只字未提投降,但行文的铺垫转折,尽是攻心之术。《三国志·法正传》全文收录了这封信,有兴趣者可去翻阅。在此简述几句,或有阕失之处,仅供参考而已。法正一落笔开宗明义先说写信的原因,他仍以刘璋下属的身份,说怕刘璋身边的人不明本末,蒙蔽视听,为刘璋分析当前的情势,也是转达刘备的意思。“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于外,言足憎尤,犹贪及所怀,以尽余忠。”可想刘璋读到此处是何种情绪,你法正卖主,现在还冠冕堂皇,说是为我考虑,说是给我尽忠,估计刘璋要气炸了。法正此言,大概有意为之,先调动刘璋的情绪,为后面劝降做铺垫。而后,法正进一步指出,刘璋方面所以坚持的原因,是以为雒城兵多,足以守,且越守下去则刘备军粮草不济,如此就有成功的希望。法正要先使刘璋的这个幻想破灭!他说,雒城兵虽多,但都是残兵弱将,两军实力对比不是看人数,而是看战斗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雒城守军和刘备方面的精兵良将实力是不相当的。估计刘璋读到此处,刚才的气便发作不出来了,因法正指出了要害,人家说得有道理啊。然后法正说,粮草问题,本来刘璋方面是优势,以为刘备孤军远来,粮草供应不及,但如今地盘大多被刘备军占领,刘璋方面粮草供应反倒成了问题,优势变成了劣势。这刘璋也是知道的,到此估计刘璋开始泄气了。下面法正的话,估计让刘璋从泄气变成了恐惧情绪。法正说,你们先前一直以为刘备是孤军深入,现在也不是了,张飞率领数万之众,已经平定了巴郡以东的广大地区,这样一来,在兵力数量上,刘备也不吃亏了。非但不吃亏,很快就会成碾压之势,因为孙权也派兵将前来支援了。这话就是虚张声势了。虚虚实实,刘璋拿不准孙权方面是不是真会出兵,但各方面都有觊觎益州之心,这是事实,这么说无疑增加刘璋畏惧之心和投降之意。下面法正说了刘璋的处境,只剩下雒城和成都两座孤城,既无兵将,也没了地盘,再抵抗也不过是困兽之争;刘璋身边的人,他们不过为了自己的富贵,不会舍身为刘璋谋划。“事穷势迫,将各索生……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即是说,所有的后果最终都是刘璋一人承担。但我法正不一样,我是真心为你刘璋一门的荣辱存亡考虑的。这便是动之以理后的晓之以情了,虽然刘璋心知不过是托辞,但这是以事实恫吓之后给的台阶,谋士攻心的惯用策略,可谓之城下之盟,先兵后礼,城内可不从乎?最后法正给刘璋指明了投降的好处,“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这必然也是传达刘备的意思了。

    建安十九年,刘备大军围困成都,蜀郡太守许靖想偷偷出城投降,结果被发觉,但是刘璋觉得这样危急存亡的时候,也别杀他了,这样通敌反叛的罪竟没有处理。这可以说刘璋仁厚,也可见其投降之意了。虽为形势所迫,但法正的劝降信,应当也在刘璋心里埋下了开成投降的种子。刘璋投降后,对那个许靖,刘备很是反感,不想用他。法正出来劝说,不能这么做,一定要礼遇他,就像当年燕昭王对待郭槐一样。虽然许靖卖主求荣,很令人厌恶,且又是卖主没成功的,只得了个虚名,但有时候不一定要论实际的功劳行赏,必要的时候要重用虚誉者,是为了拿他当个榜样,以收买天下人心,使远方不明真相的人只知刘备是礼遇贤明的,于是能望而归附。这在创业的初期尤为重要,法正可以说是个看透真相的谋略家。孙盛对这样重用小人的行径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是对秉执仗义之士的不公,说法正拿燕昭王礼遇郭槐的例子对比不当。裴松之以为,郭槐也不是贤明正直的人,也是靠权谋获宠的,法正所举,未为不当;且董卓初秉政时,也提拔任用了很多人,不能因此而非难那些被董卓任命的人的品德操行。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即关于任用人的标准,是以德为先,还是唯才是举,甚至是唯其有用是举,曹操是最先打破窠臼,而唯才是举的,这在乱世,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在和平的年代,乃至在普通的岗位,如何取舍,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关乎领导的权衡之术了。

    成都定后,法正被任用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谓是宠信有加。法正这个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恩怨必报,就像当年的范雎一样,都是因恃功恃君主之宠。有人向诸葛亮报告,诸葛亮说,当初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畏曹操,东惧孙权,肘腋之间还有个孙夫人,如今来了益州,可以翱翔了,这都是法正的功劳。诸葛亮的话,说明在刘备心里也是如此认为,法正那是居功至伟,使刘备从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志到有了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从而可以真正争衡于天下,刘备对法正的感念和宠信,那是无以言表的。孙盛批评诸葛亮这番话是枉顾刑罚,此言或无可厚非,然诸葛亮恐也无奈。刘备雄主,向来是有自己的主张和好恶的。相随多年,诸葛亮深知是劝不动刘备的,况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不是在隆中的时候了。我们甚至可以大胆作一个推测,在这一时期,刘备身边文臣武将云集,诸葛亮的重要性和话语权应该是相对没有那么高的。这或许也是后来刘备出兵东吴的时候,诸葛亮没有力争的原因,因为诸葛亮是主张联吴抗曹的,这是政治和军事策略的根本分歧,是无法调和的。演义中写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实在是扯的离谱。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向刘备献策,说曹操灭张鲁平定了汉中,但是没有进一步图巴、蜀,而是只留了夏侯渊和张郃驻守,说明他后方一定是出事了,这正是我们拿下汉中的好时机。夏侯渊和张郃的才能,面对我们一定是守不住的。我们拿下汉中之后,就地囤积粮草,这样上可以窥视中原,中可以蚕食雍州和凉州,下可以固守要害,也就是益州的门户。天赐良机,机不可失。这是法正的又一大功,为刘备谋划取汉中。这是看透了曹操方面的问题,看准了局势,看好了时机。且为刘备谋划好了如何守汉中,以及进退的得失,基本上是只有得没有失。所有这一切,都是正中刘备下怀。从益州到汉中,法正的功劳,这时候可以说是盖过诸葛亮的,法正的地位可见。法正不但是个战略家,还是个战术家。在征讨汉中的过程中,如何扎营,何时出击,都是按照法正的计策,最终大破夏侯渊的军队,汉中归了刘备。

    刘备称汉中王的当年,法正去世,时年四十五岁。法正为刘备方面殚精竭虑,可惜英年早逝。法正死,刘备连续哭了好几天。刘备失法正,犹曹操失郭嘉。所以刘备猇亭之败,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刘备对诸葛亮未必言听计从,但是对法正的话,那是很听信的,所以诸葛亮有此叹,他觉得法正是可以劝动刘备的,这话也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分量。且诸葛亮以为法正一定能够审时度势,一定是主张联吴抗曹的,合二人之见,或许能让刘备改变策略。退一步讲,法正在的话,他从军东征,必能识破东吴的计谋,不至于使刘备遭此大败。这与曹操赤壁后叹惜郭嘉有异曲同工之妙。

    法正的谋略,常常是出诸葛亮意料的,且法正是谋臣当中有胆有识的。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对阵的时候,某次战势不利,但他又不想撤退,大家都不敢去劝谏,是法正亲赴前线,顶着乱箭来劝。刘备一看,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冒矢雨,何况是我呢?刘备这才同意撤退,说:孝直,咱一块撤。作为谋臣,通常是不必亲临战阵的,以身相谏,法正之忠诚岂能不使刘备听从!

    较诸葛、庞统、法正三人,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诸葛亮大局观好,庞统善于全面谋划(上中下三策),法正则兼有之,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奇谋策算。法正是实力大于名气,可以说是三国谋臣中最被低估的一位。谋臣与谋士的不同,在于谋国还是谋地,谋全局还是谋一隅,从这一点上来说,法正是真正的谋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话三国人物之法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hb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