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無茶茶诵朋友乐园茶香四溢
5个茶圣:5个站在最悲催茶人巅峰的男人,请擦干你的眼泪哭

5个茶圣:5个站在最悲催茶人巅峰的男人,请擦干你的眼泪哭

作者: 茶诵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11:13 被阅读470次

    在中华文明的脚步里,想要说清楚文人和茶的那些事,这是个大概念,着实不易。但有很多的茶人,以其超越常人的见地和执着,终于在中国茶的历史上挥洒出重重的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然而与之相对的确是他们如同玩笑一般的悲催一生……

    其中,就有这么5位,旷古绝今,堪称5位别致的悲催人生版的“茶圣”:茶诵出品,必出精品!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圣◆陆羽:登堂入室群飞燕——茶圣中的茶圣

    提及陆羽,人们自然就联想到茶。因为真正的茶是从他而开始,也从他而兴起。江湖人称“茶圣”。在他之前,茶字总被写为“查”或“荼”。在他之后,茶的“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开始被广为流传,茶字和茶学才真正被社会公认,成为社会上一种流行且高雅的饮品。

    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太平,可以说是坎坷。它虽然出生在富饶的鱼米之乡,但却是因为家里人解决不了吃的问题而丢弃的孤儿,由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所养大。

    《茶经》原本

    话说,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智积禅师在河边漫步,忽然听到一阵大雁在叫,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弃婴卷缩在大雁羽翼下,不停颤抖。因此,智积禅师为给他起名,就以《易》占卦辞,引用“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陆羽虽是由和尚养育大,整日以诵习佛经为主要任务,但他却坚持不愿削发为僧。智积禅师为使陆羽听从,就用打扫寺院、清洁厕所、练泥糊墙等各种杂务来准备迫使他屈服。但是,天生坐那里喝茶的主,怎么会愿意这么就行了,宁死不从。

    11岁时,陆羽乘人不备,逃出寺院,到了一个戏班子里作了“优伶”,在戏剧中扮演一名丑角小童。自身其貌不扬,而且还口吃,可谓找对了地方,在这里深受观众的欢迎。

    但是,他有没有乘胜追击,成为一名真正的角儿——毕竟还有《茶经》在等着他,在这里浪费时间自然是不行的。

    那年,唐代宗李豫喜欢上了茶,宫中也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在供职。有一次,竟陵智积禅被召到宫中,代宗让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为禅师煎出一碗茶。结果智积禅师饮了一口,就说他再也不尝第二口了。

    代宗问他何故,智积禅师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

    于是,代宗急召陆羽前来烹茶,然而他却是其貌不扬,还有语障……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的博学和代宗的有耐心,一番交谈下来,果然被皇帝喜欢上了。同时,他做煎出的茶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与众不同。

    于是,从此他就开始了事业的上升期和巅峰期:每天只给皇帝,贵妃他们泡茶,生活可谓小资。

    龙井茶

    可是好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三年后便是著名的公元755年,历史上叫它安史之乱。陆羽瞬间有变成了到处流亡的难民,流落到名茶产地浙江湖州,每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然而,拖了这么久之后,他终于开始了他一生的事业:撰写《茶经》

    这一时期,陆羽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并做了大量的总结整编工作,同时还结识了一位对他写书影响巨大的著名诗僧皎然,并且还和诗人皇甫冉、皇甫曾两兄弟交往甚密。在他们的文化的熏陶下,陆羽开始发掘出身体内各种隐藏的洪荒之力,最终天人一体,打开任督二脉……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终于在他28岁的时候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初稿。之后,又作了几次修订,终于在公元780年《茶经》最终付梓。

    成为真正解锁喝茶很高雅这一姿势的开山且巅峰之作,从此之后,那些研究经史子集并把这些视为士人正途的人,开始转而像茶学、茶艺等学问是难入主流的“杂学”的人靠拢,逐渐转变形成一种上流社会性质的活动。茶也真正从草药中摆脱各种束缚,一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健康饮料和文化缩影。

    陆羽为报达恩师智积禅师的养育之恩创作的《六羡歌》: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诗魔◆白居易:飞入寻常百姓家——最接地气的茶圣

    在文人骚客处,茶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寻常百姓家,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但是,中间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茶想要从文人墨客那里跨过这段距离,还是要花费上不少时间的。有一个人,做了至关重要的桥梁。

    他,就是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自幼聪颖绝人:六、七个月能辨之、无;五、六岁能作诗;九岁熟谙声韵;十五岁知有“进士”之名后,便勤奋苦读,12年后中进士……

    白居易在文人墨客中是出了名的爱喝酒爱喝茶,早上起来要喝、中午还要喝、晚上睡觉也得喝、喝完酒还要喝、吃完饭溜一圈回来还得喝。不仅爱喝,还很善辨好茶坏茶。所以,人们就称他是“别茶人”。

    《琵笆行》画作

    可是,

    白居易虽然爱好喝茶,还喜欢用茶诗抒发情怀,但据统计,白居易存诗2800首,于酒有关的900首,茶有关的8首,叙及茶事、茶趣的50多首。其中《琵琶行》是其中著名度最高的,有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还对茶叶、水、茶具和煎茶的火候等都有特别有研究,曾诗曰: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白牡丹

    最爱用山泉和雪水煮茶: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可以看出,白居易之所以能作为这样的一个桥梁原因就在于,他的诗句平易易懂,浅显通俗,是普通老百姓喜欢的格调。有个传说就是,白居易是个大孝子,他的诗每次写完都要让母亲看,要是母亲看不懂或是不喜欢,他就会撕掉那首诗。可见,有这样的一个形象和这样的主张,还特别有爱心(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承担这样一个责任简直就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了。

    醉翁◆欧阳修:挚友一生情难泯——最痴情的茶圣

    宋代重内轻外、重文轻武,被称为古往今来读书人最好过的时代。据统计,宋代没有一个被杀头的文人。即便军事积弱、外敌入侵,但却也造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人盛世,加上他们对茶的讲究和爱戴,终于带来了茶叶的全面繁荣。欧阳修就是其中一个,其中颇为有名的一个。

    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不仅精通茶道,并留下了很多诗咏的美文,还为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除了品茶、诗茶外,欧阳修还深入研究茶学。继唐代陆羽的《茶经》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后,欧阳修写下了论茶水的专文《大明水记》,对泡茶用水进行系统论述,对茶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足见欧阳修当时在茶界的地位和声望之高,见力之深。同时,还和同样精通茶道的梅尧臣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互相对答,交流尝茶心得。

    一次,欧阳修品茶时即兴赋诗一首《尝新茶呈圣喻》,寄予梅尧臣,诗中赞美建安龙凤团茶: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

    梅尧臣回应道: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茶叶经济最为发达,因此有关它的相关法律也很多。但是存在着专卖体制,宋代官僚们也围绕茶叶法的诸多问题争论激烈。作为力推革新官员的代表,欧阳修的茶利观鲜明而先进:

    反对政府屡更茶法,主张与商共利;

    主张政府降低茶价,确保茶市正常运营;

    正确处理国家、大商人、小商贩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视茶利,深刻认识到茶利在国防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欧阳修倡导和推行的减少茶税、降低茶价等政见与举措,可以使得更多的普通百姓喝得起茶,让茶叶更普及、更兴盛,充分加大茶叶市场的产品流动性,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昌盛。但是,这些主张并没有发挥到多大作用,直到数百年后,中国人被鸦片战争狠狠的教训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茶叶对于国防的重要性,而鸦片战争的起因正是英国宫廷对于茶叶的渴求,这一点可谓尽显欧阳修茶利观的前瞻性。

    滇红金针

    然而,这样一位对于中国茶业、中国文化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的一生却并不那么美好,而是显得尤为悲催:25岁出仕,65岁去世。仕途前后40年中,除两年居丧外,在朝20年,贬谪外放12次,长达18年之久!

    仕途虽坎坷起伏,但操守如一,正如好茶的品格一般,始终如一,毫不动摇。《宋史·欧阳修传》曾对他有着这样的记载:

    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是对欧阳修坚贞不阿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晚年,他曾写下: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来表达茶在他的生命里的重要性,细品这语气,茶是它一生的挚友,也更是一位常伴身边的亲人。是一位对茶有着情痴般的茶圣。

    词圣◆苏轼:苦中作乐笑难掩——最会玩的茶圣

    如果说前3位的茶痴人生比较悲催的话,那么这第4位的人生就堪称地狱了,然而他却是中国古代词人里最会玩的,玩的最起兴的大文豪苏轼。对于这样一位又会玩又苦逼悲催的人的一生,想象起来,甚至觉得不合理和人格分裂了。

    范增画作《苏东坡》

    李白如酒,苏轼如茶。这是中国文坛的一贯认识,李白的飘逸洒脱,天马行空自不必说,苏轼的词则是豪迈高古,俊朗理性。这也许就是苏轼的生涯虽一直处在朝廷变革期,在文学世界的空前绝后却难掩现实中成为新政之争的牺牲品,心力交瘁之下的感慨良多,因此苏轼的词中会比李白的诗显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的味道来。

    在苏轼的思想世界中他没有像李白那般纵情山水,而是忧国忧民,以物寄思,寄情茶道。他把茶比为佳人、仙草、志向,视茶为自己的好友。也就是说,苏轼一生,也就是他和茶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

    苏轼的咏茶诗尽情表露了其超凡旷达的情怀,这种旷达情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追求清淡闲适的生活;

    二是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

    三是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

    四是抒发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

    比如,他在《水调歌头》里曾这样的表述过: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又在《西江月》里这样说: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辉白茶

    苏轼到底有多爱茶?这真是一个让词语的描述能力都略感疲惫的事。

    首先是,苏轼有自己对茶道的理念坚持:他主张品茶的最高心境是,静中无求,虚中不留。以静雅悠闲的心态,无思无求的无对待茶所带来的静谧与哲思。与现行的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的“和敬清寂”,与韩国的“和静俭真”是和气的如出一辙!

    其次,生活中他对茶其它用途的使用也非常的有研究:吃茶多腹胀,以醋解之。另外,他还用陈茶驱蚊虫。每当夏季,他都会把陈茶点燃,做蚊香使用,以茶烟驱蚊虫。

    然后,他还对茶具研究颇深,曾提出著名的“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兼备三者。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泡茶最好用石烧水,最上是山泉水和无根水。为带宜泡茶的水随时随地方便煮茶,他更是亲自上手自制了一把茶壶,并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款识,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壶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东坡壶。也就是今天的提梁壶。

    东坡壶

    同时,他还不满前人的喝茶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后,还自创了一套“苏氏饮茶法”:每餐后,以浓茶漱口,口中烦腻既去,牙齿也得以日渐坚密。用中下茶漱口,而上等好茶不易得,“间数日一啜,亦不为害也。”

    能对茶的喜爱做到如此,可以说是另一个茶圣!

    在茶上无欲无求,静享其中真味的苏东坡,与他政治上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对峙,以及长年被贬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这样的认知和经历,想不牛气起来都不行了,这样的一杯茶喝起来才会更有味!更加的历久弥香!

    放翁◆陆游:悲凉世界唯茶热——最悲怆的爱国茶圣

    纵观陆游一生,是一位多面手,整日与诗、书、词、茶、酒、琴相伴的,但是心里却是对身边的山河极度哽咽的茶人。他用大量篇幅咏茶与诗词、茶与书法、茶与琴棋、茶与友情以及茶事活动,被后人喻为“重谱茶经又一篇”。他把日常趣事与茶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写进诗词中,把生活中的琐碎和三长五短变成是一件有文化、有品位的事。

    《陆游咏梅图》

    《陆游全集》中涉及茶的达320篇之多,是历代创作茶诗词最多的诗人!众茶之中,又偏爱建茶。320篇之中90余篇都有关建茶。自古以来,赞颂建茶、建盏、建安斗茶的诗文数量之多、名家之齐,堪称中国文坛一绝。他的《建安雪》把建茶描绘到了极致。该诗云: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

    陆游的建茶诗体性典雅、情致恳切、风骨趥劲,文采斐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今,建茶已穿越千年仍香溢华夏,建茶因陆游而名,陆游因建茶而雅。

    陆游嗜茶胜酒,在酒与茶的选择上,有着鲜明的态度: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

    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从福建宁德主簿任满回临安,受孝宗皇帝赐进士封号,任枢蜜院编修,获赐“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的北苑龙团凤饼茶。小饼龙团是福建转运使蔡襄督造入贡的“上品龙茶”,专供皇帝使用或恩赐的御茶。在《饭店碾茶戏作》中赞誉建茶:江风吹雨喑衡门,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从此,他与建茶开始结缘。

    马鞍山

    对于建茶的韵味,陆游曾有过多种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瓯聚茶香爽齿开,茶散茶甘留舌本,穷词竭语的来赞誉建茶的各种高雅悠然之处

    陆游还对分茶情有独钟,亲自上手,乐在其中。

    在古代,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或茶戏。它指的是在沏茶时,使茶汤的纹脉形成不同物象,有的如山水云雾,有的似花鸟虫鱼,有的像画图和书法。只有具有很高的烹茶技艺者,才能从分茶中获得游戏的情趣。他的《疏山东堂昼眠》曾这么说:香缕萦檐断,松风逼枕寒。吾儿解原梦,为我转云团。

    陆游被后人称为爱国诗人,他的诗大都以抒发各种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雄心壮志来,然而他的一生却很少和沙场有太多关联。无奈,晚年曾这样写道“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没了济世之志,只得“饭软茶甘”,以茶排遣寂寞,驱赶世事的苍凉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关注茶诵,更多精彩马上就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个茶圣:5个站在最悲催茶人巅峰的男人,请擦干你的眼泪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j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