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疲于应付宝宝的屎尿屁时,老公还游离于爸爸这个角色之外。对于养育孩子,爸爸这个角色总是相对慢热。
我不愿意让老人追着宝宝喂饭,可老人就是希望多给宝宝塞上一口。
看了很多育儿书,希望在养育宝宝的时候更加科学,家人却不理解,说我是书呆子。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在刚开始的几个月,我太沉迷于这个角色,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和我同步。
我忽略了在成为妈妈之前,我已经孕育准备了近十个月,而老公是在宝宝出生的那一瞬间做了爸爸,他除了欣喜,更多的感觉是蒙圈吧。
妈妈在养育我的那个年代,物质还相对匮乏,她自然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吃得足够多,足够好,孩子是冷了还是热了。在小时候,我妈把我照顾得是无微不至的。
而现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宝宝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宝宝的安全感,与世界连接和自我探索方面。
我的这些努力与在意,在我妈看来就是次要的。在她眼里,宝宝吃饱吃好比天大。
在意识到这些之前,我不断地生气,争吵,伤心,委屈。但也正是这些分歧和争吵让我不断在反思,我渐渐明白我不只是妻子,妈妈,女儿。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我是这四者的综合。
当我把这四个身份单独看时,常常陷于一种低落的情绪,和顾此失彼的焦虑。这几种关系因我而起,处于这些关系的中心,我应该是这些关系的管理者和协调者。
管理和协调是为了更好的合作,这和家庭里的权利之争没有关系,因为在家庭里的基调就应该是爱与合作,有了权利的意味,就畸形了。
管理家庭合作,在思想不统一的情况下,是不容易实现的,思想不同是产生行动分歧的根本原因。那么自然,需要管理的是思想而不是行动。尴尬在于思想不能管理,只能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来自于交流,讨论。但是当交流讨论,不那么高效时,我们需要行动。
30岁以后再做妈妈,唯一的好处就是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这些经历里面有我随时可以汲取的营养。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我们对结果的预期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去机场或者车站却从来不迟到,说明他预期到上课迟到的结果虽然是负面的,但他是可以接受的,去机场车站不迟到,是因为飞机或者火车不会等他。
老公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育儿中来,是因为他预期我可以轻松搞定,而他对育儿不懂。
妈妈过度关注宝宝的吃喝,是因为她预期宝宝吃不好会影响发育,而宝宝贪玩,对没吃饱是不容易觉察的。
如果我能改变他们的心理预期,就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有一件事一直困扰我,但我发现它刚好就是一个契机。
妈妈一直身体不好,还帮我带宝宝,我很感激,但也不忍心。
最近她经常身体不舒服,我劝她去医院看看,她老是因为宝宝的事拖着,怕我做的饭宝宝不合胃口,怕我喂不饱宝宝,每次她不舒服我就很内疚。
我妈是个倔强老太太,我记忆里,几乎就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体检,什么时候看病,她总有自己的主意,几乎劝不动。
但是,当我们长到一定年龄,父母反而是需要引导的了。他们的脑力在退化,体力在退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退化,这导致他们所做的决定通常不是最优的。
让妈妈去看病,我准备了两天。
第一天,去医院咨询医生,开好检查单并缴费。
第二天,做好宝宝辅食,放在冰箱里。
第三天是周末,刚好老公在家,我和老公商量,我带妈妈去医院检查,他在家带孩子,交代好孩子吃的东西,我就出门了。
对于我妈,我知道她一定会和我去医院的,她是节约的人,不可能让检查费用浪费的。
我和妈妈从医院回来后,宝宝和老公玩的很开心,只是家里乱的像战场,宝宝从头脏到脚,应该是最脏的一天了吧。
晚饭宝宝吃得超多,我妈说“看宝宝饿得,中午一定没吃饱。”
我顺势说“宝宝肯定是和她爸爸玩的太开心了,再说,你看她不会饿着自己的,即使上一顿吃得不够多,下一顿也会补回来的。”
老公因为和女儿单独相处一天,不但体会到我的劳累,也体会到让女儿开心的成就感。从此我们家每周有了“爸爸日”,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妈仍然忍不住多喂宝宝饭,但每次我提醒她宝宝不会把自己饿坏,她也接受。
在工作上,我们常常寻求合作,寻求效率,在家里,我们却常常忘了,亲人间的合作才最大的促进幸福感。
女主人这个角色,不是任劳任怨,也不是颐指气使,她更像催化剂,催化合作,催化幸福。
P.S. 粘个笑话,感谢朋友圈的某个人
“口误1例:
老婆怀孕,心里很是激动,于是打电话给父亲报喜:“爸,恭喜你要当孙子啦!”
口误2例:
在火车站看见一个老爷爷拿着很重的东西,我想替大爷拿着,就走过去对老大爷说:“老东西,大爷我帮你拿……”
口误3例:
回家碰到老妈下楼跳广场舞,嘴里想说你去跳舞呀?脑子里想的你要下楼呀?结果,说成了:你去跳楼呀?
我妈:对,养活你这么个玩意早就活够了!!”
据说,爱笑的妈妈都会幸福,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