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说:“周芷若和赵敏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
1.
赵敏的政治才能比较明确,她是大元兵马元帅汝阳王之女,是蒙古郡主。她聪慧绝伦,具有雄才大略,曾期许创出一番大事业。得父亲所许,赵敏立志领袖天下武林,笼络众豪杰为大元效力。她手下一度有苦头陀、鹿杖客、鹤笔翁、刚相、阿大、阿二、阿三、神箭八雄等众好手。明教众人曾在绿柳山庄被她玩弄于手掌,六大门派好手更是被她一网成擒……
但就是这样一个“妖女”,却对张无忌一往情深,从此背叛“政治”,选择了爱情。她不惜与父兄决裂、放弃荣华富贵、背弃家国民族,跟随张无忌而去,之后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2.
周芷若的“政治才能”又表现在哪里?
灭绝师太临终之所以选定周芷若继任峨嵋派掌门,除了觉得她武学悟性高这一原因,定也看中了她其他才干,譬如领导才能。关于周芷若的领导才能,有不少细节可予证明。
师姐丁敏君对周芷若成为新掌门心有不服,言辞间多有羞辱。但当金花婆婆和蛛儿对丁敏君出手凌辱时,周芷若却挺身而出。金花婆婆笑道:“这姓丁的女子牙尖齿利,口口声声的不服你做掌门,你还来代她出头么?”周芷若道:“本派门户之事,不与外人相干。小女子既受先师遗命,虽然本领低微,却也不容外人辱及本派门人。”
由这一作风可知,周芷若确实有政治才能,让峨嵋派众人臣服自己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果然,在速成《九阴真经》武功并亮相少林寺英雄大会时,周芷若已是个气度不凡、指挥若定的峨嵋掌门。看其出场时的气派、门人一见张无忌所表现出的“个个柳眉倒竖,满脸怒色”可知,周芷若对峨嵋派的掌控,已不比其师灭绝师太差。
3.
我的感觉,金庸说赵敏和周芷若有“政治才能”,并非仅指她们有政治方面的才干,还在说她们有政治上的所图。
赵敏在政治上的所图,前面已经说过,她囚禁六大门派好手,目的就是要他们为己所用,为蒙古效力。那周芷若呢?她在政治上有何所图?
看下面一个细节。
张无忌、周芷若、彭莹玉、韩林儿曾一起在大都观看“皇上大游皇城”。当时,他们还在客栈,突然听到街上热闹起来,周芷若到了门口,道:“咱们也瞧瞧去。”待整个队伍看完,又听百姓嚷着去看皇后娘娘、公主娘娘,周芷若又道:“咱们也去瞧瞧。”
如果说,这两次主动要去看皇帝、皇后,是女孩喜欢热闹,那周芷若此后的表现,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皇上皇亲所在的七座彩楼中,有一座是汝阳王一家的,贵为郡主的赵敏自然在其间一一只见“一个少女身穿貂裘,颈垂珠链,巧笑嫣然,美目流盼,正是赵敏。”书中接着说:“周芷若向赵敏凝望半晌,叹了口气,道:回去罢!”
周芷若的“凝望半晌”和“叹了口气”是为何?结合后面的描写,我们知道,她是心羡赵敏的富贵荣光。
此后,张无忌一行说起适才是否该趁游街偷袭皇上一事,周芷若对张无忌叹道:“彭大师这话当真半点不错,你怎能轻身冒险?要知待得咱们大事一成,坐在这彩楼龙椅之中的,便是你张教主了。”彭莹玉、韩林儿也均这般说。
张无忌却急道:“不可,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教我天诛地灭,不得好死。”“周芷若听他说得决绝,脸色微变,眼望窗外,不再言语了。”
看周芷若的表现,她明显是为张无忌的无意政权而遗憾一一不光是为他遗憾,更是为自己遗憾。
4.
此后不久,张无忌带周芷若南下,接近濠州时,惊动了明教军众。
“韩山童率领朱元璋、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等大将迎出三十里外。……锣鼓喧天,兵甲耀眼,拥入濠州城中。”此时的周芷若“骑在马上,跟随在张无忌之后,左顾右盼,觉得这番风光虽不及大都皇帝皇后游皇城的华丽辉煌,却也颇足快慰平生。”
周芷若拿此次濠州大迎与前番皇后大游相比,可见她多么在乎这些繁华,多么期盼实现其政治抱负:张无忌当了皇上,而自己便是富贵、威风的皇后娘娘。
谁料,濠州大迎的风光刚过,周芷若就遭遇绝大打击:婚礼上,张无忌舍下新娘周芷若,随赵敏而去!张无忌此举确实对周芷若伤害太大了。这一伤害,不光让周芷若觉得羞辱,更让她觉得马上到手的教主夫人、皇后娘娘的美梦破灭了!
至此,我们该当明白周芷若在张无忌逃婚后,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婚礼现场,她对赵敏施以阴毒的九阴白骨爪;在此后的少林寺英雄大会上,她不惜再损名声,当众假称已与宋青书成婚。
5.
当然,周芷若是爱着张无忌的,这不容否定。她一直念念不忘张无忌,所谓与宋青书成婚,其实是假的。
甚至,我们也不能说周芷若有教主夫人、皇后娘娘的美梦就不对,就贬低她。谁说追求政治、追求富贵,就一定是错的?
不过,从周芷若对政治、对富贵的追求看,她与张无忌是不适合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以张无忌的淡泊名利的个性,他没法满足周芷若的所求。即使周芷若为了爱情将那些想法遏抑住,但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不定哪时,她对政治、对富贵的渴求又会冒溢而出。也就是说,在对人生大处的选择上,她与张无忌是不一致的。
我想,倒是经过了繁华、甘愿舍弃过往的赵敏,可以陪伴张无忌平淡过一生。
(作者:飞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