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失眠了……
8 年前我也是如此,陷入了重度失眠状态。于是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搏击俱乐部》。那时候我不知道谁是布拉德·皮特,不知道谁是爱德华·诺顿,更不知道有个导演,叫大卫·芬奇。
现在我重新看了一遍《搏击俱乐部》,和多年前的状态是一样的,看完后精神再次处于亢奋状态,感觉再也不想睡觉了。
《搏击俱乐部》一定是我观影以来付出最惨重代价的一次。然而,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成为你的精神食粮,在数年后,你仍然念念不忘,那你可以很幸运地说,我看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谈不谈得上伟大我不知道,但《搏击俱乐部》确实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由大卫·芬奇所组建的破碎影像在今日看来,仍然先锋得很,1999 年,《搏击俱乐部》打破了常规的电影顺序和风格,它所象征性的 MTV 式蒙太奇剪辑手法,至今我都难以找出第二部。况且,它的每一个构成,都像吞食了兴奋剂似的,会令人发疯。
大卫·芬奇美国电影界有两个大卫以其自身惊人的创造力傲视影坛,一个叫大卫·林奇,B 极片的始祖,怪诞和迷幻集于一身,拍摄出了《穆赫兰道》《蓝丝绒》和《橡皮头》等流于影迷口中最离奇的作品。要说林奇,他的独特风格便能吞噬你微弱的感官世界。而芬奇呢?处女座,平日里温文尔雅,却在新世纪创造了无数个经典。
大卫·林奇作品首先是《社交网络》,8 项奥斯卡提名记录,包括其最佳导演,却败给了《国王的演讲》,影评人却道:这是 21 世纪的《公民凯恩》。
《社交网络》这部 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传记片在芬奇的执导下一气呵成,时代感强烈,引发了一场属于“网络时代”的冷暴力战争,可它没能敌过王室题材的《国王的演讲》,但诚如汤姆·汉克斯在颁奖典礼说的那样:入围的所有作品有一部可以和《宾虚》《教父》《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片得到奖杯,而其他电影则能和《公民凯恩》《愤怒的葡萄》一样名留影史。
可能过了 50 年后我们才能印证其说法,但非要从当年入围的影片选择一部作为收藏,我会选《社交网络》。
《七宗罪》和《十二宫》再来是《七宗罪》和《十二宫》,为什么把这两部电影归为一类,看过的朋友都知道它们都是悬疑剧情片,在《电影评论》新世纪百佳电影中《十二宫》排在了第 12 名,芬奇用抽丝剥茧般的影像描述了一个谜样的高级杀手;而《七宗罪》,看过的人太多,Top250 就是最好的实证。
《消失的爱人》和《龙纹身的女孩》接着是《龙纹身的女孩》和《消失的爱人》,这两部电影把芬奇调教女演员的能力显现了出来,又把他在改编和二度创造的才华彰显得淋漓尽致。
旁人都说大卫·芬奇是悬疑犯罪导演的领头羊,但纵观其作品,所有的电影都有本质的区别,类型相同的题材他绝不会用相同的逻辑和影像来炮制,而在《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样的文艺片中他完全像一个遗弃了枪的高级杀手,只用他饱经沧桑的灵魂来求证人心的变幻。
这无疑证明了芬奇的价值,他作为导演从不会把个人特色放到最大,而是在故事和人物以及影像当中去做更改突破,保留其最原始的精华部分。
于是我们在看他的电影时,很快会忘了这是大卫·芬奇的作品,随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他的影像当中,而后才发现自己闯入了一个迷阵,或多或少,在看他某部电影时,就像被灌了迷魂药。
这样的比喻并不具象,他不似林奇那般鬼魅,却最简单直接;也不像贾木许那样游离,却最为纯粹。好似李安,在各种类型题材里发挥出自己作为导演最本能的直觉,这才是大卫·芬奇最为影迷们称道的一点,他从不谄媚和故弄玄虚。
为什么要把大卫·芬奇说个通透?
因为只有在了解导演的创作体系时,才能更深刻懂得其创作的意图。《搏击俱乐部》是他电影中最出其不意的一部,它的快节奏并不只是体现在剪辑上,更体现在其核心上,包裹着一层坚实的精神源泉,我们一步步探寻,一步步深陷,到最后,恍然大悟,这才是最本色的大卫·芬奇。
《蓝莓之夜》、《超市夜未眠》这些年里,数度失眠,想的都是我要看场电影,我要看波兰斯基,要看布努埃尔……可最终,我没能选择他们,而是选择一部我明知道看后会更加亢奋的电影,想起《超市夜未眠》里的男主人公,把夜晚的低沉明媚想象得如此生动;想起《蓝莓之夜》,裘德·洛在咖啡厅里一直等候着能陪他吃蓝莓派的那个人。
所以我跟着爱德华·诺顿一起失眠,但不料却被他的重度矛盾精分所吸引。
在这个大都会的诱惑下,我们花不必要的钱去买不必要的东西,就像片中布拉德·皮特所说,你被这个物质社会感染了,人们觉得 CK 内裤广告里的男人才最有气概,真他妈可笑!
如果说我从《搏击俱乐部》学到了什么,一定是那句:我们都是众生中渺小的一个。
时间越久,我越难以分得清现实与梦幻的差距,多数人活在社会里丢失自我,怯于寻求,女人们渴望着维密天使那样的身材,男人们总觉得买房买车才最有身份象征。可笑,我接受的正统教育文化可不是这些,那些教会我算数历史的老师们也不是这样说的,他们告诉我,要想成为别人,先要成为你自己。
所以我当然会失眠。
恨不得找人打一架,和电影里的主角一样,困在现实里,失眠几天几夜,唤醒自我本能,建造了一个反社会的搏击俱乐部,炸大楼,砸豪车,给自己手臂烙个印记,最后往返于光明和黑暗之间。
《搏击俱乐部》所带给我的强烈冲击貌似还有很多,几年前我不这样想,只是被画面和剧情所吸引,后来我总算尝到了滋味,慢慢接受自己,慢慢反省自己,慢慢改变自己。
这部电影并不像常规电影那般深刻迷人,其实它三观有些崩塌,但它却又在潜意识中让你趋近它所要表达的思想硬核,大量的旁白,对于现代社会造作的批判,男性荷尔蒙力量的伪装以及文明社会的缺失等…
于是,重看《搏击俱乐部》,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东西。
好像大部分人会有同样的困惑,每天都在质疑自己,每天都找不到真实的一部分。
但《搏击俱乐部》同样也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如果我造就了一个完美的自己,这个自我是好是坏?我是不是真正地喜欢他?最后我得到答案,被迫与自我抗争,所以我开枪打死了我自己。
其实这很神经质,但多数受《搏击俱乐部》影响的都是以下人类:活得虚伪和憋屈,严重的精神分裂,重度失眠,对自己的人生缺乏信念,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
当然,世界上总会有人和你一样,也总有人会是你想要的模样。
但这并不重要,你是矮是胖,是丑或美?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善良的品质,所以爱德华·诺顿最后开枪打死了虚幻的自我,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布拉德·皮特所造就的完美化身看上去确实够酷,自由的灵魂,诱人的身材,不羁的态度,对待一切都像屎一样。
可对于中国人看来,这是具有争议的。
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是以“儒家”为基础的道德思想,以“人”为本,性本善。
但社会的变迁让我们越来越远离这其中的含义,每天都依靠网络社会的假象来度日,每天都在接受父母成家要本钱的的命令,每天都强迫着自己做些不喜欢的事情。真正率性洒脱的人,少之又少。
《搏击俱乐部》阐述方式非常自由,等你看完它,你仍然有些不知所云。于是你慢慢整理自己的脑子,一遍又一遍问自己:我刚刚看到了什么?
爱德华·诺顿最后牵着海伦娜·邦汉-卡特所饰演的玛拉的手说:你认识我这一年是我最诡异的一段时光。
他在洞穴里找到了精神依托,我们在银幕之外找到了精神源泉,不得不说,大卫·芬奇有些怪异,可这怪异,又足够有趣。
而《搏击俱乐部》的结尾一定是我观影以来看过最棒的结尾,男女主角牵着手看着大楼窗外,镜头逐渐拉开,《Where is my mind》响起,窗外的景象像一团绚烂的烟花,愈发高潮,世界末日般的光景,直到终结。
我们总在失眠后懊恼不已,为什么会睡不着?青春流逝了大半,陷入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又或者,像某个剧作家,深沉思考着,无法进入梦境,左右为难。那就看《搏击俱乐部》吧,它那浓烈的荷尔蒙会让你沉迷在暴力空间,你会自我疑惑,自我报复,最后自我毁灭,毁灭到只有躯壳时,睡意来了,眼睛无比沉重,闭上后,暗黑来袭,仿佛再也不需要梦境了。
我好像被迫看了一遍《搏击俱乐部》后,有了新的生命启示,或许失眠真的是件很棒的事情,但你知道,总有一天,你会睡下,再也不会醒来,直到你真正地死去,灵魂无处安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