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夏令营驱动力每天写1000字
晨读感悟:奖励和惩罚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人的热情

晨读感悟:奖励和惩罚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人的热情

作者: 安月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7-10 20:54 被阅读158次

                1

作为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不写作业。

面对学生做作业拖沓,不准时完成甚至不完成的情况,教师会怎么办呢?

一般而言,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的惩罚。

那么,这种胡萝卜大加大棒政策真的有效,或者说长期有效吗?

答案是否定的。

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们平常能见到的惩罚措施有罚站、写检讨、抄课文,严重的还有叫家长等。

惩罚过后学生就真的改正过来了吗?

多少次事实证明,没有啊!

再说奖励,本来学生好好完成作业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当他因为做得好而受到奖励时,关注的重点容易从作业变成奖励,长期一来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

晨读感悟:奖励和惩罚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人的热情

                2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要想提高成绩、提高生产力、鼓励追求卓越,就要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

于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大行其道,被应用在各个方面。

哈弗商学院的特里萨·阿马布勒发现:外部奖励和惩罚对推算新工作很适用,但是对探索新工作可能具有破坏性。

《驱动力》一书提出: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意思的重复性工作需要管理,而有意思的非重复性工作依靠的则是自我管理。

丹尼尔·平克在书中分析了胡萝卜加大棒失效的7大原因:

会让内在动机消失;

会令成绩大幅下降;

会扼杀创造力:

会抑制了善行;

会鼓励欺诈、走捷径以及引发不道德的行为;

会让人上瘾;

会滋生短视思维。

“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好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了苦工,又把游戏变成了工作。胡萝卜大棒让我们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少,不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多:本来是要提高积极性,却降低了积极性;本来是要激发创造力,却抑制了创造力。”

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说,花精力激励人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坐在你车上的人是合适的人,他们会自己激励自己。”

晨读感悟:奖励和惩罚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人的热情

                3

《驱动力》提出人的第一驱动力是来自基本生存需要的生物性驱动,第二种驱动力是来自外在动力,即奖罚并存的萝卜加大棒模式,第三种驱动力是来自内在的动力,内心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欲望。

第三种驱动力才是真正能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方法。

爱德华·德西说,人类有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

《驱动力》也讲到,“人类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会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掌握权,希望自己引导自己。”

幸运的是,第三驱动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第三驱动力并不能时时发挥作用,它还需要一些外界刺激。

那么,如何发挥第三驱动力呢?

①自主

自主是指自己能作主,尽量自己创造自主的环境。

如何实现自主性呢?

就是要能够自己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和谁做。

②专精

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

怎样进入这种专精的状态?

工作或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易引发挫败感,太容易又没什么意思。

有点难度有点挑战的状态下更容易进入状态。

③利他

秉承利他思想,制定正确的目标。

拥有利他思想的人,走得更远。

前几天弗兰克在饭团发了拆书的方法,有位小伙伴的评论堪称精辟,他说:弗兰克不仅自己是佛,还教我们大家成佛。

《驱动力》提出,这个时代不需要更好的管理,而需要自我管理的复兴。

愿你我都能积极发挥第三驱动力,复兴自我管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感悟:奖励和惩罚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人的热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vu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