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中的故事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黄鹤楼,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黄鹤楼,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作者: 何崇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0:43 被阅读7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当李白把这首诗写出来的时候,肯定没有料到自己的生日派对会是如此,得到众人所推敲,甚至后来在里面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变成了人们所向往的地方,有些人从千里之外的大漠赶来,也有些人从仙鹤的东海之滨赶来,也就是为了目睹当年他所走过的地方。
    黄鹤楼一楼大厅内的巨幅壁画

    这应该算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自除夕之夜出发以来我们一家四口就这样确定了这次“楚国”之行,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把这次旅游地定为武汉、宜昌、荆州。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昌是武汉的文化中心;汉口是武汉的商业中心;汉阳是武汉的工业中心。

    武汉有名气的景点不是很多,除了黄鹤楼和归元寺,再让别人想也许就是“热干面”和“周黑鸭”了。每年的3月至4月初是最佳旅游时候,显然我们来的并不是时候,故只能直奔向黄鹤楼这个主题了。

    大门外的牌楼
    下午4点多我们进入武汉市,经过“一条飞架南北”长江大桥,便到了黄鹤楼公园。天开始下着毛毛雨,漫步在黄鹤楼的台阶上,心情也随着黄鹤飘飘然起来。

    在没有到黄鹤楼之前,我已经把诗句里面的景象化为自己的想象了,因为黄鹤楼就是濒临于江水,能够登上楼,就看到浩浩殇殇的大江大浪,而一到达这里之后,事实上会让人有些失望,因为是大年初二,周围又是江流,这些都只是川流不息的人潮和车海而已,但即便如此,黄鹤楼就是一个人们所向往的地方。也只有真正走进它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为什么,千万人都想要过来一睹它的风光,来到黄鹤楼,那样一座如此巨大的楼阁,就架空在你面前,这时你才知道,这样的楼座是跟温州老宅家中的小亭台比不得的,映入眼帘的是飞扬跋扈的几个大字——“天下江山第一楼”,写得如此正气浩然,颇有当时李白的风骨,由于当年的黄鹤楼已经因为战乱毁坏了不少,所以说我们所看到的黄鹤楼是经过多年翻修以后的成品,因此会多少有一些现代人造景点的气息。

    唐,阎伯理的黄鹤楼记
    傍晚时分,春雨连绵,待我们拾级而上到黄鹤楼时,天色开始昏蒙,已是夜幕降临时分了。新建的黄鹤楼,依旧吃立在古称“黄鹄山”的蛇山,与古代有所不同的是,其并非象历代历朝重修那样设址,而是向东上延,几乎延至蛇山之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古楼旧址己被长江大桥占据,再有就是新楼比旧楼已大出几倍,不得不上移再上移。
    千禧年的大钟

    排队约一小时左右终于挤进这座大楼,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抬头仰望它的顶端,上面的壁画会让你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种无可比拟的境地,这好像是佛教里面的顿悟一般,浑身心也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因此壁画由下沿上去,也会把人的心慢慢向上面提,也因此可以感受到古代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神灵宗教的向往,壁画上首先是由瓷砖拼接而成的一幅仙鹤图,画中景象,皆在云雾之中,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令人神往。而这幅图画的就是当年古人观览黄鹤楼的景象,上面由于画了仙鹤,所以说更让人对这座楼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一些传奇性的想象,因此在这里也流传出不少有关于飞升的神话。




    13位文人墨客的造相
    再接着往上面登楼,便可以一览整个武汉的奇丽景色,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整个大楼便会由一种霓虹而璀璨的光芒所照耀,整个楼显得金碧辉煌,加上周围的景色,会让人觉得这座楼确实是通往天际的最好阶梯,而除了黄鹤楼这座主楼之外,周围也还有一些小楼做陪衬,出去之后,还可以慢慢走上一定的阶梯,看到一座大钟,碑立于高堂之上,仿佛是作为祭祀的展览品。就黄鹤楼整个来看,共有四层,由于古往今来,不少的文人骚客曾经到这里,来表达自己的仕途情怀或者是垂丧之意,因此周围都可以感受到文人诗词的气息。
    夜灯初上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崔颢一首诗,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更使得黄鹤楼名声大噪。

    再回到南门,进去就是鹅池,相传是王羲之养鹅处。右手边的亭子里,一块石碑上刻着一个大大的鹅字,是王羲之的墨宝。

    一对相濡以沫的仙鹤
    冬去春来的黄鹤楼,鲜有翠绿浓郁,只有厚重的历史感。走过鹅池,向东就是紫薇苑。进门抬头,惊见一棵硕大的红梅树!树上朵朵红梅花,娇艳芬芳。哇,一阵大大的惊喜,脚步变得轻盈,忘却了饥肠辘辘,朵朵红梅花就是我的盘中餐啊!物以稀为贵,我的家乡温州是轻易见不到梅花的。梅树在一座成排的瓦房前。暗红色的木漆,屋顶的青砖,更映衬出梅花的高贵典雅。屋后绿树成荫,屋前梅香扑鼻,一派古色古香。

    正在我辗转各种角度拍摄红梅时,眼角处忽然照见二十米开外的一株腊梅,在青砖红屋的掩映下,黄艳艳,娇滴滴。闻香,拍照,轻轻抚摸,梅花香自苦寒来,怎么也爱不够……

    远眺下的武汉城

    一路向东,眼前出现一片花圃,各色梅花竞相开放。含苞待放的,香艳正浓的,大的,小的,红的,白的,黄的,争奇斗艳。淡绿色的花苞,尤其吸引我的眼球,骨质清奇,清新脱俗,似出尘仙子。幻想自己亦是花中一员,清香娉婷!

    黄鹤楼共有12位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代的诗篇,其中还有毛泽东的诗词。

    和不少60后一样,我也是从毛主席诗词中知道黄鹤楼的。只是未有缘涉足,所幸的是过去的黄鹤楼已经复建,重新变成了楚天胜景。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白云阁

    古人写诗,最怕重复。可是这首诗开头,三个“黄鹤”却重复的天衣无缝。有时间,有空间,有黄鹤,有神仙,还有说不尽的历史沧桑。后面四句,更是现实和历史的对照,把个人置身于大时空中,体会时空的苍茫感。后来,大诗人李白来了,提笔正准备写“到此一游”,突然看到了崔颢的诗歌,顿感无从下手,如果写不好,会丢了自家的名头,到最后只感叹了一声:“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连李白都深深拜服的诗作,果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

    黄鹤楼地处交通要道,李白还是要一而再再而三来的。李白,后来写过黄鹤楼吗?确实写过。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歌当然是好诗,但这首诗里,黄鹤楼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中的一个要素——地点,而不是正面写黄鹤楼。想必,崔颢《黄鹤楼》的阴影,一直会在诗仙李白心中徘徊不去。直到有一天,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写下了这首诗,才算出了一口恶气。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很容易看到这首诗与崔颢《黄鹤楼》的共同点。崔颢不怕重复,开头连用三个黄鹤,李白也不怕重复,开头连用三个凤凰。昔人骑鹤登仙,黄鹤不是凡鸟,凤凰那更加不是凡鸟。而且,而且,两首诗,都押同一个韵,还都以“使人愁”作结。

    于是,就有很多人打嘴仗。两首诗无疑都是最好的诗歌,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有人说,李白的诗更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那是家国情怀,大气磅礴。相比之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只是故乡情结,要小很多。但也有人说,崔颢的诗更加超妙、高古,也更加雄浑,所以崔颢的诗更好。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是说,写文章常常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很难说谁是第一名。武功武术呢,不一样,谁不服就真刀真枪干一场,岳飞枪挑小梁王,李元霸手撕宇文成都……高下立判。

    两首诗谁高谁低,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但我打心眼里佩服,李白就是李白,不服就来战,不打嘴炮。
    从黄鹤楼远望长江大桥
    从黄鹤楼下来,雨慢慢开始下的很大,漫步在雨中,我不由得浮想联翩,黄鹤楼虽是人造景点,但重建者的观点很明朗,即今日的重建不属文物修复性质,只要再现或表现古代建筑的风貌,使后人能重新领咯其特有的艺术情趣则可;在重建时,只要能体现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氛,供人纪念,引人追怀,就应允许根据现实情况,对历史的原型进行再创造。所以,重建者致力塑造的是一个新的超过古代的黄鹤楼。
    金碧辉煌的黄鹤楼

    突然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黄鹤楼真正让人留恋的不是仙鹤,高处不胜寒的文人骚客。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己亥年大年初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鹤楼,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p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