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YangSiR说事-23.10.25.】 文字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作息还是蛮有规律的。一般晚上九点半休息,次日凌晨四点半起床,属于典型的“早睡早起”作息。以至于小家伙曾不止一次的玩笑着说我,“已经提前跨入老龄人队伍”了。
老年人就老年人吧!谁都有变成“老年人”的时候,只不过是“谁早谁晚”的问题。
记得应该是前天的晚上,不知是因为晚间为了写文码字需要而喝了一杯咖啡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到了惯常的休息时间,居然一点睡意都没有——倒也确实很长时间没喝咖啡了。不过现在发现,这玩意可真不能喝,特别是在晚间的时候。尽管小区里的老中医曾多次提醒过我,说是“喝点咖啡有助于活血通络,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概率”。但不管怎么说,晚上喝咖啡对我这样年龄的“老年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那一天晚上,一直捱到近晚上零点时,神经系统依然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
子夜时分,孩子急急忙忙的穿衣出来。嗯?这个时候她出来客厅干嘛?估计是看我书房的灯还亮着,这货边穿衣服边过来跟我说,“老爸,你有没有觉得刚才我们家的房子在摇晃?”
“什么意思?”我有些莫名其妙。
“我的意思是说,会不会是地震了?”看起来这家伙好像还心有余悸。
“地震?不会吧?”对于她所说的事,我倒还真没怎么注意。尽管在一周前,也是同样的一个晚上,据说在江苏南部有过小级别地震,第二天在网上有很多周边的人在聊这个事情,有的人还煞有其事的贴出了相关的图片,以证明他们所言非虚。但就算“有图有真相”,那一天的晚上我同样也没怎么感觉到,依然我行我素的在家里睡觉,而且貌似还睡得比较沉。
“但我的感觉,应该是不会错的。”小家伙很坚持。
“没事的,回去睡吧!”我劝慰着。见其还不愿意动身回房,于是只得给她再一次灌输“科学知识”。因为孩子对课本上的知识,没有丝毫的免疫力。
“说到底,我们这里不属于‘地震带’的范围,出现地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说道,“嗯,这个问题当初老俞没跟你们讲吗?”我说的“老俞”,是我的同事。严格来说他还是我多年前的学生。当初孩子在这里上中学时,“人文地理”和“历史”的内容是老俞教她的。
“应该讲过吧,我也记不清楚了。”孩子回答道,“虽然不处在地震带,但有没有那么一种‘例外’的可能,我们这里真的发生地震了?”孩子好像还在纠结着。
“要说到‘例外’,凡事皆有。就比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在走背运时,喝口凉水都能塞牙’,这就是典型的‘例外’。但我以为,在我们这片区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真的‘几乎为0’。别纠结了,去睡吧!不早了,明天你不还得上班吗?”我再一次的劝她回房休息。尽管孩子不情不愿的,但最终倒还是回去了。只是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房间还传出了声响,估计还不能安心的睡觉。
一夜无语。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朋友圈又被刷屏了,而刷屏的关键词就是“地震”。又有很多人在那里狂聊,各种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图片也粉墨登场。那情形,好像此地真的已经发生过一场地震了。
但一直到现在,G方也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的态度。不但这一次没有,一周前的那一次所谓的“地震”也同样没有任何的消息。
其实说到底,有没有发生“地震”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一事件的主观感受。很多时候,那一类莫名其妙的感觉,会在自己一次次潜意识的肯定中“存在”,以至于觉得自己身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这个地球是很微妙的,很多的问题或许永远都无法得到解答。就比如《爱我中H》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它的首句应该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歌词变成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遍找各类资料,都说歌词原本这里就是“星座”。我确信自己还没有老年痴呆,而我对自己的记忆又“非常自信”。那问题是,歌词中“五十六个民族……”的印象中谁给我的?又是什么时候塞进我的脑海里的?
“认真坚持”,会不会成为自己最后的劫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