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几年前还是个陌生的词汇,而现在却已经成为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热门频道。我并不是在描述如今区块链的火热以及未来的远大宏图,而想说:
区块链的从业者,大都是半路出家的。
远的不说,说近的;陌生的不说,说熟悉的。咱们都熟知的李笑来老师,宝二爷,算上时间,入门也不过只有几年,就已经算是业内的“前辈”,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平时聊天过程中,得知大部分朋友都是去年进来的。
好了,那问题来了,面对新的行业和一个新的领域,如何快速学习成长呢?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刻意练习
-
NBA神射手雷阿伦长成之路
-
我的声音艺术的学习
-
我的区块链翻译经历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百度百科
刻意练习是我一直坚持的方法论,让我收获良多。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断地用科学的方法提升自己,持续成长进化,才是正确的人生路径。
刻意练习中文版的书名叫《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书中理论的论证和实践方法都很有借鉴意义,当时为了方便记忆,我自己将这种方法命名为:3F训练法。即:
-
Focus(专注)
-
Feedback(产生反馈)
-
Fix it (修正)
这三个F,是持续练习过程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任一技能(甚至思考)的训练,都符合这种模型。
螺旋上升的图
大段引用确实能省很多文字,但我不想做抄书党,如果你对刻意练习有兴趣,可以自己阅读书中的内容。
NBA神射手雷阿伦成长之路
雷阿伦,除了篮球球迷以外,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简单介绍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04305/50c3e4eca0e90655.jpg)
雷·阿伦(Ray Allen),是NBA神射手,NBA常规赛3分命中数居历史第一位。(2014年1月8日,累计2973个)。
数据是死的,对外人来说,2973个三分球,只是一个记录,而只有雷阿伦自己才知道,为了达到这样的成就,他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如果你是篮球迷,这可能是你从未观察过的视角:
上图绿色划线中,展示了雷阿伦投篮时,完美的平衡性。下面简单列举的几个关键要点:
-
双脚起跳
-
竖直举球
-
下巴直收
-
手肘角度
-
软手投篮
-
……
这些非人话的术语,尚不能概括这种投篮动作的练习的复杂程度。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练习、反馈、纠正,他才练就了机器人一样的精准程度,每次投篮,就像固定程序一样,到点即执行。也就是说,只要他完成练习时达到的每个指标,球就大概率能进了(怎么越说越像智能合约了,哈哈)。
回来,讲NBA的,太遥远了。说说咱们自己,球友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投篮时球一出手,手指的用力不协调,就会感觉“哎呀,歪了”,这种感觉,其实就来自于长期练习后的反馈(Feedback),而这种反馈,就为我们提供了纠正(Fix it)的通道,下次我们就得想办法,让自己出手时掌握好用力的方法。这其实,就是刻意练习的全部。(一本书,就是一句话了)。
我的声音艺术学习
前几年,机缘巧合之下,我接触到了声音艺术,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我成为了辅导机构的教员。回头想想,我的学习过程,也是遵循了刻意练习的路径。和篮球类似,但比篮球更虚。但是,只要有法,系统学习和提高,你也能快速掌握。
对于一位初学者,
气息是否通畅?
有没有压喉,挤捏?
口腔是否积极?
更深的层次有,节奏是否合适?情绪调动是否得当?这些往后说,越来越感觉是个玄学。而这些还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多听,多说,多反馈纠正,你就会得到一双灵敏的耳朵。
附上一张我自己画的声音训练的思维导图,放心,不是网上找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04305/6537fd86cc6c083e.png)
我的区块链翻译经历
从接触区块链,到真正进入币圈,我也一头雾水。
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区块链翻译(至于为什么选择翻译方向,以后单独写文说)。开始时,啥也不懂,硬着头皮查词典,疏通句子,学习专业词汇。后面慢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拿到一篇文章,基本上很快就可以上手。
这一路,我思考过这些:
-
如何理解这些外文
-
如何准确转化成为中文
-
如何让读者更容易懂
-
如何保留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绪
-
哪些内容对读者会有用
-
哪些内容能帮助读者和自己更快提高
-
对一篇文章,翻译完就可以了吗?自己能否做更深入浅出的解读
-
……
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我用3F训练法践行和在区块链领域成长的过程。写作的这3个月,我对区块链的理解,比去年一年的理解深入了很多倍。
这些问题,有些是已经想清楚了的,有些是还在思考正在践行的,有些可能是我还没想到的(希望你能给我指点)。
螺旋不是轮回,成长没有终点
上面我以我自己的例子,简单介绍了刻意练习在我身上的效果。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案例数不胜数,我举自己的例子,是希望让你明白,你我并不遥远。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一起加油。
(全文完)
参考内容: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听风说币: 区块链中文字幕组成员。微信号seeknsee,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听风说币,我们一起,思考、进化,践行、成长。下面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你来扫。你也可以在我公众号或币乎文章中留言,咱们私撩~(不是错别字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