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夕都有哪些好玩儿的事

作者: 谢玩玩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7:16 被阅读82次

    七月七真是不必说的日子!

    王母娘娘用簪子划了银河,把牛郎织女分隔两边,唯七夕才可一聚。这个故事,谁没有听过?

    秦观的《鹊桥仙》写来倒是豁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么想的人可不多。平生相思最苦,所以汉末古诗十九首里,第一篇就是《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虽然白描,字浅情深,难怪是千古佳作。

    西晋傅玄在《拟天问》中写,“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许多人以为他写的是废话,仿佛别人不知道似的。

    但别人的确不知道。

    牛郎织女会天河的传说,东汉前是没有的。具体什么时候,却不好说。《史记·天官书》写织女是天帝外孙,和牛郎是分开的记录。

    傅玄以后的南朝,这则传说就更细致了。《续齐谐记》中记载,七月七日织女渡河会牛郎,诸仙悉还宫。桂阳有个叫成武丁的人,得了仙道,因此被召还,三年后才回到人间。也是两人相会,不过声势浩荡,与后世老黄牛孤身送牛郎上天的凄清比起来,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牛郎也是仙呀!所以要拜他。

    七夕晚上时打扫庭院,设案几,期待二星降福。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织女星降临,应巧了。

    七夕的巧果,譬如《东京梦华录》中加了捺香、方胜的“笑厌儿”,魏晋南北朝是没有的。大多是酒脯及当季水果,守夜以拜,“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

    唐代杜牧《秋夕》中所写,“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即是此景。

    不过这项风俗早在汉代就有了。

    西汉初,七月七日时,宫中要临百子池,演奏于阗乐,再用五色缕相缚,称之为“相连绶”,有永结同心的意思在里头。

    穿针乞巧是汉宣帝年间才有的事了。宫女们七月七日晚上在开襟楼穿七针,延续成风俗。魏晋南北朝时,有钱人家穿针,用的是金银鍮石(黄铜)。

    东吴权臣诸葛恪曾拿这项风俗来为自己解围。有一回,他不小心叫了南阳韩文晃父亲的名字。韩文晃很生气,质问他说,当着儿子的面叫父亲的字,这合乎礼仪吗?诸葛恪说,七月七日晚上,女人们向天穿针,难道不知道天色昏暗,以至于穿针很难吗?而是另有寓意啊。我当着你的面称呼你父亲的名字,也是饱含深意啊。

    真是十分漂亮的回答。

    除却惯常的七夕相会,七月七还是很可一说的日子。

    七月七要晒书曝衣。

    早在东汉《四民月令》即有记载,“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然而魏晋晒书,与别个朝代不同,颇有魏晋风流。

    最有名的是郝隆袒腹。七月七日这天,他在自家院中仰卧,人问其故,他悠然自得地说,“我晒书”,以自己满腹经纶为傲。郝隆的确颇善机锋。后来他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讽刺谢安“小草远志”,志大才疏,桓温以为然。这与东晋周顗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指着他的肚子问,此中有何物?周顗傲然回答,可容卿等数百人,气魄非常。

    郝隆晒的是满腹经纶,阮咸就颇有些赌气的意味了。诸阮隔道而居,北阮皆富,南阮贫,阮咸虽然在后世与族叔阮籍同列为竹林七贤,但两人都穷困潦倒。七夕时,北阮晒纱罗锦绮,阮咸用一根竹竿将自己穿的粗布短裤挂起,放在庭院中。有人问起,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有意思的是,王隐《晋书》中记载,不愿被曹操征辟,以风痹之症推辞的司马懿,在躲了七年后,因为七月七日到庭院中晒书,被曹操的使者发现,威胁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这才出来做官。

    魏晋玄学盛行,七月七被赋予了很重的宗教意味,有很多关于神仙们的传说。

    著名的仙人王子乔,成仙三十多年后,在嵩山见到一个叫桓良的人,让他通知自己的家人,七月七日与自己在缑氏山巅相见。到了那一天,王子乔果然骑着白鹤来了,可望而不可及,盘桓数日后才离开。

    七月七还有配药的习俗。以松柏入药,以为长生不老。有些地方,女人们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至今,广州有些地方还认为七夕晚上采的水不会变质,因此很多人晚上上山打水。也有一些寻常药物。例如把槐树枝切小段,煎煮到绿色,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煎苦瓜治眼,清心明目等等。

    七月七日还要吃糜。糜,就是黍。古时七月黍熟,又以七为阳数,所以把糜粥当做很珍贵的食物——现在可都不这么样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七夕都有哪些好玩儿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b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