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首页投稿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淡漠的彝族年,遗落了儿时味

儿时的年味|淡漠的彝族年,遗落了儿时味

作者: 隋憶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3:28 被阅读225次
图/网络

2018改革开放已然过了四十年,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彝乡也不再是往日穷困的模样。可是,就像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一样,彝族人最重要的节日「彝族年」也淡漠了。

是的,四十年,足以让一个天真幼稚小孩成长为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足以让一个努力发展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也足以让某些东西流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成为永远的回忆。

而有的东西,有些文化,有些美好,尚且用不着四十年之久,便淡漠了,丢失了……

是的,不得不承认,只有十几年,彝族年淡漠了,不复当时年味了。

彝族年淡漠了,儿时曾真真切切体验过的年味十足的彝族年被遗落在了岁月的长河里 ,了无痕迹……

儿时的记忆已黯淡了许多,但那些童真岁月里彝族年带来的快乐依然鲜活在记忆的深处,萦绕于梦中。

那时的彝族年是隆重的,是充满温情的

村里勤劳的妇女们会在十月初到山里砍过年柴,割厥草,为十一月份的彝族年做准备。

男人们要在十一月初上山砍竹子编呷几「一种用竹子编的竹制品,彝族年必备,每年必须换新的」。

孩子们则满怀期待地在忙碌的父母身边帮着忙「更多的是捣乱」。

屋前的草地上常常坐着一堆老人,阳光下舒展的笑容似乎可以掩盖岁月的沧桑。

那时的彝族年,是隆重的,是带给每个人快乐的。

彝族年的第一天,每一个队的男人多会被聚集到一起,然后挨家挨户地宰猪。

图/朋友摄

那时村庄上空飘荡着的猪的嚎叫声是儿时听过的最好听的音符;那时用厥草烧猪毛的烟寥寥升向天空的景像是儿时见过最美的风景;那时一家老小忙进忙出的张罗祭祀的场景是如今最难忘的温暖记忆。

彝族年的第二天,妇女们要灌猪血肠,尽管那时只有加点土豆,她们也总会想尽办法把它弄的好吃一些。彝族年后的十几天血肠便是餐桌上的主菜了,为了家人,她们得做的好吃些。

男人们则会在这一天去邻居家串门喝酒吃烤肉。

孩子们在吃饱喝足后,也顾不得把新衣服弄脏了被母亲训斥 就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疯玩,或者带个小锅从家里带来各家的猪肉在草地上「野餐」。

老人们则相约老地方晒太阳,看着疯玩的孩子们,露出满足的微笑。

大凉山的十一月,已然一副冬天的模样,但是冬日的暖阳从不缺席,暖暖的阳光下,节日的气氛笼罩,幸福不可阻挡。

彝族年的第三天,男人们要把猪肉分成几份,女人们要炖猪腿,做冻肉,为第二天的拜年做着准备。「彝族人拜年猪肉、冻肉必备」 孩子们则津津有味地啃着被母亲削过的猪蹄。老人则坐在火炉旁给忙碌中的儿子儿媳烧水。

火炉旁,奶奶慈祥的微笑,灶台边母亲忙碌的身影,还有父亲分的整齐划一的猪肉,那是儿时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温馨画面。

第四天就是拜年了。彝族人拜年的对象,主要是夫妻双方的父母,女方的哥哥姐姐,男方的舅舅等。  蹦蹦跳跳的孩子跟着父母走亲访友。 会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给的压岁钱,那时的压岁钱不会很多,够买几个糖却但总叫人开心好久。

拜年    /网络

那时,改革开放的成果尚未惠及闭塞的山间农村。物质条件很不好。记忆中家里的过年猪总是超不过两百斤,有的时候甚至连过年猪都没有(要么养到半道死了,要么没有钱买猪养),可是,每年的彝族年还是会很有味道,父母还是会尽力周全地置办过年要的东西,认真地祭祀祖先,想办法给孩子买几件洗衣服,尽全力给老人一个满意的彝族年。

那时,打工潮还未涌向农村。所有人都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获,在七月过火把节,然后等待十一月彝族年的到来,过着清贫的日子,享受着宁静与美好。

后来,那群在草地上疯玩的孩子,被送进了学校,他们健壮的父母没入打工的浪潮里,远走他乡,他们的爷爷奶奶为他们做饭洗衣,再也没有时间坐在草地上晒太阳。

父母成了打工仔,他们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的爷爷奶奶成了孤寡老人……

之后的彝族年,只有老人和孩子固执地期盼着,然而孩子期盼的不再是新衣服和坨坨肉,老人欺盼的不再是来年安然。他们只期盼自己在外面打工的亲人能够回家与他们相聚。

很多打工的人会在每年的彝族年回家过年,只是过年所有的东西不再是自己亲手做的了,而是用打工得来的钱买的了。祭祖也被草草了之。

一切不在那么隆重了……

有的人匆匆过完三天彝族年,又开始买火车票准备回工厂工作。只是为了多挣点钱。

孩子们的新衣裳越来越多,老人们养的过年猪越来越大,只是 彝族年淡漠了,老人孩子们的笑容不再灿烂而是掺满了苦涩。

也许,彝族年的年味是老人和孩子们的眼泪冲淡的……

现在,改革开放的成果散发的光芒照射进了每一个穷乡僻壤,经过国家的帮扶,彝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再也看不到土坯房,再也不会有人家养不起过年猪了,回家过年也不必匆匆而来,匆匆而返了。

只是,彝族年真正的淡漠了,儿时的年味彻底遗落了。

如今,为了不麻烦,很多人不会再去砍过年柴,割厥草,编呷几,一切都是买买买。

如今,为了节省时间,宰猪不会再有一队的人一起了。

如今,“为了跟上时代,不迷信”祭祖越来越简单,很多必要的乡俗民规被无视。

如今,因为过年猪大,可以灌很多肉肠,所以很多人不再灌血肠。

如今,很多人会为了撑面子,给很多的压岁钱,拜年成了“高价卖猪肉”。

是啊!彝族年淡漠了,儿时的年味遗落了,再也找不着了。

彝族年,再也没有人会去邻居家串门了,大多数的人迫不及待地做完该做的事,便忙着微信聊天。那也许是交流的好方式,只是我总觉得坐在火炉旁,吃着烤肉,喝着白酒,互诉心事,互相鼓励的交流方式应该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当初的那片草地,再也没有疯玩的孩子了,因为他们忙着写作业,升重点学校。

当初那些在草地上晒太阳的老人只留下曾经的微笑,早已去往天国。

而那片载满回忆的草地也被开荒种了各种东西。

火炉还在费力地烧着,然而,当初,记忆中的温馨却再也没有了,或许,再也不会有了。

今年,我第一次没有过彝族年。不是学校不给请假,而是我不愿面对淡漠了的,不再有年味的彝族年,所以,我选择了逃避……

淡漠的彝族年,遗落了儿时的年味。

而我,除了逃避,还能如何?

熟悉的景像,却再无当年的感动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淡漠的彝族年,遗落了儿时味

    2018改革开放已然过了四十年,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彝乡也不再是往日穷困的模样。可是,就像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

  • 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

    早晨起来,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窗外挂着酱鱼干、酱鸭,闻到了过年时特有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童年时过年的美好回忆。...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一家人置办年货的样子 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打扫房子时的身影 儿时的年味是父亲准备年夜饭的香味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前两天和老爸通电话,我说寄了年货回去,今年过年这边家里要来人,我不能和孩子回去了。 那边的父亲沉默了一秒钟说,你都...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是一串精美的风铃,只要记忆的风略过,便会响起清脆的铃声。儿时的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在记忆里,...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在附近的小区停了车,我和男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盒,走回这条我住了十几年的老街道。小时候觉得这条街很长,很宽,来回跑...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香甜的滋味 是外婆家的饭菜 触碰出味蕾的绽放 儿时的年味 是漂亮的滋味 是妈妈涂的红指甲 映射出触觉...

  • 儿时的年味|找寻儿时的年味

    推开记忆的门扇 撷几枝岁月的藤蔓 编制成光阴的背篓 搭乘腊月的末班车 去故乡的山村把儿时的年味找寻 ...

  • 儿时的年味‖诗歌: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家家户户烘烤的腊肉 让人禁不住的垂涎欲滴 儿时的年味 是我们拎着灯笼讨来的爆竹 ...

  • 儿时的年味|母亲儿时的年味

    文/罗恺母亲儿时的年味 母亲生于1935年,也是个很普通的乡下人。过年的时候,她常常对我们说起她自己小时候过年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淡漠的彝族年,遗落了儿时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v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