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古代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庸》心得:“礼”的演化!

《中庸》心得:“礼”的演化!

作者: bd33eb86e1f9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17:33 被阅读269次

    01

    “礼”是中华文明最早产生的人文现象!

    “礼”是中华先祖最早创造的人文规范,相传起源于夏,成熟完善于周,是独具中华特色的文化现象。在远古,人类与动物相分离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仍未能自觉地认识到与自然的区别,这时的人本质上是“野蛮的人”。

    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人格的唤醒,人才真正与自然分离。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先祖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循天道、尚人文”,“礼”是中华文明最早产生的人文现象。

    “人文”即人类的文化现象,如“天文”是大自然之现象,“文”有现象、表象之义。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从来没有停息过,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人类是在自我认知中不断前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如此深奥的疑问是中西方哲学的根源,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02 

     “礼”明确了人伦之分

    中华文化特别推崇家庭的作用,其根基在于“家文化”,首先是家庭伦理秩序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稳固的基本社会单元。夫妇、父子、兄弟的伦理关系明确之后,又进一步推至到朋友、君臣关系,之所谓“五伦”的名分定位。

    有了明确的社会人伦关系,才有了社会角色的职责定位,才使人各安其位,各守其责,中华文明由此而源远流长。人伦之分是人与自然分离之后,中华文明又一次大的飞跃,是“循天道”所必然生发的文明进步。

    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天道人伦思想,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独到之处,也赋予了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人伦既分,人性彰显,仁义礼智信之“五常”的倡导,人之美德的发挥形成了儒家文化,从而奠定了几千年的文明基石。

    03

    “礼”的祭祀文化。

    礼”在周朝日臻完善,并形成了礼法经典——“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古文化经典之“十三经”中,有关“礼”的经典占据三席,可见“礼”的重要性。世传《周礼》为周公所作,《仪礼》和《礼记》由孔子编著而成。

    祭祀文化是“礼”的重要内容,分为郊社祭祀和宗庙祭祀。孔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事乎其先”。古人对万物源起的认识,皆归结于“天地者,生之本”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母,具有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形成了富有宗教色彩“天命”观。

    因而在祭祀时,首先是对天地的顶礼膜拜,之所谓“郊社之礼事上帝”,以表达对天地的崇拜与敬仰之意。其次是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就像祖先仍然在世一样,之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祭祀时,祖宗牌位排列有序,犹如树木之本末不能倒置。依然是“循天道”,体现生命之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始祖是一个家族的根,排在中间最上位;左侧排列二世、四世、六世,称为“昭”;右侧排列三世、五世、七世,称为“穆”。

    这种昭穆的排列,犹如一棵大树,枝与干,干与根,枝干相系血脉相连,共同担负着光宗耀祖的责任和义务。所有参与祭祀的人,都按照贵贱之分排列顺序。所谓贵是指地位高责任大,所谓贱是指地位低而责任小。贵贱也并非后世所理解的带有世俗偏见的身份象征,主要体现责任担当的不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各尽所能。

    04

    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篇》)祭祖如同祖先在,祭神如同神在。孔子说:“我不亲自参加祭拜就如同没有祭祀。”祭祀作为主要的礼仪,孔子强调亲身祭奠,表达一种对祖先的诚意。

    祭祀的本意就是“祭如在”,缅怀祖辈,仿佛依然活在当下,实属一种心理寄托。中华民族有四大祭祖节,直至现在依然保持着较好传统风俗。

    春节祭祖,春节是中华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如此重大的节日里自然不能忘记祖先。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安放供桌,摆好供品,悬挂祖宗家谱,全家人给列祖列宗拜年。

    在年幼的心里,对此充满了神秘感,细细地端详着历经日月沧桑的家谱轴子,那些陌生的名字仿佛依然是活在眼前。家里非常重视祭祖,每餐必供,母亲每到吃饭时都要催促,犹如对待活着的人一般。最怕晚上祭拜,有种阴森可怕的感觉,往往硬着头皮过去,旋即逃离。这样的仪式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后因父母离开家乡而中断。

    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扫墓踏青,与祖先一起感受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清明节现在成了法定节日,具有浓郁的传统色彩,全民祭祖,是最盛大、最庄重,也是保持最好的祭祖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值夏秋之交,民间相信祖先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奠。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俗称鬼节,祭奠先祖,谓之送寒衣。祭祀文化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几千年来传承不息。一年四季常祭不断,春夏秋冬挂念祖宗,中华文化之深厚在于此。

    05

    “礼”上升为政治合法性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合法性是统治阶级必须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在古代中国,“礼”被视为人效法天地的产物,是天意在人间的体现,代表的是一种宇宙秩序。由最初的人伦之礼,扩充到君臣之礼,最终上升为天人之礼。

    这种天人关系的形成,为“礼”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从此进入了礼治时代。帝王祭祀成为主要的政治仪轨,著名的北京天坛(圜丘)、地坛就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

    人们常说的江山社稷之“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祭祀是国家祭祀的重要象征。此外,还有封禅(shan)、祭泰山的仪式,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盛世帝王都先后举行过封禅仪式,帝王都有封禅的冲动,大多碍于功微德浅而作罢。有些的帝王在奸臣的怂恿下也举行封禅仪式,不过是闹剧和笑话而已。

    “礼”作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祭祀之礼、道德之礼和制度之礼。祭祀之礼担当的是“奉天承运”超自然之意志的功能;道德之礼担当的是“德配天地”的道德合法性的功能;制度之礼担当着设规定范构建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功能。

    梳理历史上治国方式之流变,大致可以分为德治、礼治和法治,各代表一种主流文化,当今社会尊崇“依法治国、德法相依”。德治时代主要指尧舜时期,崇尚个人道德,以德感召民众。

    舜帝是“大德”的杰出代表,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感化重于规范,之所谓老子的无为而治。德治适合于当时的情况,民风淳朴,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落后物质匮乏。

    礼治时代主要指周朝,礼不仅为人伦规范,而且上升为政治秩序的规范。“三礼”成为经典,起到了思想教化,从而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周朝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出现,农业生产主要以合作为主,生产资料共有,私有制处于萌芽之中。

    法治时代主要指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时期。诸侯割据,相互征伐,弱肉强食,战乱不断。王道让位于霸道,诸侯列国都有称霸雄心,宣示武力,纷纷亮出肌肉拳头。诸侯们撕掉了“礼法”的温柔面具,代之于“法治”的强硬手段,最典型的代表是秦国。

    06

    “礼”的演化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在儒家学术体系中,“仁”的概念非常广泛,在早期,孔子认为“仁”就是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即为克制自己,践行礼仪。孔子身处春秋时期,周王朝名存实亡,礼崩乐坏,政治失序,天下渐乱。

    孔子非常崇尚周礼,认为西周的礼治是最好的制度,所以孔子希望恢复周礼,并以此为己任。这段师生对话,孔子回答的极其简洁明了,并说明了实践的方法,在四个方面严格遵守礼仪要求。这类似于宗教戒律,佛教、古兰经和圣经中都有这样清规戒律,严格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克己”是儒家慎独内省的修身功夫,戒慎恐惧,少私寡欲,莫要过分追求感官上的物质享受。有了“克己”的功夫,就能达到“复礼”的境界,由里及表,就不会贪图“视、听、言、动”等耳目感官上的享乐。

    在西周之后的历代王朝中,礼治并非作为主流的治国理念,可作为重要的政治制度一直延续下来,直至古老中华最后一个王朝覆灭。至此,“礼”的三大功能发生质的变化,祭祀之礼成为民间的一种祭祖仪式,道德之礼更强调品行德性和社会公德,制度之礼被现代政治文明所取代。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礼”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而有异化之倾向。由于时有一些有悖于传统礼仪的现象,礼仪之邦的形象受到损害,颇值得深思。

    在称谓上,过去的人尊长者为“您”,同辈为“你”。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无此概念,不论老少通称为“你”,虽然简便,可把尊敬长者为“您”下面的心丢了。一字之差,失去了敬意。再如送礼之事,传统的礼尚往来表达的是相互的尊重,并非看重礼物的轻重。

    现在的礼尚往来逐渐演化为一种世俗的、庸俗的不正之风,有的甚至成为敛财的手段,令人不齿。似乎不送礼什么也办不成,正常与不正常的都得送礼,更为可笑的是求神拜佛这样虔诚的事情也成了给和尚送礼。

    农村的彩礼已变成了金钱的攀比,婚姻成了商品,陋俗恶习盛行,一切用金钱衡量。请客送礼,名目繁多,礼金数额越来越大,人情债成了经济负担。人们既是反对者,又是参与者,推波助澜,愈演愈烈。

    中央八项规定之后,这些陈规陋俗有所收敛,但文明礼仪的养成仍需时日。曾经看到过一段微信视频,一位日本幼儿园的小女孩,下了校车后向老师鞠了一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之感。

    尊师敬长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言传身教是前提,不能掺杂任何利益的东西。教学相长,师生互敬,长久形成一种真挚的情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还有礼让三先的传统,彬彬有礼的言行养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礼仪之邦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心得:“礼”的演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ro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