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为那个遥远的地方就是远方,其实你所在就是别人心中的梦想。
1.
与新朋友第一次见面,什么都是全新的,可以聊天南海北,兴趣爱好,工作美食,人不同问的方面是不同的,但是总会被问到关于我们是哪里人的问题。
“你好,你是哪里人呀?”
“我是湖南常德人,你呢?”
“我是内蒙人呢,你是常德人,那去过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没有,据说那里的竹子是方的是不是?”
“呃,我没去过耶。反倒是你们家乡内蒙,那里是不是真的到处都是奔驰的马儿,而扬鞭的汉子?”
“呃,我也没去过,我住在包头,离草原有点远。我喜欢西藏,去年10月的时候去了一次,太美了,明年还想去一次。明年还规划去一趟欧洲,已经做好了攻略。”
“我比较喜欢像非洲肯尼亚这样的地方,野性自然,这两年努力攒钱我要去一次。你看你看这个照片,是不是很美。。。。。。”
聊起远方来,我们总是滔滔不绝,规划长远,包括所有的细节都规划好设想在内,对那样的生活和那个地方充满期待。
2.
去年流行高晓松那首《诗和远方》时,在很长一段时间朋友圈都在传那句非常有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后下面配图是各种外地旅游的照片。我还看到了我云南的去了我们湖南常德,在竹子旁站立拍照,我内蒙的朋友去了云南,在拉市海划拳,在玫瑰园里闻花香。就像我自己去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一样,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
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渴望脱离原本的圈子,去自己没去过的地方,体验自己没体验过的生活。那些没去过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远方。过没体验过的生活,我们称之为诗样的生活。
你认为的远方,是熟悉的人的家,你认为的家,是别人的远方。
3.
我第一次去云南的时候,所住客栈是两个女孩开的,曾经一位是世界500强的人力资源,一位是在金融公司的分析师。他们之前的工作很忙碌,没日没夜的加班,黑白颠倒。在忙碌喝水的间隙就想等攒够钱就去丽江开个客栈悠闲度日,下午时光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发发呆。他们真的是做到了,在老板想跟她们升职加薪的时辞了职,卖了房和车,来云南开客栈了。开客栈的日子是悠闲的、放松的、愉快的、慢节奏的,时不时还关了客栈去茶马古道学骑马,去酒吧偶遇。
可是,半年后,我在翻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她们回到原来的城市,一个在创业做瓷砖,一个在做新媒体,仍然如之前的忙碌,没白天黑夜。
我微信问她们不是讨厌忙碌重复单调的生活吗?为什么又回去了!她说:我们以为脱离原来的生活,不忙了可以喝茶谈诗就开心,可是过久了习惯了也觉得诗的生活也没有了诗意,远方也变成了家,跟之前的生活毫无所差,所以我们又回来忙了。
4.
我特别喜欢李健曾经说的一段话:眼前生活不是苟且,如果我们有眼前的苟且,也会有远方的苟且,那我们也不会有远方。看似鸡零狗碎的生活都是正常的,诗和远方也有一日三餐,并无其他。
经常在微博上看到一些热爱生活的人,真的把生活过得热烈而鲜活,认真对待刷牙吃饭,认真对待一坐一行,认真爱好身边一花一木,认真珍惜身边一人一事,这样的生活充满着诗意。
前几天,我对我们要远行的助理小妹妹说,愿你有梦也会柴米油盐,愿你前行也懂停留,愿你坚强也能接纳自己的脆弱,愿你远走也懂回头。
往前走是风景,回头看是诗意。鲁迅先生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为了路。而世界本没有远方,珍惜多了也就成了诗。
愿你逛得了巴黎大街,也行走得了乡间小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