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陕北人,我从陕北的黄土地里走来,从沟壑纵横的黄土地里走来。当我在远离他的时候,我越发看清了他的重峦叠嶂。那里有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那里有唱着信天游的父老乡亲,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习俗,无论在哪里,都割舍不掉和黄土地的血脉联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0913/2264cc128441a0f3.jpg)
那在贫瘠的土地上讨生活的背影是陕北人永远的精神食粮,陕北的底色是黄色,一眼看不透的山峁疙瘩,冬天的北风吹过,真像刀子割着,脆冷脆冷的。不过啊,陕北人偏爱红色,过年用红纸剪窗花,老奶奶不一定识得字,可她们手中落下的莺莺燕燕可是活灵活现,趣味十足。还有那闹秧歌的时候,小伙子们腰里系着红腰带,女娃子们穿着红棉袄,踏着隆隆震天响的鼓点欢快的跳着,转着,肆意尽情,陕北人就是这样的爱热闹,小时候各个村子人多,要自导自演一些小剧目,还要排大秧歌,派出一两个打头去别家村子下帖子,告诉人家我们要来了,要集体的,热闹的走亲戚了,如果哪家是出嫁去的,哪家就要管这几十号秧歌队伍的第一顿迎客饭,饸烙下了锅,热气腾腾冲上了天,大家在一个锅里压着面,捞着,真是极为壮观的景象。吃饱喝足,可还要经历一场挑战呢,那村里一定请了当地最好的伞头,搭好了彩门,要和来的人较量一番,双方的伞头在彩门前一问一答,伴着鼓点落下,谁也不甘落了下风,唱和的内容都是临场发挥的!真是精彩的不得了,不时引来阵阵喝彩,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大家的热情依旧,有的还就地架起了火堆。这可是陕北人一年之中最为隆重,惬意的日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人的性格就像陕北土地的广阔大开大合,像流淌过的无定河,黄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豪爽奇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0913/fd38720ae521d925.jpg)
毛泽东说,谁也不能藐视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祖辈辈就靠着黄河边讨生活,黄河冲下了河柴,有些年纪的人们都会讲到他们小时候要去黄河滩上担柴火烧。祖祖辈辈们没有被这苦日子吓倒,他们背着受苦人的称呼,用撅头在土地里找食物,春种秋收是理想的日子,青黄不接闹饥荒也是常有的,上了年纪的人们从他们的脸上的褶子你就能看出来那是在阳光下,星月里,岁月刻下的印迹。老辈的陕北人大多没什么文化,可他们有自己生存的的道理,踏踏实实的对待土地,勤勤恳恳的抓住时间时间,总能讨口饭吃。没有经历过,看见过那份辛苦的人们,谁能理解那份沉默不已和从不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0913/b0be88ae55ac4bab.jpg)
陕北人爱说笑,也木讷,遇见了相识的,摆开龙门阵,谁也不觉得厌烦,好像几辈没见过的亲热,家长里短,天上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新闻,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对于陌生的人和事,陕北人可能没有那么大胆,有时候会有一点羞涩,不过一旦熟络了,你一定能体会到纯朴的陕北特色热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0913/f06bfd000125aba1.jpg)
我看到毛泽东转战陕北的电视剧,看到剧中那些挽着羊肚子手巾的陕北老汉们,看着那把腰鼓打的尘土飞扬的小伙子们,看着那女子们放声唱着信天游,虽然讲述的是七十多年前的故事,但一点也不陌生,那就是活生生的陕北人,日子再苦,光景再难,只要心里的气舒畅了,就是那么的活力十足,斗志昂扬。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0913/0d8693687b018501.jpg)
陕北人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和着无尽的苦难和辉煌,踩着黎明时分的劳作号子,日子还在继续,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