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良师语录春梅书房共情篇婚姻育儿
一对夫妻要成为灵魂伴侣,这10个共同点,最起码要满足7个

一对夫妻要成为灵魂伴侣,这10个共同点,最起码要满足7个

作者: 李弯湾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2:13 被阅读657次

文|李弯湾

人们总在聊“知己”“灵魂伴侣”,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社交快餐时代——快速认识、快速了解、快速厌倦、快速离开。

有些人,刚加了好友没几天,仅凭着一个头像就展开聊天与勾搭,一个晚上的工夫,基本就确认了对方是自己的“知己”,然后过了几天就换一个“知己”了。

有些人,刚恋爱没几个月,就在朋友圈秀,“人世间你最美好,在兵荒马乱的世界,你安放了我的灵魂”——这是表白对方是自己“灵魂伴侣”的意思了。

但事实上,相比起见色起意和咋见之欢,一生是那么漫长,两个人要在——别说一生了,就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相处下来,还能互不讨厌的话,就已经很难得了。

在漫长的一生看来——知己,灵魂伴侣,这些东西,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奢侈品都要奢侈一万倍。不信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十年前那些被你奉为“知己”和“至交”的人,现在哪儿去了?

更何况,男女之间,隔着性别差异,还要直视现实的残酷与复杂,要找到所谓的“灵魂伴侣”,不亚于中500万大奖。但,现实中,“灵魂伴侣”还是存在的——比如,钱钟书与杨绛,王小波与李银河,就是灵魂伴侣的代表。

假如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有据可查的恩爱夫妻是灵魂伴侣的代表的话,我们可以看看,一对男女,要是“灵魂伴侣”,得满足哪些共同点?共同不是完全的一致,一般而言,只要能“差不多”就已经算是相同了。

1、差不多的成长背景、家庭背景

我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因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决定的东西太多了。马克思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从社会关系角度讲的。如果从个人纵向的角度看,那人就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

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你,是因为你过去经历的一切,铸造了今天的你。而过去,你的童年对你的人生,影响又是无比之重。甚至有种说法是——人的一生,都无法走出童年。

我以前不太认为家庭背景和成长背景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直到年纪越来越大,接触的离婚案例越来越多,才发现——沈从文在《边城》里要表达的东西——农村人和城里人,在内心深处,是无法沟通的——我其实很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事实上,这很可能就是真理。

两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差距太大的话,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内心喜欢和认同类似,太难了。

比如我是一个来自贵州偏远的山村,放牛、种地、掏鸟窝长大的男孩,要让我跟一个在上海陆家嘴旁边,经常出国、玩具堆满家、练习小提琴长大的女孩成为“灵魂伴侣”,几乎不可想象。

2、差不多的世界观

本来“差不多的三观”要合成一条来写的,但是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天天有人聊三观,但具体是哪三观、三观又该如何解释,能答得上来的人,居然是寥寥无几。所以,我就把“三观”拆开来讲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通俗的讲,所谓世界观,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比如,你的发小,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在轮胎厂做了10年的抛光,而你,上了大学,出了国,去了巴基斯坦。过年的时候,你回到村里,你们再聊天,他讲得最多的,可能是他在工厂里的故事,以及他打工的那个城市的见闻;而你,可能会讲你在国外的见闻。客观的讲,你们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观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当然,这里没有孰好孰坏,但差异肯定是有的。

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不同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对精神世界的认知不同,也会带来世界观的差异。比如,你是研究物理学的,你的世界充斥着海森堡、卢瑟福、狄拉克、薛定谔、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些人,兴趣不在文学;而我是研究文学的,我的世界充斥着各种文学巨匠,但我又对物理一窍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成为“灵魂伴侣”,可能性实在不大。

3、差不多的价值观

通俗的讲,所谓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比如,有些人在一起聊天文地理国家大事,聊得很开心,别人听到了,觉得无聊,“你们聊这些,有什么意义呢?能当饭吃吗”,这就是典型的价值观不同。

具体反映到婚姻里,就是——比如,荷包里有50块钱,老婆觉得拿去买盆花放在家里,老公觉得还不如拿去买两斤排骨;比如,女人觉得结婚一定要买钻戒,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办婚礼,但男人又觉得钻石只是一场骗局,花那么大代价办婚礼无意义。当大量的这种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两个人别说灵魂伴侣了,就是能不能安生点过日子都是一回事。

4、差不多的人生观

人生观,看起来很空很大,但其实,它非常具体。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其实就是你认为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当然,大多数人未必想得很清楚,但是在具体的事情上会反映出来。

比如,“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跟“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躺会儿”,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比如遭到了重大打击,有些人认为喝顿酒、抽根烟、哭一场就过去了,但有些人觉得,不管遭遇什么挫折,一定要乐观面对。

有人觉得人是生来享乐的,所以追求“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有些人认为人是生来受苦的,我吃苦可以,目的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过得更好。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一般而言,大部分中国人的人生观都差不多,都倾向于“受苦”,所以大家都焦虑。但你看很多非洲黑人,他们的活法,就跟我们明显不同。还是那句话——没有孰好孰坏,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5、差不多的能力和学历

学历从大的方面决定了两个人的不同,当然,这都是从普遍角度来讲的,比如,1万个毕业于清华北大、读完博士的人,跟1万个读完小学就没有再继续读书的人,区别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而能力,这个东西在不同的时代,判断的标准不一样。就当下而言,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基本上可以从收入去判断。

有些人能力强、学历低;有些人学历高,但能力不行。两个人要是在能力和学历上区别太大,也很难捏合到一起。

最难捏合的,就是能力高、学历高与能力低、学历低的人,这样的两个人基本上不可能在一起。但是那种——能力高、学历低跟能力低学历高的人,就有可能会成为一对,但是他们要面临的矛盾,也是可以预见的。

6、差不多的性别观念

为什么要把性别观念纳入判断“灵魂伴侣”的参考标准呢?因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讲的“灵魂伴侣”,一般指的是一男一女。

如果两个性别不同的人,他们的性别观念差距很大——一个是直男癌,特别大男子主义,觉得女人只是生殖工具、觉得女人不懂道理、觉得女人就适合在家带孩子;另一个是女权主义者,觉得女人要工作、要奋斗、男人也要带孩子、男人也要做家务。

这一男一女在一起,能成为灵魂伴侣吗?当然不可能。能成为灵魂伴侣的两个人,不说要在性别观念上有什么特别深的理解,最起码——要做到从骨子里认为男女平等吧。

7、差不多的饮食、玩乐喜好

这一条,就是基于我的个人经验了。我曾经有个“灵魂伴侣”,聊什么都很聊得来,各种想法的碰撞也都很有趣。但就是吃不到一块儿、玩不到一块儿。

两个在生活习惯上差异很大的人,很多东西是没法形成差不多的感受的。比如一个特别喜欢吃辣,无辣不欢,但又不能吃甜食;而另外一个疯狂的喜欢甜食,而且又不能吃一点辣——这两个人,没有生活基础,所谓“灵魂沟通”,也都只是空中楼阁。

8、差不多的文化偏向

文化认同的偏向,包括东西方文化的偏向、宗教方面的信仰。比如,一个男孩特别喜欢古代中国文化,觉得中国古代的诗词特别棒,中国的戏曲、国画、书法、阴阳八卦样样是宝,但特别反感西方的那些东西。而他的女朋友又是特别“崇洋媚外”的人,看美剧、听英文歌、一有空就朝着欧美跑。

或者有些女孩特别喜欢韩国明星,也喜欢韩流明星,喜欢吴亦凡蔡徐坤之类的男星,觉得他们特别有魅力、特别帅。但是她男朋友,就无比讨厌鹿晗和蔡徐坤,觉得他们特别“娘”,非常反感——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内心的那种鄙视,在热恋期过后,很快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来。

9、差不多的亲子、教育观念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活着,终极的使命,就回到了“繁衍”这件事上来。很多夫妻的感情,也都是从孩子出生后逐渐萎靡的。因为孩子该怎么养、谁付出多少、该怎么教育,真的有可能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有些妈妈,她的孩子不听话就骂就打,认为孩子一定要有出息才行,一旁的爸爸就觉得——差不多得了,为什么非得成才呢?开心就好啊,平淡就好啊。

当两种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育观互相博弈的时候,如果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都不能有认知上的转变,矛盾基本上都会升级。

亲子、教育观念不同不仅会增加夫妻之间的隔阂,甚至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影响孩子的未来。

10、对自己的认知都是差不多的水平

前面讲了那么多,但这一条,才是核心。大多数人,看别人都有一双慧眼,但看自己,就完全没有数。

大部分渴求“知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了解都不够,所以才会在别人的几句赞同中,深以为别人为自己的知己。就像我有个朋友去算命,她说算命先生不知道她一切信息,看了她几眼,了解了一下生辰八字,就说她“感情里矛盾比较多,经常感觉不幸福,2022年以后有离婚的风险”,她觉得特别准,因为过去一年她经常跟她男朋友吵架。

我跟她讲这是骗术,她说跟我三观不同,不想聊下去,并叫我不要污蔑老祖宗的智慧。我心里也鄙视她,把江湖骗子认作祖宗,这不是认贼作父是啥?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两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更容易成为知己或者灵魂伴侣,两个无聊懒汉、大字不识的人,很难成为灵魂伴侣甚至容易成为仇人——如果有利益问题的话。

好了,我写了3000多字了,也写累了,要做的总结就是:如果两个人能够在以上10点,达成最起码7点共识,那基本上也就算得上灵魂伴侣了。

而大多数人,就算看起来很恩爱,也达不到灵魂伴侣的默契。不过也不用感到遗憾,人本孤独,这才是生命的常态。这一生,能够有幸跟自己的“灵魂伴侣”度过一生的人,可能每一百对夫妻中,都未必能有一个。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伴侣过分的苛刻,求同存异、多多包容、多多理解,才是普通人建立幸福婚姻最实用的方法。

相关文章

  • 一对夫妻要成为灵魂伴侣,这10个共同点,最起码要满足7个

    文|李弯湾 人们总在聊“知己”“灵魂伴侣”,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社交快餐时代——快速认...

  • 要找灵魂伴侣,

    英国达人秀在朋友圈,

  • [32]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感情,才明白选择灵魂伴侣的重要

    上篇文章《一场延迟了两千年的婚礼,教你认识什么是灵魂伴侣》解读了一对灵魂伴侣历经两千年,又再度重逢结为夫妻的故事。...

  • 来一场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旅行吧

    不羡鸳鸯不羡仙,却非常羡慕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的一对夫妻,多好的一对灵魂伴侣。 露露和蜗牛,一对上海的80后夫...

  • 文/晴天 现在的人都在追求三观一致和灵魂伴侣,说最好的夫妻就是即是夫妻,又是朋友,又是灵魂伴侣。可世间哪有那么多灵...

  • 我的阅读史(终章)--研究生部分(终章)

    灵修、心理、心灵跟灵魂很近了,《找到你的灵魂伴侣》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要找的灵魂上能够交融的灵魂伴侣...

  • 灵魂伴侣是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真正的灵魂伴侣是超越性别的! 每对现实中的恋爱伴侣或夫妻伴侣或多或少都存在些不圆满...

  • 婚姻是神圣的

    今天教会的一对新人结婚了,看到隆重的婚礼,灵魂的伴侣结为夫妻,满满的祝福,满满的感动。 ​今天,也是伊能静的49岁...

  • 嫁给自己

    放弃“灵魂伴侣” 当我们在一个关系上面,你期待你的伴侣成为你的灵魂伴侣——你的唯一,没有了他你将无法生存。假如是这...

  • 第99节:婚姻与伴侣的多种状态

    婚姻实际上是一对伴侣共同生活,包括生活伴侣,思想伴侣,灵魂伴侣,精神伴侣,事业伴侣,家庭伴侣,责任伴侣,性伴侣,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对夫妻要成为灵魂伴侣,这10个共同点,最起码要满足7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x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