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三,新历2月14日,既是传统新春佳节时,又是西方的情人节。一日两节,中西合壁,朋友圈里外都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回顾这一天,我也是快乐的,都是安心、动力和温暖给予的力量。
安心: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毕淑敏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有父母在,不仅只是有家可回,更是内心多一份安心。这份安心,就像我是天上飞的风筝,哪怕飞得再高,都知道线在父母手里拽着,他们在该收线时轻轻一拉,让我找到回家的路。
今年春节没有回家,近几日和母亲视频通话也频繁许多。今早又和母亲进行了一会儿视频聊天。
母亲开心地分享去舅舅家拜年的趣事。今年的春天来得早,也非常得暖和,去舅舅家的路上到处油菜花开,桃花李花含苞欲放,白菜地里冒出成片的菜心,还有艾叶早已成片疯长,都可以备上糯米放手做艾糍了......唯一遗憾的是,儿女相隔太远,虽然菜心疯长,都没法托人带过来一起分享。说起这些话时,母亲还是挺快乐的,也许是亲人之间拜年走动,流动的亲情带给她快乐,减少了远方儿女不能回家的失落和惆怅。
说起运动,母亲说和侄儿一起打羽毛球,居然可以成为赢家,哈哈大笑声里,都是自豪和骄傲。母亲身体好,就是最大的福气。每次通话,都是母亲在拉家常,我只是静静地听,一句话都不说,也希望这样的时光可以更久一些,让人安心。
动力:我陪你长大,你陪我成长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中说:“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学会坚强;愿有很多人爱你,如果没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这是刘瑜送给女儿的话。我也想送给孩子们。今天读到了女儿的寒假总结,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生命正快乐成长。她在文字里提到寒假是一个紧张有序、轻松有爱、收获满满的快乐假期。孩子的快乐就是父母一直努力的动力。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但孩子能在困难中学会坚强,在寂寞中学会宽容,一定是以快乐丰盈之心为动力。
我曾经差点把孩子弄丢了。那段黑暗时光里,两人一开口就争吵,让我痛哭流泪,不知所措。我看过许多亲子沟通的书籍,也听过一些课,似乎都没有找到沟通的瓶颈,无法改变糟糕的现状。
还好上天打开写作这扇门。自从开始写作,我开始尝试和孩子写信沟通。写作调整了我的情绪,慢慢做到放下情绪沟通事情,又慢慢把孩子找回来了。归结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共同的问题,只有同步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父母在陪伴孩子长大中成长,这是获取快乐的真正动力。
温暖:相濡以沫、知己知彼
因为工作结缘,此后我们总在公司门口不期而遇,再到约会吃饭。和老公的爱情故事也是老掉牙的套路。也许是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就自然而然地拿了证,走进了婚姻的城墙里。
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墙》里说的:“围墙里面的人想出来, 城墙外的人想进去, 对婚姻也罢 ,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在结婚的头二年,美好的爱情也逃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实生活里的磨擦,伤害的语言像扎入心口的刀,真有想冲出围墙的想法。
幸运的是,最终理智战胜情绪,让我和老公学会各退一步,约定好处理危机事件的策略,才让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和平静。
早餐时,老公说原本想去买束花,在情人节送给我,花了近二个小时却没有找到,那就掏出私房钱,扔了一个大红包表达诚意。我听了淡然一笑,愉快地收下红包,再回送一个红包 。
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让我既是爱人,也是亲人,一起相濡以沫,心灵相通,一起彼此温暖 ,知足了。
写到最后
小时候,母亲总说过节要开心。现在想想,只要父母还在,我们就是个有家回的孩子;只要我们用心陪孩子长大,孩子也在陪我们成长;只要有爱人温暖相伴,就无惧风雨。
家、温暖、爱、成长,让我们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是在过节,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