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2666/612938ee19f3163b.png)
董宇告诉我,他很焦虑。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也是不知道,但就是焦虑。
董宇的焦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他刚过40岁。他突然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危机感,公司发展好像也进入了瓶颈期,管与不管都没啥大的效果,而且自身的知识又觉得严重不足,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中年危机的新闻更是让他日渐惶恐。
为了缓解惶恐和焦虑,他开始转向知识付费,下载了很多的APP,充了和诺的会员,买了很多的VIP,开始学习知识,学习英语。
于是董宇开始每天收听,每天学习。业余时间过得充实了,私心杂念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董宇觉得焦虑果然好了许多。
但刚开始的新奇,慢慢的变成了常态。董宇慢慢发现自己学习到的高大上的知识,只是一些浅显的专业词汇罢了,而且好多问题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果然能买来的都不是自己的,产生怀疑的董宇开始了懈怠,懈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重新陷入焦虑。
董宇发现问题的本质好像不是自己无事可干而焦虑,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不会有持续的动力,发现了问题所在的董宇给自己找了个目标。
他给自己制定了考个在职研究生的目标,这下子日子彻底充实了。没有时间应酬,没有时间思考,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了学习。早上起来看书,深夜还在看书,目标高远,业余生活充实,让他不再焦虑。
因为年龄较大,备考困难,备考两次的董宇终于考上了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在职,因此同学里面是有些真正的大神。董宇觉得自己很幸运,消除焦虑的同事还有机会和大神为伍。
但社会不相信天真的,跨越阶层的交情毕竟还是少数的。董宇慢慢发现,大神依然还是大神,自己所能交往的还是自己的圈子。他和大神之间好像有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过他跟大神的距离确实近了,大神发个朋友圈,他至少可以点赞了,但可悲的是也仅限于朋友圈点个赞。
喝酒喝不过年轻人,想结识大神又交不了心,董宇又开始新层次的焦虑。
跑步,这项运动及时的出现在董宇的面前。董宇以前是个跑不了200米的男人,但如今已经能跑完整个马拉松了。
董宇上了两年学,也跑了两年步,跑步让他重获真实,也暂时延缓了焦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研究生就要毕业,董宇又没有目标了。
董宇告诉我,单纯的跑步已治不了他的焦虑了,他想再考个博士,而且他想考个材料学的博士。
材料学,我有点震惊,材料学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大学学的专业是文学,开办的公司主要业务是租赁厂房。我直言问他,你懂材料吗?你能毕业吗?
董宇告诉我,他也觉得不能。但是他想有个目标,而且据说博士好进不好出,至少可以多折腾个几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