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刀王五(六):至死不渝谭复生
上一篇请戳:话说大刀王五(五):政治向他招手,未来太迷茫
茶余饭后,咱们继续讲故事。
王五爷接了个大活儿。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那都恨不得拿着纸钱去祖坟上烧一把,冲着谭继洵磕两个头才舒服。但王五爷一直自尊自重,为人处世很平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常人都不一样,他现在思考的问题,是自己目前的做法是否合适、正确。
进了谭府,免不了和政客们打交道。别人要是拿他当个屁,他还觉得自己被看低了;要是别人太抬举他,他怕自己一不留神进了圈子,今后没法退身。说白了,这个时候的王五,并没有政治觉悟,一点也没有,他所认为的政治是如同痨病一样的,沾上就死、碰上就亡。潜移默化,不定哪天就变成了别人的政治工具。也许哪天陪公子出门溜达一圈,就会成为平常所见到的、那些欺压百姓的狂暴家丁。
他所有的担心,无非就是自己的名声会不会变化,会不会有人在大街上指着他的鼻子骂:“朝廷的鹰犬,满夷的走狗”。他一旦失去了“大侠”的名字,他就会渐渐地失去所有。
他害怕,他太怕了。从来没有过的恐惧在心底油然而生,他好像拿着自己的全部,进谭府赌一把。
次日清晨,王五脱下了商人的彩衣,穿上了粗糙的练习服,敲开了谭继洵的家门。这一刻,他回想起了以前,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敲开的那一扇小小的镖局木门。
他仿佛觉得,即将面对的,不是谭继洵,而是王掌柜。
不管怎么样,他都来了,不能不来。
“咚咚咚”王五力大,尽管收了一点,但还是敲的很响。很快,看门的老大爷开了门,“吱呀”一声,王五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您是王老师吧!”就在看门大爷的身后,有一为衣着光鲜的小帅哥站着,规规矩矩,一看他来了,赶紧接出来,“听父亲说过,您是位大侠!”
“啊,公子!”王五手足无措,“正是鄙人。”
“什么公子!我是您学生!快请!”小帅哥非常热情,引着王五进了府,穿过跨院,来到大院子里。王五一边走,心中一边想,罢了,这是个好孩子。
为什么呢?看他的表现就知道了。一者,他行为举止尊师重道,二来,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清晨五点啊!一般的公子哥谁清晨五点起床?这小伙子就起来了,而且梳妆打扮倍儿精神。看样子肯定不是头一天早起,人家一直都这样,应该是习惯。有种说法:能早起的人一般都不要得罪,因为意志力太强。王五眼尖,多年来在江湖上走,看人眼光也毒辣,他一看,就知道这回他是来对了。
“老师在上,学生谭嗣同,这厢有礼!”小帅哥跪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头。王五板板整整坐在椅子上受了礼。谭嗣同又给他献了茶,师徒礼就算行完了。
“王老师!我父亲等着您呢!”谭嗣同兴奋极了。看得出来他眼睛里都是闪光,应是非常感兴趣。王五欣慰极了,点点头,谭嗣同陪着,又移步到了书房。再看谭继洵小老头儿更精神,正写字呢。大清早的写书法,是真爱。书房墙壁上挂的都是书画,王五看不懂,但知道,这是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
“啊,王老师来了!”谭继洵这次非常规矩,见了礼。昨天浅施礼是因为身份不符,由于自己是上门求人才施礼,否则的话干脆就不作为。这次主动见礼是因为现在两个人身份一样了,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师父,家庭关系上是平级。谭继洵又随和,没有官架子,首先见礼,给足了王五的面子。王五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草民见过谭大人——”
“哎!别大人,”谭继洵挺开心,看自己孩子感兴趣,喜欢这个老师,“我比你大,你叫我大哥也行,叫我老头儿也行——”
“大哥,大哥!”王五也慌忙见了礼,“孩子以后就跟我了,王五定当尽心尽力。”
“嗯!您看,复生他都二十多岁了,学艺是不是稍稍晚了点?”谭继洵笑呵呵地看着儿子,谭嗣同还挺不乐意:“老师还没说准呢,您瞎猜什么啊?我这进步空间大着呢,几年以后,我就是一代京城名侠,若是有贼人阻挠,我便三七二十一,武艺拳脚施展开来,让他们屁滚尿流。”
“的确是晚了。”王五倒是实事求是,“筋骨都长成了,只能说教他几套把式动作,强身健体,锻炼神志。”
“呵呵,是是是。”谭继洵点点头,表情有点狡黠,偷偷看着儿子。谭嗣同有点不服,小身板挺着,拉着王五:“老师,甭管什么‘碗不碗,盆不盆’的,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行!回去换一身衣服吧,你这身衣服可不行。”王五看了看,学生的衣服太紧,练不了。指挥他换上了粗布宽松的衣服,两个人就在院子里一招一式的舞上了。
这一教啊,就是好几年。
王五本以为,自己教一段日子,就差不多了。结果这学生特别的执着,卯上了一个玩意儿就得练到底,一辈子就没有半途而废的东西。但是练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几年功夫下来,谭复生连一只猴子都不一定打得过。这人天生就不是这块材料,又错过了好时候,哪能这么容易就成功?王五每天还特别尴尬,自己有点惦记镖局,现在什么样了,生意好不好,是否正常运营,这都琢磨着。有一天忍不住了,跟谭继洵请假,老头儿也不是不讲理,一切都准许,没事儿就让儿子跟他一起去镖局,料理料理事情,长长见识。时间一长,镖局的人也认识谭嗣同,而是关系还非常好,也不拿他当外人,像朋友一样的交往聊天。
您还真别说,谭嗣同这人,武术知识接受能力极差,但是知识输出能力极强。王五在他们府上的时候,他就没事给王五讲故事,当然了,不像我这样给您讲故事一样,人家讲的是“国家大事”,是政治。你看平常咱们一提到政治,总感觉是特别了不起、特别复杂的东西,好像不是个硕士博士就听不懂一样。可谭嗣同对当下时局理解深刻,觉悟也高,文化底蕴也厚实,讲出来的东西,既平易近人,又深远博奥。王五开始听着,觉得有道理,只是一味地接受。但他也聪慧,他有时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两个人没在武术上同步,却在政治学习上达成了共识。
王五爷的这趟进府教学之旅,倒把自己学成了。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就好比一个厨艺高超,文化却不怎么样的人,进了大学教授的家里教人做饭,几年下来,教授的媳妇没怎么学会做饭,厨子却高考成功了。
几年之后,谭嗣同南下求学,暂别王五。又过了一段时间,谭继洵出任湖北巡抚兼属湖广总督,一家子都搬走了。王五离了谭府,回到镖局,这个时候,王五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的王五,不是原来单纯的一介武夫了。他现在,是一个既有思想,又有武艺的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这样的一个人,试问在那个年代可能没有作为吗?
他之前差点对天发誓,不让自己走近政治,然而自己却不知不觉把自己提高了,完成了自我实现的目标。前文我们用马斯洛理论分析过王五的经历,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五个阶段。在今天,他全部完成了,下一步,就是马斯洛理论的隐藏阶段:自我超越。
有人曾说,自我实现是对自己的阶段性要求,是有益人类进步的,而自我超越,是毁灭自己的第一步。诚然,在自我超越这条路上,王五会走到死。不光是王五,无论是谁,没有人能在自我超越这条路上找到尽头。因为自我超越是相对而言的。无论你当下的价值有多大,都会被进取思维“击碎”,重新归零,然后再向上努力,再追求一个新值,使自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发展,然后重复,不断打碎,不断增强,无穷无尽。
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旅途,王五迈出了第一步。他的自我实现需求在他接触谭复生的那一刹那就完成了,“大侠”不再是他毕生的追求,不再是人生终极目标,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他发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当他满足于“成为大侠”的时刻,没有发展目标的时候,谭嗣同为他带来了“政治觉悟”的空前属性,他在这方面是还是零。依照他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忽视。如今他踏上了这条道路,踏上了一条他不再怀疑的不归路。
现在他的眼里,不再将政治视为洪水猛兽,不再将政治与贪官污吏划为等号,他理解了政治,也看透了政治,他懂得了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是千年以来所有的侠客,都没能懂的东西。在由古今所有侠客一起构成的人群里,他一撩衣服,飞身上房,比别人站的都高。
这是一位理解了政治的侠客,这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大侠!
在理解之后,已经处于追求自我超越阶段的王五,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不但要理解,而且要参与!他要积极投身,他要支持谭嗣同,支持他的学生。谭嗣同一直以来讨论政治时坚定的目光,让他坚信,他的学生一定会成功的!
王五回到镖局的第一件事,就是普及思想,那个时候,维新派还没有成型,就连《仁学》也没有动笔。谭嗣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仍在怀疑的新派政治理念,已经在源顺镖局里悄悄蔓延传播,而且,像野火燎原一样不可阻挡。由于王五爷的势力广,普及的快,使数以万计的河北子弟或多或少都接触了新政思想。“维新”在河北青年的心中悄悄播种,等待时机,最后绚丽地开放。
同时,王五的内心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这位侠客的心里,已经有了宏远的壮志。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考虑过谭嗣同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他的秉性决定了他的作为,他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这时候,人们仿佛又看见了当年跪门的王五,坚定且执着。
一切都是为了对他亦师亦友的学生,一切都是为了至死不渝的友谊,一切都是为了新世界。
1894,甲午年。北洋海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准备赔款割地,举国上下义愤填膺。御史安维峻上疏,要求严惩误国者(后党),遭到清廷的排斥,革职戍边,发配新疆南部荒凉之地。此事震动京城,百姓痛恨清廷,一时间舆论四起。
就在那一天,大雪纷飞。北京城内,几千名百姓披麻戴孝,送安御史离京。此一去,路途险恶,长途跋涉,中间又有小人作祟,安御史必死无疑。正当大家绝望痛苦之际,一个熟悉的队伍出现了。
那是一支劲旅,杏黄色镖旗威风凛凛,一柄大刀立于车上。百姓纷纷让开,但见源顺镖局全员出动,各个手持兵刃,“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为首的正是大刀王五爷,一个已经五十岁的沧桑大侠。
百姓纷纷跪倒,拜谢王五爷护送之恩。安御史感激涕零,眼里看着京城偌大,镖局百家,只有王五爷慷慨相助,我之幸也?国之幸也?
“源顺镖局呦!黑——武!”趟子手清脆嘹亮的叫声,既是一颗喂给百姓的定心丸,又是一封递往守旧后党的挑战书。“大刀王五,源顺镖局!离京!”像一把刀子一样,狠狠地扎在了某些人的心上。
这趟镖,保的不是人,是大义。王五爷率领源顺镖局百余人,跋涉千里,历经艰辛,护送安御史安稳抵达新疆。
王五又一次出名,震动京城,街上人人赞扬,也人人担忧。锋芒不可露,露了就会被人挫伤。果不其然,清廷即刻下令,严查源顺镖局,只要有一点违律,全门诛尽。
可王五爷的厉害就在这儿,一生坦坦荡荡,没半点把柄。清廷没有了理由,便死盯着,一旦王五有风吹草动,举一点谋反之事,即刻抓捕。
为了保存实力,王五开始谨慎,天天仔细考虑,拒绝了很多生意,如此一来,清廷更是无法,只能作罢。
1895年,康有为联合千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此时王五继续积蓄力量,等待大潮流。
1896年,谭嗣同回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年底离京前往湖南,编写《仁学》。
1897年初,《仁学》书成。王五创办“父武义学”学堂街,为新政做更长远的准备,唤醒国民。
很快,世界迎来了1898年,戊戌年。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次变法即将到来。这是准备充分的一次变法活动,没有人认为它会失败。他们是拥有皇帝支持的一派,他们要对抗的,其实只是皇帝的两个亲戚,一个叫慈禧,一个叫荣禄。
在这疯狂而又危险的一年里,王五将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未完待续~
下一篇请戳:话说大刀王五(七):肝胆昆仑,生死茫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