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的日子有时总是难捱,细雨氤氲着万物,而氤氲的心情就如同这潮湿的天气,久久不能散开。
因为这连绵的雨,生活的节奏被打破,计划的事情被搁置 ,这时总会让人觉得心烦意燥。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久阴盼晴,心情格外舒朗,便迫不及待地就想出门透透气,沐浴下久违的阳光。
这时,我们或许会说:“天终于放晴了,下雨下的感觉人都要发霉了”。
但浪漫的诗人却善于用他们美丽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他们会把这雨后初霁的美景演绎成美妙的诗篇。
王安石就曾描写初晴,“一抹明霞黯淡红,瓦沟已见雪花融。”
诗人的触觉如此的敏锐,他们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能听得懂鸟儿鸣叫的语言,也能够品味得出风吹过的味道。
就如我们今天的这位诗人刘攽,他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是一个夏日,雨后初晴,诗人午睡醒来,看向窗外,久雨初晴,满园青苔,经过雨水的冲洗,树木显得青翠欲滴。
庭院里静悄悄的,那调皮的南风像老朋友似的,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悄悄地溜进书房,无聊地翻着书页。
诗人们真的是浪漫哈,隐居山林,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朋友可交。有时候,风也是他们的朋友。
其实,平淡的生活,本来就需要绝妙的想象力来装点,方才有些趣味。
连日的阴雨让人烦闷,但也正因此,才会有“绿树无人昼梦余”的美景,更会有“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的如此妙语。
生活中总是充斥着烦恼和忧虑,波折和艰难也会如影随形,但每一次美好或糟糕的遇见,或许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宝贵的财富。
刘攽(bān),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三年,出自诗书世家。
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庆历进士,历任曹州等地知州,官至中书舍人。
他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曾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
他专职汉史,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
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
苏轼在草拟刘敛任中书舍人的制书中称赞他“能读坟典丘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
刘攽为人疏俊,不修威仪,喜谐谑,数用以招怨悔,终不能改。
虽然经常因言获罪,屡屡遭到打击报复,但刘攽本性难移,始终不改。
大凡高智商者,往往恃才傲物。对于他认为平庸的人,他会白眼想加,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大力碾压——要拿谁开涮的话,别想从他手底下讨个活路。
他不在乎人家怎么看他,也不在乎人家怎么贬他,然而,他却非常在乎人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诙谐幽默的言语刻薄他,斗嘴敌不过、斗智拼不赢,这才是他最在乎的。
他与东坡来往一生,最为投契,堪称金石之交。
虽然刘攽年长苏轼14岁,但同样是高智商的他们在一起,那是玩的不亦乐乎。
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诗酒唱酬,乐不知返。
刘攽知道东坡爱吃肉,就煞有介事邀约苏轼到自己家中吃白米、白菜、白萝卜,还美其名曰:“三白饭”。看看,这不是明着调戏,“逗你玩儿”吗!
平日里,他还“组团”挤兑东坡,虽没有占到便宜,但也没有吃什么亏。
当然东坡也不是省油的灯,刘攽晚年患风疾,也就是麻风病,须眉脱落,鼻梁断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与朋友们吟诗畅饮的雅兴。
一次,几个好友在刘攽家聚饮,席间商定套用古人联句相戏,轮到东坡时,他用刘邦的《大风歌》拿刘攽的病相打趣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刘邦刘攽同音,而翻改的联句既合韵律又合情境,闻者纷纷笑倒,唯独刘攽恨怅不已,他恨的不是病情遭到戏谑,他恨的是戏谑了别人一辈子,人之将死,却被苏东坡狠狠地戏谑了一回。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刘攽病故,是年67岁。
苏东坡在《记故人病》一文中说:“十月十二日夜,一鼓后,故人有得风疾者,急往视之,已不能言矣。死生阴阳之争,其苦有甚于刀锯木索者。余知其不可救,默为祈死而已。呜呼哀哉!” 表达了对这位至交深切的哀痛和眷恋之情。
刘攽虽然作品不多,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却是精品,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宋•刘攽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描述了新晴之后颇为清静、悠闲的环境和心情,语言通畅易晓而又情趣十足。
最后两句诙谐而有创意,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亲切之感,了。
因而“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诗人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平添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夏日雨后初晴,午睡醒来,看到窗外满眼的绿树和青苔。
新晴: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青苔:苔藓。 梦余:梦后。
“青苔满地初晴后”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比起刘禹锡“苔痕上阶绿”来,这“苔”要多得多。
同样描写幽静的境界,无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无苔以表现“净”,刘禹锡用上阶绿之苔写独处陋室之“静”,这首诗满地之苔则因久雨初晴,其中差异不能不辨,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绿树无人昼梦余”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
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
诸葛亮高卧隆中,一觉醒来,不是还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吗?想到这,诗人会心地笑了。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最后两句的意思唯有南风好似多年旧友般,吹开房门,又掀起桌上的书页。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
诗人为读者种了一株诗苑“惹笑树”,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
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而是创新。
而诗人在《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中又用这一意境,写了:“杖藤为笔沙为纸,闲理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制肘,等闲撩乱入衣裾。”
可见,诗人对这一意境和这一手法是情有独钟。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偷开门户又翻书”来得更自然亲切,也更有趣些。
碧彧书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